- 谢军;赵国帆;黄久鹏;王小东;贾吉龙;
为改善预制挤塑板夹心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框架间的相互作用,开展了缩尺比为1∶2的柔性、半柔性填充摩擦耗能装配式连接填充墙框架和纯框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预制挤塑板夹心填充墙在新型装配式连接节点下不同填充方式对框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制墙-框架间采用半柔性或柔性填充装配式连接与空框架相比,抗震性能有所提升;预制墙-框架间采用半柔性与柔性填充装配式连接相比,在延性、承载力退化方面相差无几,而在框架裂缝开展、刚度、承载力等方面前者表现得更加优越。因此在预制挤塑板夹心填充墙框架间应采用半柔性填充装配式连接构造方式。
2025年01期 v.44;No.275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 庞森;姜子航;刘可宁;吴圆圆;
为拓宽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的频率变化范围,基于负刚度原理,通过预压弹簧构造负刚度系统,设计水平向的负刚度NES减震器。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负刚度NES减震器进行数值模拟,在导杆无摩擦且弹簧不发生侧向屈曲的状态下,分析弹簧行程长宽比、预压缩量、刚度和阻尼比对负刚度NES减震器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弹簧行程长宽比的条件下,增加弹簧的预压缩量,可提高减震器的抗震性能;在固定弹簧预压缩量的条件下,随着弹簧行程长宽比的增大,减震器的承载力逐渐减小,抗震性能下降;弹簧刚度和阻尼比的增加可显著增大减震器的承载力,提高抗震性能。研究结果为负刚度NES减震器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4;No.275 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 陈瑞生;侯向阳;周小勇;
为研究考虑桩底被动抗力条件下悬臂式钢板桩的变形及嵌固深度,通过查阅文献对大量悬臂式钢板桩基坑支护开展计算,发现在悬臂式钢板桩底部存在一个反向变形弯曲点,根据桩体所受土压力对反弯点的弯矩平衡方程求解反弯点位置,以基坑底面和反弯点将支护结构分为三部分并进行变形受力分析,根据边界条件及连续性条件求解各部分桩体的挠曲方程,计算得到悬臂式钢板桩的嵌固深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深度的基坑反弯点位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修正方法考虑了反弯点以下土体的被动抗力,更符合悬臂式钢板桩的实际受力情况,计算结果安全性更高。
2025年01期 v.44;No.275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阎杰;庄永程;杨博;翁维素;谢军;李鸿伟;
为提高再生混凝土中钢筋的抗锈蚀能力,采用煅烧纳米凹凸棒土(CNAT)改善再生混凝土性能,通过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和钢筋拉拔试验,研究不同锈蚀时间下CNAT掺量和再生骨料替代率对钢筋锈蚀率、黏结特性及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孔径测量结果及扫描电镜表征工具分析再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率随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大,随CNAT掺量的增加先减小后趋于稳定;钢筋-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和氯离子迁移系数随CNAT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CNAT掺量为6%时,再生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最佳;掺入适量的CNAT可改善再生混凝土内部孔隙、裂缝及钢筋-再生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性能。研究结果为提高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1期 v.44;No.275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 麻凤海;张雨;
为研究上软下硬地层大跨暗挖地铁车站拱盖法施工的力学效应,以大连地铁4号线东南山站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运用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研究地铁车站拱盖法施工全程的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由车站中线向两侧逐渐递减,影响区域约为车站开挖跨度的2倍;围岩变形和应力具有明显对称性,拱部围岩以沉降为主,高边墙以隆起为主,拱部跨中向隧道净空入侵,大拱脚向围岩入侵;围岩最大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拱脚尖角部位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围岩塑性区作用位置随车站施工不断变化,最终集中作用于高边墙位置处;通过Peck公式预测地表沉降,验证在上软下硬地层中采用拱盖法施工的可行性,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4;No.275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