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划分的数值模拟

    李宗翔,许端平,刘立群

    结合实例,用迎风有限元方法求解了回采采空区漏风渗流方程和氧气渗流耗散方程,从理论上说明采空区氧浓度分布的不均衡性。用高氧浓度区与蓄热区迭加确定采空区自燃氧化带,以及在各种边界条件下自燃氧化带形状所发生的变化,得出自燃氧化带宽度与工作面风量近似呈负指数关系,由此导出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的判定条件。

    2002年05期 545-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 抚顺矿区煤层气资源条件综合分析

    饶孟余,胡爱梅,李明宅

    通过对抚顺矿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资源量的系统而深入分析,认为该区煤层气资源条件良好,主煤层巨厚而集中、煤阶相对较高、煤岩类型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主煤层顶板的巨厚油页岩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且含气量相对较高、渗透性好、12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还有41.65×108m3。同时对矿区井下瓦斯抽放利用和煤层气利用的下游市场进行了评述,指出抚顺矿区是使我国煤层气产业走出困境,寻求突破的最佳试验战场。

    2002年05期 549-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12°以下煤层群开拓模式的改进

    路占元,孙广义,潘高峰

    建立了12°倾角以下的煤层群一般地质模型,引入了原始变量,建立了四种井巷布置模式,其中第四种模式在国际采矿界首次提出,无先例。利用计算机编程,证明了第四种模式的绝对优越性,阐明了其技术合理性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在上述模型下进行井巷布置具有划时代的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引发中国采矿界井巷布置模式的深刻变革。

    2002年05期 552-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论尾矿地基上废石场的稳定性

    王凤江

    简要介绍了在现役或废弃尾矿库上建废石场的工程实践及其稳定性研究现状,结合系统分析原理,定义了由尾矿材料(尾矿砂和尾矿土)、废石、库基岩土和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的尾矿库系统。从系统运动的角度出发,对尾矿库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研究内容、运动特点、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了研究工作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2002年05期 55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覆岩采动的动态模拟与离层带充填技术研究

    隋惠权,赵德深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地下开采引起岩层内部的移动和变形规律,揭示了煤矿开采上覆岩层中断裂、破坏、移动与变形及离层的产生、发展与分布的时空规律,为指导实施离层充填减沉技术及工程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岩石变形和移动的分布特征,将采动覆岩进行分区,建立理论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2002年05期 557-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论杜瓦背斜侏罗系地层含煤性

    尹淮新,黄建明

    根据实地地质工作取得的地质资料,通过对杜瓦背斜各分区侏罗系地层的岩性分析,进行了地层对比,探讨了杜瓦背斜各分区侏罗系地层的沉积环境、含煤性及其影响因素。认为由于构造活动在三个分区的不均衡性,各分区的地壳出现不均衡沉降,以及断陷盆地基底起伏不平,形成不同的沉积环境,是造成了含煤性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指出杜瓦背斜南翼杜瓦河西岸地区是主要含煤区段,是今后煤炭资源进一步勘探开发的有利靶区。

    2002年05期 560-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无线电波透视法及其应用

    朱希安,尹尚先,苑守成

    无线电波透视法是利用无线电波在钻孔中的发射和接收来确定地下介质特性和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当电磁波在地下有耗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岩性不同的分界面就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折射、透射和频散、吸收等,通过研究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性质达到探测地下目标物的目的。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理论,描述了方法的分类,概述了目前使用的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常用的仪器,总结了野外工作方法和解释方法,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说明其应用效果。

    2002年05期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阜新盆地刘家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产出特点

    陈兆山

    在阜新盆地刘家区构造演化及构造特征、煤层发育特征、煤的化学成分及排采试验资料的分析基础上,对研究区煤层气含量、煤的吸附性、煤层渗透率、煤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煤体结构、煤层气产出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煤层分布广、厚度大、丰度高,煤的吸附能力强;埋深与辉绿岩侵入体是控制煤层气含量的主要因素,成煤后期构造运动是影响储层渗透率的关键因素。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应在向斜翼部和岩墙、岩床附近变质程度高的煤区。

    2002年05期 567-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断裂活动与矿山岩体地质动力灾害研究

    冯国才,姚永明

    根据岩石圈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北票、抚顺矿区断裂活动与矿山地质动力灾害研究成果,阐述了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等矿山岩体地质动力现象,是采矿活动影响下断裂的孕育、生长过程中的一种伴生现象这一基本观点,并分析了矿山岩体动力现象发生系统的能量来源、形成条件和显现特征。展示了矿山岩体动力灾害区域预测与防治工作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002年05期 57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路线测量一体化的施测方法与精度分析

    李世平,李正中,徐信君

    参考文献[1]介绍了《路线测量一体化的数学模型》,本文将介绍该数学模型的具体应用。包括:用该数字模型编制的PC-E500机外业程序;全站仪配以PC-E500机外业测设方法;外业数据采集、通讯与数据处理;计算机绘制纵断面图以及对上述施测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铁(公)路施测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可行的。

    2002年05期 574-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有色噪声观测量的逐次静态滤波方法

    赵长胜,马振利

    根据广义最小二乘原理推导出有色噪声情况下的逐次静态滤波的关系式,即通过改化各观测方程,将有色噪声观测值改化为白噪声的虚拟观测值,然后按白噪声逐次滤波公式进行滤波计算。同时,推导出有色噪声观测量逐次滤波后精度评定的理论公式。有色噪声的逐次静态滤波理论有效地解决了GPS载波相位观测值经过测站间、卫星间、历元间的三次差分计算后,观测方程的相关性造成的协方差矩阵容量过大问题,利用这一理论,消除了各历元间隔观测方程的相关性,节省了数据处理时间和计算机内存。

    2002年05期 57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抚顺煤田矿震现状及其城市地质环境效应初探

    常耀广,赵广信,苏顺强

    抚顺煤田矿震的平均发震频度达4000次/年,强度急剧增大,已发生ML=3.7级矿震,研究预测表明最大震级可达4.2级。矿震是由煤田开采引起的,是矿山开采伴生的动力现象。矿震分为断层活动型、顶板活动型和工作面冲击型三种。矿震不会造成地面灾害,但是,矿震与其他潜在地质灾害相互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危害性。讨论矿震与城市防震、滑坡、区域地质构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2002年05期 579-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岩体温度对地下水性质的影响

    贺玉龙,杨立中,赵文

    地下水的物理、力学及热学性质随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根据相关文献中可靠的试验数据,对一个大气压下地下水储性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给出了地下水储性质与岩体温度之间计算精度较高的数学关系式,为定量研究岩土体温度场对渗流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2002年05期 584-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当代地学研究

    张威,崔之久,蒋福兴

    地学研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深度与广度上发展,目前正在开展的IGBP计划,PAGES计划,就是非常鲜明的例证。然而由于地学科学的复杂性与不可重复性,导致地学工作者在研究地学问题时往往出现偏差,导致结论的不一致。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忽略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地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既是从这一思路出发,结合地学研究的自身特点,阐述了将认识论、方法论纳入地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尽而得出在研究地学问题时应该把握的几个原则。

    2002年05期 587-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岩石力学系统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王来贵,刘向峰,宁民霞,贺丽萍,黄润秋

    对岩石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描述方法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类;对岩石变形力学系统、岩石滑动力学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控制变量、动力稳定性及控制变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评述。指出应从系统的结构形式、系统的参数非线性、子系统及总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系统临界荷载、复杂环境对岩石力学系统演化过程及其运动稳定性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2002年05期 590-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高强混凝土深梁裂缝分布规律与分形性研究

    张树光,张向东,夏桂林

    高强混凝土深梁在剪力作用下裂缝的形成、扩展和分布十分复杂,本文借助模型实验获得了高强混凝土深梁在剪力作用下的裂缝分布规律,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裂缝分布的自相似性。研究表明:所形成的裂缝有很好的自相似性,分形维数可描述裂隙化程度,且剪力、挠度与分形维数具有明确的量化关系。

    2002年05期 595-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城市拆除控制爆破中的飞石控制

    宗琦

    根据长期现场工程实践总结出,在城市拆除控制爆破中,引发飞石的主要原因是:对被爆介质的性能和结构特点了解不够,炮眼的布置和钻眼的方向、最小抵抗线的位置和大小、炸药单耗的高低、装药结构形式等爆破参数选择不当,施工质量未达到要求,覆盖位置不对或覆盖厚度不够等。针对于此,提出防治爆破飞石的有效技术措施有:熟悉被爆体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特点,正确选定最小抵抗线的位置和方向,微分装药并严格控制装药量和选择合理的装药结构,保证正确顺序起爆,精确钻眼和施爆,加强覆盖防护。此外,文中还介绍了几种爆破飞石抛掷距离的估算方法。

    2002年05期 598-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基于多目标模糊优化方法施工方案技术

    解国仁,邓西录

    应用多目标模糊优化方法,采用了相对隶属度的概念,具有更客观评价结果的特点,在满足既定方案的要求下,按照某一衡量指标,克服了具体问题难以建立隶属度函数的缺陷,旨在改进单目标工程施工网络计划优化技术。结果证明,该方法在施工多目标方案优选中,概念清楚,适用性较强,可应用于工程决策的各个阶段,祢补了单一目标优化决策不足,可以改善网络优化技术,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2年05期 602-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巷道围岩非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吴强,秦跃平,郭亮,谭昆

    分析了巷道围岩散热的非稳态导热、巷道形状不规则、介质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等特性,研究了用有限单元法求解巷道围岩温度场的原理、边界条件以及处理非均质和各向异性介质的方法。提出了手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单元划分方法。依此原理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温度场时空变化规律。

    2002年05期 604-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复合剪力墙结构设计计算模式的探究

    李升才,江见鲸,于庆荣

    在试验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应用复合剪力墙板的弯曲开裂强度、腹剪斜裂缝开裂强度、极限搞弯载力、极限搞剪载力以及极限抗滑移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复合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复合剪力墙结构。

    2002年05期 608-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大理岩三轴压缩动态卸围压与岩爆模拟分析

    徐松林,吴文,张华

    对岩爆研究的现状进行较详细阐述。为分析岩爆形成机理,采用大理岩分别进行了三轴压缩峰前峰后动态卸围压实验。结合分岔过程,对三轴压缩过程的剪切断裂能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峰前卸围压过程的剪切断裂能远低于峰后卸围压过程和常规三轴压缩过程;而此过程岩体的破坏程度则强烈得多。由此也说明,张拉破坏是岩爆产生的根本内因。

    2002年05期 612-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电动汽车高频环周波变换器的分析研究

    马宪民

    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系统的高频环周波变换器,给出了电路的数学分析,介绍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高频交流离散脉冲密度调制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

    2002年05期 616-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密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粟翠兰,刘万军,王彪

    密钥管理是处理密钥自产生到最终被销毁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有关问题。本文论述了密钥管理系统各部分的设计与实现,它包括系统的初始化,密钥的生成、装入、分配、存储、更新、备份、恢复、保护、吊销和销毁等内容[1]。重点讨论了密钥的分配问题,包括成对用户通信和多用户通信情况,并根据Carlo Blundo[2]等建立的模型IKDC对EKI的分发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每一用户用来加密和解密的密钥集。

    2002年05期 619-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基于ATM技术的多媒体视听业务的实现

    王开林,刘万军,张海涛

    主要解决的是在多媒体业务传输中的多点传送问题和在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拥塞控制问题。采用ATM网络技术中SVC(交换虚拟连接)原理进行点到多点的连接,以实现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多点会议系统。在网络交通中采用一种基于漏桶机制的GCRA算法,并提出与可接受信元速率判决算法相结合以解决交通整形中的流量控制,解决了ISDN业务中的信息交换与交通控制问题。

    2002年05期 62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机房环境节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张晶明,张天开

    系统以单片微机为核心,配以多种监控电路、传感器、新风系统等,可有效地实现对机房内部的环境水泄漏、环境温度、湿度的检测,对机房专用空调机的故障和运行状态的检测和控制。并且,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条件调节机房内部的环境温度,可大大降低机房的能耗。该系统特别适合在无人值守的机房中应用。

    2002年05期 626-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医疗保险网络信息系统方案设计与分析

    张广斌,刘向东

    针对某市建立局域网和广域网相结合的综合性医疗保险网络系统的用户需求,我们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螺旋迭代增量项目开发方法,从主机系统的设计、网络系统的设计到数据库系统的选择、IC卡的选型、UPS电源系统及数据备份设备设计等诸方面,对该市医疗保险网络信息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该医疗保险网络系统具有高可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开放性、可维护性,是一个满足用户业务需求、技术先进、实用的系统。

    2002年05期 630-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框架知识表示

    李太福,黄茂林,赵明富

    专家系统的核心是知识,有效、正确的知识表示是专家系统中知识处理的最基本前提。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的知识表示问题,作者提出了用框架结构对其知识进行表示,并讨论了框架结构知识表示的推理技术和搜索技术,使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能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迅速推理并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文中给出了其在C++语言环境下的实现方式,顺便讨论了框架知识表示与面向对象知识表示之间的关系,并在VC++集成开发环境下开发出了一个知识表示的演示模型。结果说明该知识表示方式是有效的。

    2002年05期 633-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磨擦对试件破坏过程温度场影响的解析分析

    刘向峰,孙奇涵,王来贵,于泳江

    根据实验过程中煤(岩)试件在峰值强度后所表现出了强红外热信息,提出要考虑试件破裂面间及试件破碎颗粒间的磨擦生热对试件红外热辐射的影响。就两块体间滑动磨擦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磨擦面对两块体分别起到固定热源和运动热源的作用,由于热源形式的不同,磨擦面对两块体温度场的影响是不同的。根据热源形式的不同,分别给出了两块体上任一点由于磨擦生热而引起温度变化的解析解。

    2002年05期 637-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在并行设计系统中引入Agent技术

    王彦英,刘明新,王兴茹

    阐述的是将人工智能Agent技术引入现有并行设计系统中,通过在设计的底层级别上实施并行工程理念,将“设 计→评估→再设计”的大循环改进为“设计-评估-再设计”并行进行的小循环,有效地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可制造性进行了评价,进一 步增强了并行设计系统的实时性和高效性,从而不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的均保证了并行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2002年05期 640-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汽车减振器压缩行程数字仿真

    李中复

    汽车液力式减振器的关键参数是其阻尼力的响应速度。然而,传统的静态设计是确定系统经过瞬态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参数。 以夏利汽车前左减振器为模型,对其压缩行程中活塞杆运动速度、阻尼力等对于时间和位移的函数进行了建模分析和数字仿真。为设计提供依据,为使减振器对车辆动态响应加快,选欠阻尼参数。

    2002年05期 64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导电填料对环氧导电胶性能的影响

    周忠福,刘敬福,李智超

    以环氧树脂为基料,通过改变增韧剂的种类(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液体聚硫橡胶),从中优选出一种增韧效果好的增韧剂,用来确定胶粘剂最佳配方的配比。同时研究了加入不同含量导电性填料(石墨、碳粉)的环氧树脂导电胶,并测试出不同含量的导电性填料,对环氧树脂导电胶拉伸剪切强度及电阻率等性能的影响,从中选出了一组导电性能最佳的胶粘剂配方。

    2002年05期 646-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串联盘式管道连续输送机直线段力学静态分析

    栾丽君,任立义,景殿刚

    串联盘式管道连续输送机主要运输散状物料。这些散状物料可以被看成散粒体,在静态下,管道、串联盘及散状物料相互作用的状态,相当于圆柱形容器中装着散状物料;利用柱坐标及散粒体的力学性质,主要对串联盘式管道连续输送机中间承载段的散状货载在静态条件下的力学进行分析;得知,随着装载物料深度的增加,物料的径向及轴向压应力呈指数增加,当物料深度达到一定值时,两应力趋于稳定值.

    2002年05期 649-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结构状态非线性下对扁平接链环的有限元分析

    马力,赵丽娟,聂忠义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梯齿形扁平接链环在承受静载荷的状态下,进行了基于考虑结构接触非线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初步计算了梯齿型结构扁平接链环的应力分布情况,而了解齿型接链环啮合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对于从设计角度来保证接链环具有合理的结构形式会有很大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及改进接链环的结构以提高其强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2年05期 652-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论在采掘机械设计中转变设计理念的重要意义

    李贵轩

    我国采掘机械制造企业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在加入WTO之后,为了能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断强化竞争能力,关键在于设计,必须转变设计理念,彻底摆脱“等任务上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国内外大市场寻求“救世主”。为此,必须一改过去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陈旧的设计思想,采用国际通用的为用户“量体裁衣”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要改变“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构”那种按电动机功率验算机械强度的验算式设计方法,而要采用“从截齿到电动机”设计方法和其他基于计算机支持的现代设计方法,这是振兴我国煤机制造业的关键。

    2002年05期 65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基于小波包分析和BP网络识别的齿轮故障诊断

    王本永,郭仁宁,李文生

    针对齿轮故障信号的能量所引起的变化会淹没在常规振动与噪声之中,用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不易提取故障特征,给齿轮的故障诊断带来很大困难这一事实,本文描述了用于从振动信号中提取故障信息的小波包和用于识别故障类型的BP网络,研究了BP网络故障模式识别与小波包故障特征提取结合在一起对齿轮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成功地用于齿轮常见故障的识别和诊断。

    2002年05期 659-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采煤机镐型截齿安装角的研究

    刘春生

    详细分析了镐型截齿安装角对其受力和截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导出了煤质、截齿主要参数与安装角的定量关系,从而导出齿身与煤体不发生干涉的理论设计条件。通过单齿截煤试验,进一步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得到了齿身与煤体存在干涉时,对截割阻力的大小、变化规律、和成分构成的影响程度,解决了长期以来镐型截齿安装布置缺乏理论根据的问题,对于镐型齿的参数设计和截齿安装布置有着指导意义。

    2002年05期 66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基于决策指标分类的供需链合作伙伴选择算法

    肖冬荣,朱京,张辉

    在传统的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方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将全部决策指标分成多个决策指标子集,然后运用熵信息法对决策指标子集中的个体指标进行个体权重确定,得到个体指标的客观权重,再运用专家相对评分法对各个决策指标子集进行整体权重确定,得到各个决策指标子集的权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候选企业进行评估与决策,从而得到一种适合供需链中企业的合作伙伴选择算法。

    2002年05期 664-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对策研究

    谢宏全,陈秋计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已经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GIS(简称WebGIS)应运而生,本文对WebGIS 的发展过程,特点、应用前景、技术的实现方法与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对目前GIS和互联网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互联网和GIS结合应用方面还存在市场、资金和法律等问题。未来GIS的发展显然以WebGIS为核心,为加快我国WebGIS发展进程,作者针对WebGIS的发展对策提出了八项建议。

    2002年05期 667-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模糊分析中的结构元方法(Ⅰ)

    郭嗣琮

    模糊数和模糊值函数是模糊分析中的最基本概念,在模糊分析中模糊数与模糊值函数的运算通常都是基于扩张原理的形式给出的,而模糊值函数的微分和积分也都是基于区间值函数的相应结果利用表现定理形式给出的。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对元素遍历某个条件所对应的全体结果进行运算,或取l遍历[0,1]所对应的全体结果的并运算。这种运算中的遍历过程给模糊分析理论的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使得操作无法进行。因此,需要寻找模糊数和模糊值函数运算的其它有效的表达方式。本文提出了模糊结构元的概念, 并研究了模糊结构元的性质,给出了模糊数的结构元表现定理。利用模糊数的结构元表现形式可以使模糊数的运算变成普通实数与模糊结构元之间的运算,使得过去必须依赖扩张原理和表现定理来刻画的模糊数运算变得更加简单与直观。模糊结构元理论与技术不仅仅为模糊分析计算的简化提供了工具,同时也为模糊分析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2002年05期 670-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具有外重域的双枝模糊决策模型

    刘刚,陈守煜

    首先给出具有外重域的非对称双枝模糊集的结构,提出以这种模糊集为基础的双枝模糊决策模型,详细论述了建模方法;然后给出决策中确定因素权重的二元对比方法;最后分析了模型的特性:双枝模糊决策存在定理,决策失效定理,双枝模糊决策挖洞原理和下枝决策的去余定理。具有外重域的双枝模糊决策模型是对工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类决策模式的理论分析结果。

    2002年05期 674-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Banach空间中积分-微分方程的周期边值问题

    宁伟

    考虑Banach空间中非线性积分-微分方程的周期边值问题u ′=f(t,u,Tu),u(0)=u(2π) ∈E。其中Tu=∫0t h(t,s)u(s)ds, h > 0,f∈C[J×E×E,E].利用抽象锥、推广了的比较定理和定义域与值域不同的非线性算子的不动点定理,构造出两个单调迭代序列,证明了Banach空间中非线性积分-徽分方程具有周期边值的最小值、最大解存在定理。

    2002年05期 678-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活性污泥法异常现象的探讨与控制

    陶贵青,杨艳萍,殷志祥

    针对国内外活性污泥法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对于低负荷、低溶解氧和高负荷两种情况,就污泥膨胀现象与污水水质及工艺运行条件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工程实践,对污泥膨胀现象采取相应措施,如药剂法、环境调控、代谢控制及补充元素和选择器等,使污泥异常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供从事设计和操作人员参考。

    2002年05期 68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阜新市道路交通噪声的调查与分析

    丛鑫,刘志斌,王而力

    伴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噪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现今噪声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造成噪声污染的原因有很多,道路交通却是影响范围最广的噪声源。因此在城市噪声控制中,道路交通噪声的控制也受到最优先的考虑。本文主要通过1996年以来阜新市道路交通噪声的调查,分析了阜新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成因和变化趋势,并提出了降低道路交通噪声的措施。

    2002年05期 684-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绿色技术创新策略及其选择

    王续良,崔家保,周勇

    详细阐述了企业实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说明实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四种战略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设计出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模型,最后结合个案进行实证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利用神经网络进行企业绿色创新战略选择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

    2002年05期 686-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