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美东
<正> 最近我有机会到英国和西德去考察矿业高等教育,先后到六所大学,四所科研所,三个煤矿,四个煤机厂和支架厂参观访问。深深感到我国在矿业高等教育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首先是学校领导水平有差距。他们是校长负责制,校长由教授中选举学术水平最高的,最孚众望的人担任。任期四年,连选不得连任。也就是说你有本事就在你的任期内施展出来,四年一换,看谁干得好,来个竟赛,根本没有终身的校长。而校长的工资和教授一样;一分钱不多拿,仅是少担一些课(并不是一点课也不担的“全脱产”)。我
1981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王植棠
<正> 本文主要研究下列形式的对角型矩阵: 以及稀疏矩阵的特征值计算。矩阵Am或Am具有特点:两条对角线所围成的一对角形域内的元素全是零。所谓稀疏矩阵是指零元素所占百分数很大的矩阵。
1981年02期 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李贵轩
本文指出对采煤机工作机构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工作机构运动学是工作机构的基础理论之一;工作机构运动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截割刀具的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建立刀具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文中以例说明运动学在刀具设计及采煤机采煤工作中的应用.
1981年02期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刘彦生,邓文樵,杨铁春
本文概要的介绍了WMP型液压迈步式凿井工作盘的构造和试验情况,并通过实际资料阐明了采用这种工作盘开凿深井时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该工作盘由我院与广州市矿务局协作研制试验成功的.
1981年02期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杨家驹
本文介绍了迈步式工作盘对液压系统的要求及系统中各环节设计计算的具体内容,叙述了使用集成块和以风动机为动力所具有的优点。文中还着重阐述了两种新试验的回路—补油回路和安全闭锁回路的设计指导思想及具体设计方法.
1981年02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杨铁春,黄献珊
本文在总结研制WMP型液压迈步式凿井工作盘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进一步设计研制的方向:简要地阐述了用罐道绳悬挂吊盘的合理性,及其与之配合的抓岩机和模板的结构型式.
1981年02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范宏枬
本文所述往复转动步进机构是由槽轮机构、凸轮机构和差动轮系所组成.文中对这一机构的设计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对这一机构的运动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文末还介绍了一种攻丝机床的运动设计作为机构应用的实例.
1981年02期 4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姜林奇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矿井提升设备优化设计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推导给出了一组优选公式,利用这组公式,可同时计算出多组参数供设计者选用.文章打破了旧有的设计程序,介绍了完全新的设计方法.也简述了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优化设计的可能性.
1981年02期 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胡嘉延
本文将牛顿方程与密歇尔斯基方程加以对比,发现它们除了相差一项与坐标对应的反推力外,在形式上具有一致的对应关系.据此,试提出一种对应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推出变质量运动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罗司方程和阿沛耳方程.
1981年02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任梯
<正> 市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三月十日至十三日在阜新剧院隆重召开。我院被市各学会推选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二十四名。他们是煤炭学会张美东、邬本轩、孙宝铮、王维新、范宏楠、王泽国、李贵轩、陈海峰、钟显亮、刘广德;数学会会王植棠、任启光、高如英;科普学校恩特赫;科普创作协会余永英;机械工程学会杨勇、赵钧;教育心理学会巩绍贤;电子学会金王尧;电机工程学会吴大章;化学学会陶崇敬,测绘学会刘光宗;物理学会李坦;计量标准学会高祥兴。张美东同志被选为二届科协副主席。邬本轩、恩特赫、张美东、王植棠、李坦五名同志当选为委员。大会对各学会和协会推荐的七十五篇优秀论文(其中被评为一等八篇,二等二十二
1981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正> 〔本刊讯〕我国主要矿区回采工作面顶板分类评议会,由煤炭部科技局主持,于一九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在我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属有关司局、矿务局、研究所、院校等54个单位的代表共一百零四人。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听取了北京开采所、中国矿院、阜新矿院同志所作的“我国主要矿区回采工作面顶板分类的研究报告”,还参观了我院矿山压力等三个实验室。与会代表对顶板分类研空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着重讨论了顶板分类的基本依据和分类指标,直接顶的分类,老顶的分级,架型选择和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等问
1981年02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正> 《阜新矿学院业和克劳斯达尔工业大学关于教学、科研合作的协议》,巳在张美东副院长等访欧期间于一九八○年十一月三日下午五时,在克劳斯尔工业大学正式签字。从而使这种合作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两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签字仪式上,代表我院在协议书上签字的是中国矿业高等教育访欧代表团团长、我院副院长张美东副教授。代表克劳斯达尔工业大学签字的是该校校长耶莎教授。出席签字仪式的有,下萨克森州科学技术部部长佩斯特尔教授、中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主管科学与技术的阮参赞、克劳斯达尔市市长、克大副校长古特曼教授、该校各级领导人和全体教授,以及中国留学生代表,共二百多人。在签字仪式上耶莎校长、张美东副院长、佩斯特尔部长、克劳斯达尔市市长、克大
1981年02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正> 为加深中德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为促进两校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内的合作,根据1.1979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科学技术合作协定;2.1979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文化合作的协定;3.1980年9月16日下萨科技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意向声明,以及同一天签署的会谈纪要等文件精神,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1981年02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