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06期 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梁冰,刘建军,潘一山
将媒岩体视为多孔变形介质,考虑瓦斯压力和渗流作用的影响,根据弹塑性和损伤力学理论对图形硐室煤和瓦斯突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它的解析解.
1999年06期 561-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袁旭东,范厚彬,潘一山
采用应变梯度理论,解释了地震包体的形成,给出了包体宽度w=2πl,其中l是岩石内部特征长度.
1999年06期 56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富强,吴健,陈学华
运用离散单元法对练放开来革放煤口放煤和支架推进过程中顶煤放出的全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权拟结果,对放出体的形态、接触力、速度场、顶煤厚度、移架步距对纯煤回收事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运用传统的放煤楠球体理论计算低放煤口、顶煤厚度较薄的综放开采问题是有缺陷的,提出顶煤落放过程的概念.
1999年06期 570-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余静
在分析煤矿矿区铁路运输系统的结构特点及货流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优化理论和数学中求极值的思想,以换算运营资最小为目标.进行了煤矿铁路运输系统集配站位置的研究,给出了既有运输系统及新建运输系统铁路集配站位置的选择方法.
1999年06期 574-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宋志,曹坤,王国道
侧重于矿井系统的随机与模糊特性的分析与描述,给出了矿井随机模糊系统的定义,提出了新的矿井随机模糊系统广义熵理论研究的研究领域、基本概念、函数表达式等并对不同的矿井系统结构进行了结构熵评价.
1999年06期 579-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顾德英,张海涛,王铁1999年06期 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聂百胜,王恩元,郭勇义,吴世跃,卫建锋
分析了煤粒瓦斯解吸扩散的过程,建立了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煤拉瓦斯扩散的教学物理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结论表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瓦斯扩散模型包含以往研究的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扩散模型,传质毕欧准数能表征煤粒瓦斯扩散场的特点;介绍了测试煤粒瓦斯扩散系数和表面传质系数的方法,给出了测试实例.
1999年06期 582-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毕向阳,王永岩,冯长建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和双向差分建模方法,并用实例说明这两种方法在预测巷道的围岩变形方面都是简单易行的.
1999年06期 586-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关玉顺,杨艳国1999年06期 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麦晓文,王保群
根据古汉山矿巷道持续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工程裂纹分析理论,深入研究软岩巷道变形力学机制和破坏机理,提出了软岩巷道关键部位二次组合支护技术.
1999年06期 590-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王建军,林在康
针对三量可采期等传统指标的通用性差等问题,研究了煤矿的采掘平衡关系,提出了一种新指标──掘进保证系数.该方法结合采掘计划可以动态、准确地反映矿井现在及未来的采掘关系.在江苏某矿务局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掘进对回采的保证情况.
1999年06期 593-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岳丰田,赵兴君
阐述了漏街式流量测量原理以及冻结站盐水流量测量系统.通过现场试验得到了抽取清水、常温盐水和低温盐水时流量与水泵功率间的关系.为冻结站盐水泵的设计、送到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9年06期 596-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秦书玉,王学东,袁野
结合分析在建设施工中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叙述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建设工程质量或造成工程隐患的主次因素,为在建设监理中,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最优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定量分析方法.
1999年06期 599-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王家海,叶璐
基于CAD地籍图向GIS数据转换是实现GIS地籍管理的关键,本文就地籍图中结点的合并、线段的延伸及裁剪、地块的自动识别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1999年06期 604-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包家骥,赵长胜,马振利
对GPS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较详细时讨论,提出了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GPS高程转决的方法,并且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原理,编制了在Windowe环境下运行的似大地水准面拟合与转换的数据处理系统。经实验与生产实践检核,高程转换计算结果符合精度较好,该系统使用方便,具有实用价值.
1999年06期 607-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王力,范全平,罗云林
探索模糊神经网络在煤炭地下气化微机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介绍整个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同时讨论了对煤炭地下气化燃烧工作面进行计算机监控的可行性及原理.最后进行了仿真调试,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1999年06期 609-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黄明利,唐春安,朱万成1999年06期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卢世魁
介绍在“智能皮带打滑检测及控制装置”课题中研制的一种电流检测和保护电路,它具有检测速度快、保护范围宽,不仅对田间大电流作出快速反应,而且对持续时间长的较小短路电流也能保护的双重电流检测、保护电路。
1999年06期 613-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周鸣,吴侃,谭志祥1999年06期 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张秀凤,郭景宏,孟庆春
针对高压电动机一些常见故障及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提出了采用正负序电流的测量对电机故障进行分析的方法,阐述了采用微机系统设计的综合保护装置的硬件原理以及软件框图,达到了电动机短路保护;不平衡保护:接地故障保护;过欠压保护的目的.
1999年06期 616-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高婷,白明
客观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于CAI软件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提出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CAI软件的评价工作,这种方法能用精确的教学工具实现评价过程中的模糊表示、判断、推理过程并能综合考种各局因素的影响,得出的评价结果也更客观、更准确.
1999年06期 619-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王斌,胡吉锋
以矿井交岔点CAD软件的开发为例,阐述如何利用面向对象思想对采矿CAD软件开发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从而为采矿CAD软件的开发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软件的设计和质量.
1999年06期 62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张冬梅,张宇明,刘景凡
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能否实现综合动态查询,是影响系统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在PB5.0的环境下,如何利用系统表pbcattbl和pbcatcol的特性,通过在窗口中合理使用控件,并为控件编写脚本,实现综合动态查询的方法.
1999年06期 625-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1999年06期 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马勇,刘国军
直方图是许多商用数据库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估算查询结果大小的方法.本文在作者已有研究基础上,对限定误差直方图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两种限定误差直方图方法作了实验对比.
1999年06期 629-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张海波,刘群
使用超媒体标置语言编制超媒体电子课件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它的超链能将课程内容连接、组织成一有机的知识整体,能连接网上的多种多媒体文档.也可嵌入多媒体元素,可在局域网INTERNET上用于教学.还可进行网上答疑、考试或其它信息反馈活动.
1999年06期 63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李虎田,徐平,吴秀文
从工艺规程设计的概念入手,论述了CAPP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1999年06期 635-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王传生,曾繁伟
结合煤炭企业的特点,对工程材料价格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建立了系统逻辑模型,并且较详细地阐述了系统内数据处理方法.
1999年06期 638-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徐红月,赵宝福,王松波
针对阜新市地区国有企业股份合作制操作时净资产分配量化到个人缺少公平,特别是评判职工贡献时存在的问题,建议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注并取各自的加权平均值来解决.
1999年06期 64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谭继文,任立义
基于电磁检测原理和计算机定量处理技术,研究了矿井提升钢丝绳的损伤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在线、定量检测钢丝绳的损伤,从而为实施《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确保提升钢丝绳的安全、经济运转,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9年06期 645-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1999年06期 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李晓豁,尹伯峰,李海滨
利用截割试验台,对不同规格的镐型截齿在不同截割硬度、不同截割参数等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截割试验,并对测试结果作了分析研究,为合理地确定、正确地选择镐型截齿的有关参数.进一步提高截割效率和性能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1999年06期 649-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郭迎福,罗善明
以截割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滚筒的不同排列模式及其最佳截线距的计算公式以及该街载荷波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考虑了滚筒多数及排列模式的选择、制造的可能性及降低载荷波动为目的的截齿排列搭配参数的优选.
1999年06期 65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李超
讨论了CNC群钻刃磨机的刃后原理.以锥面作为钻头后刀面的数学模型,根据钻头的结构参数,计算机求出其对应的一组刃磨参数,用于控制刃磨机磨削出理想的钻型.
1999年06期 657-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王永岩,毕向阳,冯长建1999年06期 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徐志明,朱生发,徐洋
采用铸造金热中断正火的工艺,研制出ZG45SiMnCrMo新型耐磨材料,分析了中断正火温度、保温时间等不同材料的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找出了此耐磨材料中取得最佳强韧性配合时的复合组织中下贝氏体的大致百分含量,从而得到既有良好的强韧性及耐磨性.价格又低廉的耐磨材料.
1999年06期 661-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回书利,于勇,王颖
对手工电弧焊中焊条的送进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通过试验测得了送进的随机过程,然后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对这一过程的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如送进波动的周期性及其与电压波动的关系等.
1999年06期 665-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时海芳,李屏,李凯
以现有的常见钢种的大气腐蚀数据为依据,利用Foxpro以Windows95为平台编制成具备数据管理、系统维护、数据检索、统计预测、数据打印、系统帮助和退出7个功能模块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除现有数据库的功能外,本数据库可对数据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对金属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大气腐蚀进行预测.
1999年06期 668-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孙景福,李莉
通过对软串机铸石衬板筒壳和钢制筒壳磨损的模拟试验.得到了两种简壳在转速和装球量相同的条件下街壳和钢球磨损情况,为正确、合理地选择铸石材板用于软串机简壳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99年06期 67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