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东,朱柏石
本文提出了可行状态点,可行边和可行策略等概念,建立了一种新的解决多目标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方法,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应用实例:
1992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晓光
<正>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二届一次理事会暨第四次学术年会于1991年9月22日在兰州闭幕.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本届理事、部分上届理事及参加学术年会的代表共122人.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卢克俭、国家教委科技司王同琴、甘肃省教委副主任陶君廉、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韩志德、甘肃省科委副主任刘均、西北师大等五所高校的负责同志,以及北京四通集团公司北京四通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艺林等出席了这次大会开幕式.
1992年0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正>中国工程图学人首由青年图学工作者学术会议于1991年10月24~26日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全国42所院校及厂矿企业的50多名图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
1992年01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宜茂生,王广成
本文在建立井田地面模型、矿床模型、经济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井田范围内搜索井筒位置可行方案,并对所有技术上可行的方案进行优选,得到了最佳方案的综合模型.
1992年01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潘一山,章梦涛
本文针对煤柱冲击地压的非稳定问题,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用突变理论的尖角型突变模型研究了冲击地压发生的物理过程.得到判断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同时得到了冲击地压发生后,顶板下沉的突跳值和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表达式.本文在失稳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深化了对冲击地压失稳过程物理机制的认识.
1992年01期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尹鹤峰,王宏,朱宏新
本文利用空间问题的弹性理论计算和分析了采动影响下的底板应力分布,并参照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和极限平衡原理,分析了底板含水层易在采空区和采场突水的原因.同时根据计算和分析结果,提出底板巷道应布置在超前支承压力影响深度Z_0以下;缩短工作面长度可以减轻底板突水.并将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本方法的可靠性.
1992年01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陈长华,徐瑞龙
本文讨论通风网路的稳定性,建立一组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为定量分析风网的稳定性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1992年01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何庆志,费鸿禄,李守巨
本文利用小型试验方法,以Kuz—Ram模型为指导对掘进爆破块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块度模型.提出了控制爆破块度的方法,利用该法可对大断面爆破工作进行指导,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1992年01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王文
本文通过以阜新东梁煤矿五井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为条件的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对目前放顶煤开采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1992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于广明,杨伦
地面建筑物受地下开采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正确指导采动建筑物的保护或新建建筑物的设计,本文提出了采动区上的建筑物破坏程度的预测方法,研究了建筑物的研究机理.
1992年0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洪加明,王旭春
本文依据阜新、北票、本溪矿区岩层与地表移动实测资料综合分析的成果,对概率积分法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所得结果对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参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992年01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马振利
方向附合导线是煤矿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布设方案.但不少有关文献对各种类型的方向附合导线终点误差公式推导不甚严密, 其最后结果不确切.本文严密地推导和补充了其中主要公式,并通过实例运算作出比较和分析.
1992年01期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刘忠席
本文阐述了用曲线相关系数R来剔除误差较大资料后再求水文地质参数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求参的合理性.同时简单地介绍了既能求参、预计涌水量,又可绘图的微机软件包.
1992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叶会华,张志荣,解本铭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煤矿中使用L型空气压缩机的安全监测系统,对监测系统参数的确定、传感器的选用、接口电路、主控电路及报警电路的设计都做了详细的讨论.
1992年01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毛君,解本铭,栾丽君,赵景浦
本文研究了各种气垫盘槽中气垫场的压力,压力梯度的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形成均匀厚度气垫层的条件和盘槽的最佳开口方式.
1992年01期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段鹏文,林贵瑜
本文探讨了气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就蓄能器在煤矿采掘机械上的应用作了研究和探讨
1992年01期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叶景楼,罗云林
本文结合矿井通风自动化实例,讨论了把Smith预估和模型参考自适应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独特的控制系统,对这种控制算法(MAPC)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系统由单片机实现,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1992年01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张士庆
对仿生机械腿的基本运动要求是平稳,三关节四自由度机械腿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简形式.它的构件的运动的数学表达是一组复杂的行走函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由匀速转动到行走函数摆动的转换器.凸轮式转换器与流行的转换方式相比有独特的优点.用轨迹图解法设计凸轮曲线是有效而实用的.
1992年01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董允,李智超
断裂力学分析及测试数据表明,采用山形缺口三点弯曲试样测定硬质合金断裂韧性的方法是可靠的,数据离散性小,试验可重复性强,并符合硬质合金组织结构—机械性能变化规律.
1992年01期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胡庆林,黄大文,余江龙
本文使用金相,扫描电镜,探针等手段,分析了镶铸双金属锤头高Cr铸铁—碳钢(灰口铸铁)双金属界面的结合情况,组织形貌和元素扩散情况,分析了两种结合方式的特点,并讨论了界面附近缩孔,点渣,裂纹等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其产生的措施.
1992年01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1k] - 徐瑞
用铸造法加激冷技术成功地制造了Al—8%Pb—1%Cu 合金轴承坯.用扫描电镜观测了铸态Al—Pb合金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观测了Fe-Al合金层的成分和厚度.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铅的分布和Al—Pb合金与钢背的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有纯铝的钢背上直接浇注Al—Pb合金,冷却速度控制在90~110℃/s时,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铝铅合金轴承.
1992年01期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 李吉,刘锡昌,朱月明,高金盔
本文指出了常规设计中确定皮带轮几何偏心位置的方法的不足,并在考虑激振器轴心偏离筛体重心和系统刚度、阻尼不能忽略的情况下对自定中心的条件进行了精确的理论计算和分析.
1992年01期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朱哲明,杨五三,王洪山
本文对岩石三点弯曲试样的切口曲率半径与其K_(1c)值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及理论探讨.对岩石K_(1c)测试中切口的选择提出了建议方法
1992年01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邵良杉,徐凤芝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数据文件组织形式,既直接存取链接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保证预算软件的快速执行,同时节省大量存储空间.
1992年01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郭嗣琮,秦书玉
本文首先介绍模糊逻辑特征判别分析,它是研究对象特征尚未被认识清楚条件下,利用观测数据来推断对象的自然语言表述形式的方法;其次介绍了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法和间接法,讨论了多因素模糊模式识别及概率模式的建立等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模式识别在采矿工程中应用的实例.
1992年01期 12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李勇
本文从线性空间角度概观循环矩阵,重点揭示循环矩阵的新属性.
1992年01期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