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然发火期研究

    刘剑;陈文胜;齐庆杰;

    针对中国现行的煤自然发火期确立方法存在的不足,运用热重分析仪器对不同煤样从常温到燃点之间的氧化热解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型函数分别对热重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煤炭氧化热解过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据此求出活化能和自然发火期,得出了利用活化能指标可以确定自然发火期的结论。

    2006年02期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矿井火灾下行风流逆转的突变动力学分析

    周福宝;王德明;

    为了寻求下行风流火灾的有效控制途径,应用突变理论推导了下行通风主干风路风流逆转的突变势函数,揭示出其逆转过程具有突变特征,分析了下行风流逆转具有的突跳、分叉、不可达、滞后、多模态等多种非线性特征,实验验证了下行风流逆转的突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下行风流逆转在跨越临界点时具有突跳特征,巷道风量维持较高数值时仍具有随时逆转的可能性。研究结论初步突破了对传统的风流逆转过程的认识,有助于寻求下行风流火灾的有效控制途径。

    2006年02期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利用覆岩移动特性实现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

    夏红春;程远平;柳继平;

    为了实现高瓦斯煤层群条件下煤与瓦斯的安全高效共采,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的采动效应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开采使覆岩产生不同程度的卸压,煤体产生膨胀变形,生成大量的次生裂隙,从而导致煤体的透气性增加,为远程卸压瓦斯的抽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覆岩的水平应力分布也发生了改变,由原始的水平压应力变为拉应力,从而导致了水平位移的产生,在该位置形成丰富的竖向裂隙,为瓦斯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在高瓦斯煤层群条件下,可以通过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有效的瓦斯抽放方法,实现煤与瓦斯两种资源的安全高效共采。

    2006年02期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矿体地下连续开采顶板崩落相似模拟试验

    王进学;王家臣;董卫军;陈忠辉;

    为解决大规模地下贫矿体连续开采存在的顶板安全管理问题,通过相似模拟材料试验,对复杂充填体下大型贫矿体的地下连续开采进行了研究,包括矿体安全顶板的自然崩落性和顶板人工诱导崩落的时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安全顶板自然崩落性差,采用顶板人工诱导崩落技术,实施合理的采、放顺序,可以保证矿体的安全回采,为地下矿体连续回采和顶板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6年02期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预制定向裂纹水力压裂延伸数值模拟

    孙可明;崔虎;李成全;

    针对目前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对水力压裂裂纹的动态扩展的方向、路径、范围等动态参数研究较少的客观现实以及预制定向裂纹后水力压裂延伸规律的实际工程需要,建立了裂纹失稳扩展判据及其水力压裂裂纹延伸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较系统地研究了固井质量完好条件下预制不同方向裂纹在水力压裂过程中的裂纹延伸规律;固井质量不好的条件下,压裂液将会在水泥套筒与井壁之间流动,裂纹将在垂直于最小主应力的方向上形成两条裂纹,而不是在预制的方向上起裂,这些问题的研究对完善我国水力压裂技术理论和提高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水平有重要意义。

    2006年02期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基于终端受限的矿区集配站列车排队模型

    余静;汤希峰;才庆祥;

    为了描述列车在集配站排队的实际作业过程,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排队论理论,建立了基于列车出发终端受限的排队网络优化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和比较,结果显示集配站有65.35%的出矿列车出发受限,需要在集配站继续排队等待。实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基于终端受限的矿区集配站列车排队模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用性。

    2006年02期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条带开采中巷道的变形规律

    高玮;

    为了揭示条带开采下巷道的特殊变形规律,通过某矿一条条带开采巷道的顶底板及两帮闭合变形的实测结果,结合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的结果,采用最新的岩层移动理论——关键层理论及一般矿压分析理论——顶板回转理论等对现场监测及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前人未曾揭示的规律,条采巷道闭合变形将出现两个极值,其距离大于普通开采巷道,因此,巷道应在前方峰值压力第二次采动影响时加强支护。这些都可对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重要参考。

    2006年02期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更新探讨

    夏春林;马书英;王朝辉;

    针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中存在的技术单一落后、缺乏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等问题,从城市地理信息更新的需要出发,采用对比分析与系统设计的方法,阐述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的数据源、更新模式与数据安全性等问题,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更新策略。将对相关单位的数据生产与管理有借鉴意义,以利信息的现势性维护与可持续利用。

    2006年02期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吐哈盆地早侏罗世八道湾组古环境与聚煤作用分析

    邵龙义;刘天绩;冉茂云;罗忠;鲁静;

    对吐哈盆地以粗碎屑岩含煤为特征的八道湾组进行了沉积环境和聚煤作用分析,编制了各种单因素图件及古地理图。识别出盆地内来自北侧和南侧物源区的多个三角洲朵体,其中在台北凹陷西部发育的吐鲁番—七泉湖三角洲是一个典型的来自南部物源区的大型三角洲,它控制了台北凹陷西部的相带及煤层展布。盆地内煤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间湾和下三角洲平原以及冲积平原岸后的沼泽环境,这里一般有中等的沉降幅度并且陆源碎屑供给受到限制。

    2006年02期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考虑瓦斯影响的煤层冲击地压钻屑量指标研究

    崔乃鑫;李忠华;潘一山;

    对于含瓦斯煤层实施钻屑法必须考虑瓦斯的影响。考虑瓦斯的影响和煤体损伤特性,经理论推导得到了含瓦斯煤层检测冲击地压的钻屑量指标,并结合阜新五龙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验证。单位长度钻屑量危险指标与煤的密度成正比,与成孔直径的平方成正比,随弹性模量增大而减小,随抗压强度增大而增加,随瓦斯压力增大而增加,随孔隙增加而减小。

    2006年02期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煤柱塑性区的弹粘塑性理论分析

    徐思朋;茅献彪;张东升;

    为评价煤柱的长期强度和长期稳定性,以弹粘塑性理论和统一强度理论为基础,结合煤柱应变软化的概念,对煤柱塑性区进行了专门探讨,得到了煤柱弹性区和粘塑性区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以及粘塑性区宽度的理论公式。分析了界面摩擦角、煤柱抗压强度、煤柱高度、覆岩压力、屈服准则的选取等因素对粘塑性区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得到了理论解释。此外还探讨了开采时所需留设的合理煤柱尺寸,并给出了开采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6年02期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岩石超声波检测信号的小波分析

    张晓春;胡彩雯;任敦亮;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岩石超声检测信号,了解岩石内部结构特性和物理力学特性。建立了岩石超声测试实验系统,并进行多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可以对指定频带和时间段内的信号成分进行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可以准确地抓住瞬变信号的特性,对频率成分采用逐渐精细的时域或空域取样步长,从而聚焦到信号的任意细节。完整岩石试样超声检测信号及其小波变换波谱比较规则,无复杂变化,但反射波衰减较快。不同岩性的岩石,其超声波检测信号无明显差别,其小波变换却不相同,这差异是由于岩石的细观组构不同造成的。小波变换波谱反映了岩石节理、裂隙等岩石的完整程度。

    2006年02期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弹性Timoshenko梁的动力学大挠度问题及应用

    张燕;余占奎;

    对于几何非线性物理线性的Timoshenko梁,引入截面参量,应用Hamilton原理导出了非线性动力学偏微分方程组及广义边界条件。无量纲化后在其平凡解附近展成线性偏微分方程,并以简支梁为例与Bernoulli-Euler的初等假设理论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长细比对梁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应用软土隧道的数值计算,分析了结构动态实验参数与两种理论值的关系。

    2006年02期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爆破振动频率影响因素分析

    李孝林;王少雄;高怀树;

    为了分析影响爆破振动频率的各个因素,为结构物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通过现场爆破振动测试,结合实际分析了频率在爆破振动中的作用,并分析了结构物爆破振动响应的频谱特性,发现爆炸能量、起爆段数、距离以及传播介质对爆破振动频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爆破振动频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在爆破振动的测试分析中应充分注意到爆破条件和测试条件的变化。

    2006年02期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考虑体积质量变化时非饱和土的土压力系数

    李顺群;陈淮;刘华新;刘猛;

    利用非饱和土的双应力状态变量表示方法,各向同性和线弹性非饱和土的本构方程以及饱和度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非饱和土在考虑基质吸力和体积质量沿深度变化时的静止﹑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系数表达式。通过数值积分求出了考虑不同因素作用时的三种土压力系数,并得到以下一些结论:非饱和土的土压力系数不仅与相应的饱和土参数有关,还与深度和基质吸力的分布有关;压力系数在较浅处一般较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三种系数均有在一定深度范围内为零即在地面产生裂缝的可能,主动情况下裂缝深度最大;基质吸力沿深度线性减小时的土压力系数最接近饱和时的土压力系数,且基质吸力减小的越快,两种压力系数越接近。

    2006年02期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掺合料品种与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周梅;刘睿;郭彦霜;

    基于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大多是单掺或双掺,利用均匀设计采用多种复合掺,研究不同品种和不同用量的矿物质超细粉复合作用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配比组合为水泥:磨细矿渣:粉煤灰:硅灰:膨胀剂=3:1:1:0.2:0.02时,塌落度超过130 mm,7d、28d、56d劈拉及抗压强度分别达到5.5/45.55 MPa、7.7/71.05 MPa、8.3/88.8 MPa。研究中利用SPSS软件中的逐步回归分析法和MATLAB中的优化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与预测。

    2006年02期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酸性气体作用下服役结构的时变可靠度

    李艺;林勇;赵文;

    鉴于现阶段酸性气体作用对受力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研究的匮乏,采用数值计算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酸性侵蚀气体对服役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影响,给出了混凝土中和高度、混凝土损伤高度和截面尺寸的时变规律及其与时变可靠度指标的关系。并与一般大气环境条件对比,得到了酸性侵蚀介质对受力混凝土结构产生加剧腐蚀的定量结论。对侵蚀介质环境下的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建设性理论指导。

    2006年02期 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橡胶隔震支座竖向性能试验研究

    韩强;刘文光;杜修力;赵建锋;

    为了全面评价隔震橡胶支座的竖向性能,特别是在压缩剪切变形状态下的竖向性能,对铅芯橡胶支座和天然橡胶支座的竖向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这两种隔震支座在压缩剪切变形状态下偏压竖向刚度以及竖向变形量等特性。结果是随着剪切变形的增加,隔震橡胶支座的竖向刚度逐渐减小;由剪切变形和竖向压力产生的竖向沉降量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全面评价橡胶隔震支座特性时,单纯压缩竖向刚度不足以全面反应橡胶隔震支座的竖向压缩性能,

    2006年02期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构造板独立基础地基反力测试

    李纯;朱浮声;

    针对构造板独立基础地基反力的分配情况不明确,设计该种基础较为困难,进行了工程实测,掌握了第一手动态监测数据,确定出地基反力分配比的实测值和该种基础基底压力的空间变化特点及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构造底板能承担30%左右的上部载荷,地基反力分配比应根据最不利组合原则选取。确定地基反力分配比范围以后还可以找出上部载荷与基础内力的相关性,从而为构造板独立基础的设计提供了直接参考依据。

    2006年02期 2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博弈论在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刘志斌;马元吉;邵立南;

    针对建筑工地的夜间施工噪声问题,建立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监督博弈模型,并用博弈论分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检查中的行为特点及其关系,讨论了现有的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监管力度,得出了监管力度和惩罚尺度与检查概率和夜间施工概率的关系。通过讨论认为对小的施工单位的检查力度要加大,对违规单位的处罚力度要大,并应将部分罚款作为环境监管部门的奖金和补助。

    2006年02期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新型三相四线制串级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郑有根;张莲;彭诗迪;

    以提高串级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为目的,利用软件包SIMULINK以电气原理图为基础,以一种类似于电路绘制的建模方式,仿真研究了一种新型三相四线制串级调速系统。对该系统的逆变桥的特点、触发脉冲的规律进行了论述。对其特有的逆变桥、触发器通过子系统封装的方式定制和创建自己的模块,仿真研究了其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仿真研究了新型三相四线制串级调速系统的速度调节、主回路的相关波形、在不同转速下新型三相四线制串级调速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功率因数较普通串级调速系统有明显的提高。

    2006年02期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组SOC的神经网络估计

    邱纲;陈勇;

    针对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SOC受充放电率、放电历程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方法很难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对电池组SOC进行研究,在对动力电池组进行不同工况充放电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池组的神经网络仿真模型。并分别采用电流输入,电压和电压梯度输入进行了仿真,实现了对电池组SOC的估计。与实验结果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2006年02期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汽车自动巡航系统智能控制策略

    张志远;万沛霖;

    为了在汽车巡航控制中实现车距控制,在汽车模型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基本控制策略和利用神经元修正的车距智能控制的方案,并设计了模糊控制和单神经元的控制策略,以基本的模糊控制和神经元修正模块组成车距控制控制器,根据汽车行驶的目标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偏差和速度大小来调整控制参数,采用神经元控制对模糊决策得出的输出控制量进行加权修正。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智能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6年02期 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基于暂态波形鉴别的异步电机综合保护

    王涛;唐保国;乔和;

    针对目前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存在问题,对电机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异步电机保护方案。该方案结合对称分量法,对异步电机保护的差分、傅氏算法和半波积分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微机保护算法模型,提出了基于暂态波形鉴别的起动与堵转保护判据,并对软件构成进行了分析,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微机式异步电机综合保护方案。通过动模实验,说明该保护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故障类型判别,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06年02期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牙轮钻机变频调速

    魏丽君;王英博;吕国庆;

    针对目前矿山设备牙轮钻机的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对牙轮钻机的调速系统的改造方案,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系统替代滑差电机调速,应用PLC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对改造过程作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通过现场实验表明,调速特性得到明显改善,电机速度控制平稳,调速宽度大,钻孔进度有大幅度提高。

    2006年02期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列车对矩形隧道电磁波传输影响带脊波导分析

    孙继平;张宏炜;

    为求解矩形正脊波导的截止频率问题,把求解矿井隧道中存在列车时的电磁波传播特性问题归结为求解矩形正脊波导截止频率的问题。由矩形正脊波导中主模TE10波模的分布结构特征,用准静态方法近似的计算出等效电容和等效电感,从而计算出谐振频率,也就是矩形正脊波导的截止频率。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了矿井中列车的位置、高度和宽度对截止频率的影响。

    2006年02期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基于无线的EPA通信模型

    王军;王宏;徐皑冬;周侗;

    针对基于EPA标准的无线和有线网段的无缝集成问题,探讨了EPA中基于无线的通信模型,即符合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和蓝牙标准的无线EPA设备与有线(以太网)EPA设备的通信模型。通过对EPA设备间的通信过程的分析,总结出有线与无线设备之间通信的两类调度管理思想及特点。通过对演示系统的测试,验证了该通信模型能较有效地完成EPA无线设备与有线设备之间的通信。

    2006年02期 246-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基于ADO.NET的ASP.NET页面程序

    李昕;常革新;崔杰;

    为了证明ADO.NET是一个全新理念的版本,并不是为适应.NET基础构造而进行改进的版本的目的,对ADO和ADO.NET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介绍了ADO.NET在.NET中进行数据访问、数据读取的方法,以及DataSet,DataTable,and Recordset在ADO.NET中的具体实现。实例给出了一个基于ADO.NET的显示可更新数据表的ASP.NET页面程序,结果表明使数据库的访问更加方便,在非连接数据处理和XML应用中效果显著。

    2006年02期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基于ASP的网络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郑惠生;宋秀琴;郝长胜;

    为了实现校园学生信息管理的网络化,以ASP技术为基础,使用VBScript为脚本语言,进行网络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通过数据库设计与建立,实现了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使用ADO来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连接,用ASP技术,进行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同时对未来学校学生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6年02期 2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基于PL/SQL的粗糙集分类算法研究

    邢长征;杨冬庆;李秀华;

    为改进数据分类的效果,基于粗糙集理论实现数据分类和规则推理的基本原理,利用粗糙集理论中核及决策类覆盖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在数据集中发现没有冗余属性的最小归纳依赖关系,简化带有不相容规则的决策系统的数据挖掘算法。通过PL/SQL演示了挖掘分类规则的过程,结果表明基于粗糙集分类算法的有效性。

    2006年02期 25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机械设备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曹国强;包明宇;高霁;

    针对可靠性指标的考核在保证机械产品精度、性能、使用寿命中的重要性,建立机械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的典型模型。从可靠性指标、可靠性考核等方面阐述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因素,给出了考核指标体系及选取原则,建立了考核模型,并给出了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给出了模糊综合评价示例,为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2006年02期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负载型Ca掺杂TiO_2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孙彤;翟玉春;马培华;

    选用表面多孔的陶瓷颗粒为载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负载型Ca掺杂TiO2光催化材料,以样品对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性能为评价指标,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光催化降解体系中罗丹明B的质量浓度相对于负载型Ca掺杂TiO2光催化材料上的催化活性中心浓度很高,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达饱和状态,反应速度完全由催化剂表面的电子和空穴的数量决定,样品对水中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严格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煅烧使Ca掺入TiO2晶体,引起晶格膨胀,掺杂Ca的样品在500℃煅烧0.5 h后光催化性能提高2倍以上。

    2006年02期 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线条痕迹检验中的应用

    景畅;王炳成;任朝晖;

    应用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和信息融合思想,经对两种不同类型枪支所发射同一型号子弹上磨损线条状痕迹数据提取特征后,用特征小波包维数和磨损痕迹中坡膛痕迹尺度参数作为样本数据的因子分量,建立了较为理想的SVM分类模型,以此SVM分类模型实现了对磨损线条状痕迹的分类识别。研究表明:采用参数融合要比使用单一参数更有利于分类识别,并能提高分类识别率。

    2006年02期 2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基于BOM的拆卸过程管理

    庄新村;吴瑜;顾瑾;李从心;

    针对制造业对于产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对面向拆卸设计、面向回收设计要求的日益迫切。通过以产品BOM(bill of material)为主线,将拆卸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组织,并与企业其它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利用集成系统有效地分析、管理这些信息,为产品回收再生的控制提供依据,并为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分析数据。该系统管理过程对于制造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06年02期 2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在线拍卖商品推荐

    李雪峰;刘鲁;张曌;

    随着在线拍卖的迅速发展,网站的用户数和商品数急剧增加,使得信息过载和如何提高客户忠诚度的问题凸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方法,对用户在拍卖网站的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偏好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向量空间的用户偏好模型和拍卖商品模型,然后利用内容过滤技术进行拍卖商品的个性化推荐。研究结果表明,买者偏好模型的权重矩阵形式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的向量表示形式,全面地表示了买者的偏好。研究使得目前拍卖网站的推荐手段更加丰富,提高了推荐的个性化、智能化程度。

    2006年02期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需求连续随机的库存模型改进

    题正义;郑九龙;张仕伟;

    为了弥补传统的需求连续随机库存策略模型忽略已售商品的库存管理费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误差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库存模型,运用经济学规律对库存模型进行处理,采用微积分方法求解模型,得到简洁的库存模型公式。通过实例分析,论证了改进模型的科学性和在库存管理上的经济价值。改进模型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取代原模型公式,在供应链管理中有很强的适用性。

    2006年02期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互联网骨干网互联决策分析

    石文华;杨庆丰;

    为了分析两个互联网骨干网运营商(IBP:Internet Backbone Provider)在互联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文章建立了一个合作博弈模型来分析他们的互联决策,决策是建立在厂商利润最大化基础上的,在合作博弈情况下两个IBP选择互联质量追求联合利润最大化,这个合作博弈模型的结论不仅适用于互联网中两个IBP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之间的互联决策,而且适用于IBP和ISP之间以及其他具有网络外部性产业中的两个厂商的互联决策。

    2006年02期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在人工快滤系统中的去除

    郭伟;李培军;尹炜;李海波;许华夏;

    为了研究了人工快滤系统对生活污水中LAS的去除效果。运用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快滤系统对LAS具有较强的净化功能;在小于100mg/L范围内,人工快滤系统对LAS的去除率达到94%以上。LAS的去除率随着进水中LAS的质量浓度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去除LAS为目的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适宜的土层深度为40~100cm。但对于LAS的去除机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006年02期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喷雾法合成气体水合物的实验研究

    赵建忠;赵阳升;石定贤;

    为了寻求一种高效的气体水合物生产方式,提出了利用喷雾喷嘴高度分散液相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在不同的压力与表面活性剂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并结合晶体化学方法分析了喷射方式生成气体水合物的机理,验证了这种方式能够克服工业规模下水合物储存气局限性,将促进气体水合物储气应用技术的发展。

    2006年02期 28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研究

    康志勤;赵建忠;赵阳升;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结合青藏高原冻土带下水合物的特点,运用水合物生成相平衡原理,预测了基于0.04℃/a升温梯度背景下的青藏高原冻土带水合物的稳定性。预测结果显示:温室效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和冻土层剖面压力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水合物的分布和稳定性,造成冻土带水合物的分解释放出大量CH4强烈温室效应气体,从而对高原环境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

    2006年02期 290-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刘方明;郝伟;姜勇;

    通过田间小区取样,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人工固沙林0~50 cm土层在0、5、10、22年的时间序列上土壤有机碳动态。结果表明,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随小叶锦鸡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小叶锦鸡儿5年处理与0年处理在0~50 cm深度有机碳储量差异不显著;5~10年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快速增加,10~22年处理增加速度相对趋缓。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小叶锦鸡儿人工林是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林业工程措施。

    2006年02期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温度与土壤含水量对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影响

    林丽莎;韩士杰;王淼;王跃思;

    采用静态封闭箱式技术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CO2的排放通量进行一年的观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了土壤CO2排放速率与8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5 cm温度和0-2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体积比)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呼吸与温度和含水量分别表现出幂函数和指数关系。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显著影响土壤呼吸的变化。当土壤含水量(体积百分比)大于25%时,土壤呼吸Q10值从1.14(含水量<25%)降低到1.09(含水量>25%)。在土壤含水量固定不变时,土壤温度能反映土壤呼吸的86%的变化。当土壤温度固定不变时,土壤含水量能反映土壤呼吸的32%的变化。建立土壤呼吸温度幂函数和含水量指数关系的非线性双因子模型。温度和水分双因子土壤呼吸模型能反映森林土壤呼吸的91%的时空变化。土壤呼吸温度和水分双因子模型估算的年土壤CO2排放通量比土壤呼吸Q10幂函数模型估算值高11%。

    2006年02期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阜新矿区矸石废弃地立地质量的研究

    吴祥云;孙广树;卢慧;王晓娇;

    为了提高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效果,通过典型抽样方法对矿区废弃地立地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阜新矿区废弃分为矸石山和排土场两大类型。随着停止排矸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状逐渐改善。根据停止排矸年限将矸石山分为四种立地类型:停止排矸7年以内为Ⅰ类,7~15年为Ⅱ类,15~25年为Ⅲ类,25年以上为Ⅳ类。不同类型废弃地具有不同的生态重建途径,除Ⅰ类矸石山不能造林外,其他类型都可进行造林,但受立地质量影响,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差异。研究成果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6年02期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可拓方法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研究

    陈秋计;刘昌华;谢宏全;王永平;

    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可拓方法的土地复垦相关描述,然后提出了基于可拓的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勉强适宜,与实际相符,表明了可拓方法在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可行性.该方法不仅可以克服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可对参评因子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提高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精度。

    2006年02期 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矿区环境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孙玉峰;

    以研究复杂问题和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系统动力学为手段,把矿区环境系统分成固体废物、水和大气三部分,建立了矿区环境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以某矿区为例进行了历史检验和动态仿真与预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和可信的,能够充分代表现实的矿区环境系统。该模型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2006年02期 308-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太湖水质指标因子分析

    左一鸣;崔广柏;顾令宇;冯健;

    采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方法,对太湖11个监测站CODMN、BOD5、DO、NH4N、NO2、NO3、TP、TN、PO4等9个水质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探索其相关关系,为水资源规划、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占总方差87.261%的两个因子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经分析两个因子的物理含义分别为富营养化因子和耗氧量因子。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方法能真实、准确分析出太湖各站各水质指标的内在关系。

    2006年02期 31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基于智能因素的比特串生态演化模型

    吕明海;贺丽萍;

    用两个并行的基因串可以描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智能水平,基因串的表示形式类似于Penna模型中的Bit-String,对Verhulst因子(通常用来控制由于疾病、达到最大年龄或由于环境压力导致的死亡率)进行了修正,考虑了智能水平对其适应环境能力的影响,利用一个参数S来表示其影响程度。因参数S可能会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模拟S变化对种群规模、种群平均年龄以及种群平均智力水平等的影响。得到的结果显示出种群规模与S的关系是Power law,而种群平均年龄以及种群平均智力水平与S的关系是线性的。

    2006年02期 315-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关联规则挖掘的算法分析

    李晓毅;徐兆棣;

    在分析了关联规则挖掘的算法后,将其应用于某高校科技论文数据库中,挖掘高校教师各职称成次、学历成次与所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档次间的关联规则,掘出该校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教授中,在一个聘期内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数量为8篇的支持度为15﹪的置信度是77﹪等六项强规则。挖掘所得的规则为人事科研部门进行职称考核、评聘、科研管理等工作提供数量依据,便于量化管理。

    2006年02期 318-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