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回采工作面支架与顶板的动态相互作用

    段克信,王世远,吴钰应,王维纯

    缓倾斜煤层长壁工作面支架与直接顶以及一层或几层老顶岩层能够构成统一力学体系发生相互作用。沿工作面倾向以支架为弹性基础的直接顶岩梁.伴随顺序移架和割煤工艺的进行.在基础梁上逐渐累加了直接顶的自重荷载,造成了支架阻力和顶板下沉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的规律性过程。在平时影响支架阻力和顶板下沉的基本因素是直接顶厚度和支架——顶底板系统刚度.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破断的老顶岩块能够发生成拱作用形成平拱。伴随工作面推进平拱跨度增大,平拱可能发生滑动失稳或压碎失稳而造成周期来压.直接顶厚度、采高和老顶强度及厚度是影响周期来压显现的主要因素.

    1982年02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 井下运输的最优化问题

    朱淑伦,王保伦

    本文给煤矿井下运输最优化问题建立了线性规则模型、根据求解结果编制了最优调车方案.把某矿调车最优方案与实际调车方案作了对比,说明该矿电机车减少一半也能完成生产任务.

    1982年02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 采埸空气流动状况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

    章梦涛,王景琰

    <正> 研究采场空气的运动,是合理调整采场通风抑制残煤自燃防止瓦斯在生产巷道聚集,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对采场运动状况过去所作的大量研究,几乎都不考虑采场中空气是在工作面和采空区、冒落岩石空隙相连的通道中这样不同性质的运动。全部视为理想流体的流动,显然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只对采空区运用渗流理论进行研究,而不考虑采场是由工作面与采空区组成的整体。这样,难以决定工作面与采空区的交界条件和给出进入微分方程中的参数(如渗透系数)。因而,也难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本文根据任何的空气运动都要满足质量守恒定理,将工作面附近空间空气流动处理

    1982年02期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地质勘探对象与质量的某些特性——试论勘探网度的地质依据

    钟显亮

    勘探工程呈网状布置有无积极意义,要从根本上搞清楚这个地质勘探方法的核心问题,首先要了解地质勘探对象与质量的某些特性.本文从精确性、随机性和模糊性三方面分析了地质勘探对象的数学特性,又从煤矿建设和地质成果质量检验的角度论述了它们对地质勘探的特殊要求。勘探工程呈网状布置,可有效地达到:地质体中较大者必然发现:使较小者以一定概率发现,并使推断边界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使连续变量的逼近误差得到定量的控制:使审批地质报告有了简易实用的依据。使有限的勘探工程能查明勘探区内多种多样地质体的需要.最好的布置方式就是勘探网.

    1982年02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PL—1型疲劳裂纹装置

    韩文举

    《PL-1型疲劳裂纹装置》安装在WE型万能试验机上,并且与试验机锁紧成一个整体。振动头由偏心机构驱动,对三点弯曲试样施加交变载荷,其载荷大小由电感器监视.该装置具有随裂纹扩展而载荷相应减小等性能,因此适用于预制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疲劳裂纹.

    1982年02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0k]
  • 钢丝绳多层缠绕拉力降低系数——缠绕系数

    杨家驹

    提升机筒壳上的钢丝绳作n层缠绕时,绳对筒壳造成的压力是单层缠绕的A倍,而A<n故称A为拉力降低系数.现在各种文献资料中所给出的计算法,都使A值偏大。其重要原因是:它们都是以缠入筒壳的钢丝绳拉力始终不变—即平衡系统为基础推导出来的.而多层缠绕的提升机却很少采用平衡系统,因此造成较大误差.为解决此矛盾,本文按实际的变化的绳拉力,推导出1~4层缠绕的拉力降低系数的计算公式,并求得最大值的计算式,最后与现有两种计算法做了比较.

    1982年02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地质科技系统管理体制的初步探讨

    钟显亮

    <正> 1981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科技工作确定了一条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这条方针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地质科技如何为促进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广大地质科技人员都十分关心的大事,不少人已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方案,有的已在试用。但是要使正确的建议和方案起到应有的作用,管理体制必须与其对象相适应;地质科技由于它本身的一系列特点,科学合理的体制还是实行正确的建议和方案的基本前提。

    1982年02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自移支架密封程度与支承能力的关系

    王德林

    <正> 自移支架上的液压立柱是装有活塞的受力液压缸,液压缸由调到一定压力的安全阀关闭着,此压力相当于立柱的额定工作阻力。一般情况下,刚出厂的自移支架密封件是良好的,液压缸中没有漏油。下井后在使用过程中,液压缸上的密封件逐渐被磨损,密封程度逐渐降低,必然导致支架的承载能力也逐渐降低。苏联科研人员H.N.雅可夫列夫在材料实验机上对液压立柱进行了加压试验,得出了立柱阻力与由于密封件漏油所导致的立柱沉缩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1)。图中显示出三种不同立柱的特性曲线:Ⅰ—密封程度高的立柱特性曲线;Ⅱ—中等密封程度的立柱特性曲线和Ⅲ—密封程度低的立柱特性曲线。此图表明,顶板压力(支架阻力)一

    1982年02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光线在光学不均匀介质中的运动方程及其在重力问题中的一个应用

    胡嘉延

    本文在讨论光线通过一维不均匀介质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独立作用原理,求得了光线通过三维不均匀介质的运动方程.并指出重力场可以看作是一种光学不均匀介质,从而用光线在光学不均匀介质中的运动方程求出了光线在重力场中的偏转值.

    1982年02期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科技简讯

    <正> 我院基础部材料力学教研室断裂小组科研新项目《PL—1型疲劳裂纹装置》,历时近三年已研制成功。煤炭部教育司钱仲德付教授主持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我院召开了审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一机部研究所、鞍山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太原煤炭研究所、东北工学院、山东矿业学院、西安矿业学院、北京钢厂、阜新矿务局等有关科研、高等院校、厂矿十二个单位三十名代表。阜新市科委付主任王克昌同志、我院院长刘伟东同志出席了会议。

    1982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