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东,孙宝铮
本文在分析矿井生产运输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井生产运输系统可靠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可靠度最优分配的数学模型及最优生产运输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数学模型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梁冰,王拉才,章梦涛
本文分析了拉伸失稳破坏的机理.并建立了拉伸失稳破坏的判别准则及对拉伸失稳破坏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最后,本文对工程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宋华岭.秦书玉,侯际星,刘俊臣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给出了如何建立煤层注水效果的预测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预测.实例表明,根据本矿已知煤层注水工程的各种信息,采用数量化理论.建立的计算机预测煤层注水效果的方法,不仅可以确切地判定所给定的注水组合参数是否最优,同时还揭露了注水参数与水分增值的内在关系,为调控参数提供了科学手段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题正义
本文采用例证的方法证明了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采矿方法及矿山经济研究所在建立单图片摄影测试系统中原采用的计算露天矿爆堆块度分布的体积计算方法的非正确性.并推导出一种较为精确的煤岩块度计算方法──面积计算方法.使该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达到90%以上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王志宏,王铁,冯水源
本文运用CAD技术建立了运输系统网络图,通过对运输系统进行网络分析,确定出较为合理的运输系统方案及合理的货流分配方案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范学理,朱广轶,刘文生
本文分析了采动影响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构对的损害特征,结合桥梁结构特点和受损维修的可能性.对其构件的损害程度进行了分类。依据有关规程及“三下”采煤经验.参照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弹塑性变形机理,对桥梁主要承重构件的变形极限进行了分析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关杰,刘力强,李忠臣
本文介绍了应用实验室声发射测量技术结合煤矿地音监测的特殊要求和条件研制的矿山地音监测系统.并对观技术作出了物理解释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任鹏程,朱国春
本文分别对煤层倾角,厚度,顶底板.煤的硬度,裂隙和水质等几个方面作了进一步具体分析,阐述水系的适用条件在不断地扩大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姚海生,孙义和
采用双四连杆可以改善支架承受地向力的能力,提高支架的抗扭性,尤其是大倾角或大采高情况下.能够保证支架有足够的抗扭性,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双四连杆将是今后液压支架设计中解决抗扭问题的有效结构型式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刘志斌,白占平,曹兰柱
本文对海州露天矿深部技改设计所设计的非工作帮最终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对稳定计算结果的分析研究,划分出该边坡的三个潜在不稳定区,并就各潜在不稳定区对露天生产的影响及其各区潜在不稳定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非工作帮边坡滑坡防治的具体措施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赵树贤,冯士祥,魏春启
本文论述了煤矿床地形地质剖面图的屏幕输出方法。特别是编写的多功能画线程序。圆满解决了地层的尖灭处理问题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魏春启,赵树贤
本文依据煤矿床特点.提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质界面构模方法,重点论述了适用于煤矿床地质界面构模的实用估值方法及断层处理方法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刘立忱,石金峰,车延国,王雅君
本文应用控制网优化理论对测角网观测纲要的优化作了理论推证,并以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对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石金峰,刘立忱,乔仰文,刘光宗
本文应用近代平差理论,导出了五种平差法的计算公式,从特殊到一般地揭示了平差模型计算公式的内在规律,这对于深入理解平整理论.牢固掌握平差计算公式都是很有益处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施群德
本文从建筑物下开采的实践及力学方面的理论推导证明.在我国农村居住的情况下,较高层的建筑物比平房具有更强的抗采动能力。这对于解决村庄下开采时就地重建抗变形房的设计方案有参考价值。当然此结论还要在建筑物下开采的实践中及理论上做进一步的验证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刘万军,付兴武,杨芳春
本文介绍了用Intel8259A中断控制器扩充MCS一51系列单片机外部中断功能的有效方法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赵灿,钮金生,姚望
本文运用可靠性数学理论,通过故障树分析数字仿真对混合作业模板吊盘液压悬吊系统进行了系统可靠性分析。为该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郑航,黄大文,冯琦玲
本文讨论了变温两段渗碳工艺原理,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是一种渗碳速度快,有实用价值的渗碳工艺方法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谭继文,熊永超,朴承凤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非接触式的钢丝绳运动速度,运行距离及所受张力的检测方法;分析了检测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提出了在实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姚玉君,张金波,林贵瑜,屈振生
本文对采煤机螺旋滚筒随机负荷进行了模拟研究,并且证明了可以用瑞利分布来模拟给定相关函数的随机数。最后编制了滚筒随机负荷模拟程序,对实验台上的采煤机实际负荷进行了模拟,其结果与实测基本一致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屈振生,林贵瑜,林九如,程卫东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造型方法的研究,以及开发采煤运输机刮板锻模CAD软件的实践为基础,论述了用贴面造型法实现采煤运输机刮板三维造型的理论和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满意的三维造型结果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赵全英
本文应用MCS—51系列单片计算机,构造了压的测试器以实现对矿井通风点压能的自动连续测试。对卸压式调压气室的压力,风速,温度等有关主要参数进行连续监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敖路,杨培英
迄今为止,在设计MIS的过程中进行计算机主机及网络系统的选型时,没有确定的方法,因而选出的方案具有片面性,本文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应用两两比值法进行硬件系统的选择,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多方案多目标的MIS硬件系统选型问题,最终给出最佳方案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郭凤仪,李文江,高维生,王凤霞,王军
根据矿山电器的特殊要求,文章对于开发和研制的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电源进行了介绍。从运行经验表明,该电源不但工作性能稳定,而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邵良杉,刘彦生,董跃强,李博
本文通过分析实例后认为,网络计划优化以最迟必须开工时间为初始状态,网络的各个工序由右向左移动,工程整体投资效果为最佳。文中以此方案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网络计划优化的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法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路世昌,仲维清,李殿英,任中奇
本文在科学分析煤炭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可比性的矿井经济效益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生产矿井经济效益水平评价模型,为使矿井经济效益指标具有横向可比性,提出了确定矿井合理经济效益指标标准的方法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任中奇,王灏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某市煤炭加工经销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就主要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作了初步的讨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郭嗣琮,刘建辉
本文借助模糊推理的特征展开法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算法──特征系数合成算法(简称CCC算法)。与Mamdani算法相比,对于多观测量的系统控制,该算法十分简便,而且控制的输入,输出均为连续的实变量(非模糊)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李勇,张佐刚,李一新
И.M维诺格拉陀夫曾提出一个素数的必要条件[1],本文指出它的充分性。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李勇,张佐刚,李一新
本文将素数的非整除性判据──Eratosthenes判据转化为整除性判据.该判据比J·Wilson判据有优点.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秦维明,韩文举,王伟
JD—5型多功能试验机是集静态拉伸、压缩、弯曲试验和动态预制疲劳裂纹试验于一身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机。本文论述了JD—5型多功能试验机的设计思想,该机的工作原理和特色;结合实践研究中反映的大量数据、资料论证了该机的先进性。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乔仰文,石金峰,张新生
修图是数字地籍测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地籍测图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阐述了建立修图数字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此法也适用其它大比例尺测图系统。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杨更社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矿山凿岩时岩粉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发现岩粉粒度分布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岩粉粒度大小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岩粉粒度大小的分布可用分维值定量地描述。建立岩粉的分维值与凿岩参数的关系很有必要,它能为控制岩粉粒度和凿岩参数优化提供有效的依据。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任梯
我院学者刘明新、黄伯轩等新著出版我院学者每年都有一批著作出版,近期又有以下新著问世。院长刘明新教授主编《微计算机绘图基础》于1992年10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30余万字,共10章,系统介绍了微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是高校有关课程教材及工程技...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