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数字煤矿建设的几个问题

    杨文府;田忠斌;张阳芳;

    针对数字煤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控制测量、矢量数据、信息系统等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地心坐标系必要,指出了矢量地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预示了数字煤矿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煤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生产单位和矿方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科学合理建设。研究结论突破了对传统的生产模式的认识,有助于新的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有效地推动我国数字煤矿的进程。

    2006年S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简介

    2006年S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煤炭转运型物流节点的可靠性研究

    余静;

    为了揭示作为煤炭转运型物流节点的路矿交接站作业过程的可靠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可靠性理论,建立了评价交接站交接作业过程的可靠性模型,并进行了作业可靠性的分析与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交接站作为煤炭转运型物流节点,其作业可靠性受到国铁的影响,超时交接等待现象普遍。研究结论对采用铁路运输的路矿交接站均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分析交接延误的规律性和提高交接作业的可靠性。

    2006年S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矿山安全检查博弈分析

    吴东旭;刘剑;

    针对检查单位需要考虑检查的成本而不能随时检查矿山企业,而矿山企业有时会为了利益不惜在不合格的生产条件下作业,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的问题。应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建立矿山安全检查中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研究双方的策略选择过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贝叶斯均衡,并对检查单位和矿山企业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得出检查单位要不断降低检查成本严格检查矿山企业的作业条件,以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使双方达到均衡的结论。

    2006年S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对晋华宫矿870大巷贯通工程的技术分析

    孙金礼;徐广翔;

    针对大型巷道贯通工程,测量精度要求高,测量误差积累大等特点,就如何减小测量误差,提高贯通精度这一问题,以同煤集团晋华宫矿870水平大巷贯通测量为例,讨论了建立地面专用控制网和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精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贯通后的测量成果数据,分析了影响贯通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削弱误差的方法;并对导线边两项投影改正误差的影响和测距三角高程能否代替井下一级水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有效方法。

    2006年S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苏大勇;耿继原;耿志超;

    针对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阐述了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对策与措施。通过阐述与分析,认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调、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应建立一个完整的危险化学安全管理体系。

    2006年S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基于马尔可夫矩阵模型的企业集群状态预测

    徐君;李莉;

    为使政府能够正确地引导本地资源在企业集群中的配置方向,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出一种新的预测决策方法——马尔可夫系统状态概率矩阵法。结合应用实例,阐述了建立转移概率矩阵的方法,讨论了如何根据企业集群市场状态,预测其中各企业未来分布趋势、分布状态以及市场占有率的过程。最后,研究了集群中企业占有率的平衡状态以及政府据此进行政策调整的基本手段。该研究可为政府制定企业集群发展战略和市场调节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方法上的指导。

    2006年S1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TBM与常规法隧道施工方案选择系统

    宋天田;薛继洪;

    为了使长大隧道施工方案合理,提出并建立了隧道施工方案选择系统。该系统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目标、准则、指标、方案的四层的层次结构模型。以与隧道施工相关的各项因素为评判指标,采用专家法对各指标评判,构造出模糊判断矩阵,在此基础上得到各指标归一化权重。采用该法对某工程实例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优选性。

    2006年S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霍林河南露天矿合理炮孔邻近系数的试验分析

    李亚军;张志文;苏大勇;

    为了揭示炮孔临近系数对爆破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霍林河南露天矿深孔松动爆破效果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炮孔邻近系数对爆破质量的影响关系,研究结论给出了霍林河南露天矿岩石爆破炮孔邻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爆破作业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爆破质量。

    2006年S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潮湿细粒煤在筛面上的粘附机理

    焦红光;黄定国;马娇;赵跃民;

    潮湿细粒煤炭的粘附现象是导致筛分过程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筛分作业中潮湿细粒煤的团聚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外在水分在颗粒之间以及颗粒同筛面之间形成的液桥是造成筛分过程恶化的首要因素。在相关液桥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潮湿细粒物料的粘附模型并对粘附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潮湿细粒煤筛分过程中粘附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些方法有助于相关筛分设备的设计和应用。

    2006年S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海州露天矿气象因素滑坡灾害成因分析及预报

    朝柯;吴昊;白晨曦;

    为了揭示降水对露天矿滑坡的影响规律,在对滑坡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海州露天矿近50年的滑坡灾害资料和实况气象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因气象因素导致滑坡灾害的触发机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临界滑坡预报模型。采用该模型进行滑坡时间预报,结果理想,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用性。

    2006年S1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综放回采巷道护巷煤柱合理宽度分析

    杨科;王颂华;王树全;

    针对较薄厚煤层综放开采留煤柱护巷回采巷道围岩大变形、难支护的特点,基于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分析得出的煤柱合理宽度计算式,以谢桥矿1151(3)综放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分析护巷煤柱宽度合理留设的影响因素及相互间的力学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支护阻力、优化支护参数、加大采空侧对煤柱的侧向约束力是提高巷道围岩和煤柱整体承载能力、保证巷道整体稳定性的有效途径。研究成果为类似条件综放开采留煤柱护巷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6年S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模糊灰色信息差异理论评价

    盛玉学;秦书玉;

    针对影响矿井通风系统质量各种因素因素,采用模糊灰色信息差异理论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专家打分评价时,某定性指标在不同的通风系统之间产生的差异可能很小。这种微小差异影响了评价效果和准确性,为克服这种微小差异对评价效果的不良影响,在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矿井通风系统质量优劣时,引进灰色理论中的差异信息原理扩大信息的差异性。通过实例分析,灰色差异理论的引进提高了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评价效果。

    2006年S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信息系统开发

    李胜;张宏伟;

    煤与瓦斯突出复杂的矿井动力现象,在GIS技术支持下,研究矿井地质构造、煤体结构特征以及应力场等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及相互间的关系,瓦斯空间分布状况及与灾害危险程度的关系。应用多种预测方法、指标和技术,开发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管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系统在淮南矿区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2006年S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基于序列图像的相似材料模型变形测量

    杨化超;于瑞鹏;刘超;曹福;

    针对传统模型观测方法中存在的缺点,提出利用基于非量测数字相机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相似材料模型变形测量。推导了利用二维直接线性变换分解相机内外方位元素初值的实用算法,利用最小二乘影像匹配对控制格网点和变形标志点进行高精度定位。结合自检校光束法平差进行变形标志点坐标的高精度解算。利用模型模拟开采不同时刻的序列立体影像像对的解算结果,完成相似材料模型的变形测量和实时位移分析。试验得出变形标志点的平面测定精度高于±1mm。可以满足本次试验条件下相似材料模型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2006年S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GPS参考站系统误差近实时估算方法

    罗孝文;欧吉坤;袁运斌;王爱生;

    针对网络RTK技术中系统误差(主要包括残余的电离层与对流层及轨道误差等)的估算问题。提出一种近实时计算系统误差的方法。新方法采取两项措施,1)将经过双差电离层无关组合的码与相邻历元相位差值作为基本观测量;2)把系统误差当作待估参数,结合中长基线参考站已知坐标的先验信息,利用Tikhonov正则化原理和选权拟合方法,求解出系统误差。以1条中长基线的实测数据为例,新方法用2个历元数据就求解系统误差。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快速、使用方便等特点。

    2006年S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面向GIS的大比例尺测图

    邢锐;石金峰;

    为了解决大比例尺GIS系统数据输入中存在的效率与精度较低的问题,采用面向GIS的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介绍了几种数字测图的方法,有全站仪数字测图法、摄影测量数字测图法、机载激光扫描测图系统、机动测图系统,并总结了为满足GIS的数据要求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阶段应当要注意的问题,以满足面向GIS大比例尺测图系统对数据准确性及现势性的要求。

    2006年S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基于AO空间参照系统的开发

    张正鹏;武文波;卜丽静;

    针对非专业人员在地理信息软件中设定空间参照系统有一定的难度这一问题,利用AO高级组件开发技术,以我国目前常用的地图投影坐标系为例,提出在ArcMap下将AO组件开发技术和VBA有效结合,并实现了多个空间参照系统之间的转换。实验表明:运用此程序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设定空间参照系统,减少操作人员难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06年S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顾及变形特征的栅格影像几何纠正方法

    赵泉华;宋伟东;鲍勇;

    针对扫描得到的栅格影像存在着变形误差问题,采用数学建模方法进行研究,把地图中的公里格网点作为控制点,通过影像整体几何纠正,得到各控制点的变形矢量数据,在此数据基础上实现了地图影像变形特征的可视化;提出了顾及变形特征的选择性构造狄洛尼三角网的影像分块纠正方法,并编程予以实现。实验证明该方法充分顾及影像的形变特征,克服了传统分块纠正方法的缺点,并提高了纠正速度。

    2006年S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基于IMAGIS的虚拟胶州系统的建立

    郑艳;王家海;李春燕;

    针对在IMAGIS软件环境下设计和实现虚拟胶州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总结了建立虚拟现实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虚拟胶州系统的总体设计路线,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处理与入库方法,空间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飞行电影的制作与录制方法。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城市的三维浏览、规划管理和对外宣传,为用户提供动态浏览、动画输出、影像输出及数据的实时更新与维护等多种功能。

    2006年S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基于Oracle Spatial、GML和SVG的WebGIS研究

    张海东;王家海;

    为了解决当今WebGIS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采用OracleSpatial作为空间数据库、GML作为传输数据格式及用SVG技术进行发布来开发WebGIS的优点,介绍了JAVA与OracleSpatial之间的接口和访问方法、XML文档之间的转换技术。然后构造一个WebGIS模型系统,该模型系统提供了空间数据的海量存储和高效的查询机制、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结论对WebGIS的高效运行有一定的意义。

    2006年S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栅格图象变形可视化方法

    鲍勇;徐爱功;赵泉华;

    针对纸质地图经过扫描得到栅格图象存在原图误差和扫描过程中产生的扫描误差而引起的变形,同时纠正后的栅格图象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变形误差的问题,采用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方法实现了栅格图象变形特征的可视化,直观明了的反映整幅图象的变形情况,同时对栅格图象的纠正效果提供了可视化的表示方法。

    2006年S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地学三维GIS可视化系统

    卜丽静;王家海;张正鹏;

    针对地学研究三维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分析已有的多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矿体的不规则性,采用ATP建模方法,具体研究并提出了三维GIS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OpenGL图形库实现地矿3D模型的可视化技术,从而方便地生成高真实感的三维图形,并对地质三维空间分析方面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能够为矿藏及各种地质现象描述提供科学的依据。

    2006年S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通用地理坐标转换类设计与实现

    李春燕;王家海;郑艳;

    为了解决地图制图中不同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的问题,采用构建通用地理坐标转换类方法,实现常用大地坐标系和平面投影坐标系之间在相同或不同参考椭球参数下的相互转换。介绍了大地坐标系及投影坐标系,对实现大地坐标系、投影坐标系的相互转换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探讨了通用地理坐标转换类设计和实现的优化方法,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该地理坐标转换类在实际的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

    2006年S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基于航测的GIS数据采集

    孙丽娜;王家海;陈爱学;

    为了将地理元数据应用在地图中,目前常用的几种采集数据的方法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地面测绘技术,GPS测量技术,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比较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不难看出遥感技术是精度最高的,但是它需要的技术含量也高,因此实践起来比较困难,然而正在向遥感方向发展的航测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精度,而且它的实用度强,目前已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

    2006年S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运用SOA理念构建面向服务的Web GIS

    王怀宝;王家海;

    为了解决当前WebGIS并发访问能力和系统异构兼容性不足等问题,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介绍了面向服务构架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分析了当今主流WebGIS局限性,提出了将SOA理念应用于WebGIS,运用开放的WebServices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诸如系统异构兼容性、系统集成、互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施构架的具体方案。结论对于WebGIS的高质构建,高效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6年S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影像的空间信息变化探测

    张立杰;裴亮;马书英;

    为了解决影像空间信息变化探测中自动化程度和正确率均较低的问题,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基于属性、基于区域和基于像元的探测方法的原理,并结合专业软件ArcGIS对上述方法进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动发现的基础上辅以GIS、影像处理技术以及交互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探测可以取得较高的探测精度和较快的探测方法。

    2006年S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GIS的非线性测量数据的误差处理及其应用

    冯尊德;宁伟;张永常;范勇;

    针对GIS数据应用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处理这一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最小二乘条件平差方法,给出了顾及泰勒二阶展开的基于空间数据随机误差的非线性条件平差模型,并结合算例将该方法与线性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加以比较,结果表明,当观测值与其平差值相近时,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条件平差可明显提高平差结果的精度,这对于解决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因源文件中图形间的相互作用而引入大量误差,从而导致不能将非线性条件方程直接线性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006年S1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基于SOA的电子政务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与实现

    刘纪平;陶坤旺;王亮;侯婧熠;

    为了满足电子政务对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并解决现存GIS软件的一些局限性,本文尝试把SOA技术引入到GIS领域,提出基于SOA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概念.设计了支持软件功能松偶合的基于SOA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架构,采用再工程技术对现存GIS系统进行了改造。最后,介绍了基于SOA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实验情况,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验证。

    2006年S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急倾斜煤层立面投影图绘制

    刘亚静;毛善君;郭达志;闫红圃;

    针对地质图件中急倾斜煤层尚未实现计算机绘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立面投影图绘制的数学模型,并且用VC++语言编制程序来实现了数字绘制急倾斜煤层立面投影图,不需要其它商业软件的支持。程序可以全面取代传统手工制图,它克服了手工制图的缺陷,可以准确、快捷地实现坐标投影变换等操作,能显示出不同水平的巷道、煤层走向、赋存等情况,为煤层的开采,巷道、工作面和石门的设计布置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2006年S1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基于遗传算法的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测量平差

    宁伟;张永常;陈志荣;欧吉坤;

    为了解决当前“数字地球”、“数字国家”、“数字城市”、“数字矿山”等数字化工程中广泛出现的具有多源、多维、多类型、多精度、动态和非线性等特点的测量数据的误差处理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类基于自然界生物进化基本法则而发展起来的新算法——遗传算法,在提出、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平差方法的同时,给出了遗传算子中选择、交叉、变异算子的设计,以及具体的算法步骤。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遗传算法是进行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具有全局最优化的有效方法,为广义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提供了又一新的思路。

    2006年S1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时态地籍探讨

    马书英;夏春林;张立杰;

    针对变更频繁、数量巨大、来源丰富的地籍信息,传统的地籍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这一现实问题,介绍了时态地籍目前主要的两种实现模型及时空数据的存储方式,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随机分单位基态修正模型和分量基态修正存储方式,以实现保存宗地变更的历史和实现宗地追溯查询。研究结果有助于与同行探讨。

    2006年S1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 GIS应用数据库设计方法

    苏里;朱庆伟;周丹卉;刘亚静;

    空间信息数据概念模型的建立和业务数据库结构设计是GIS应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最主要的两部分工作。能否选择恰当的数据概念模型和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法是数据库设计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二阶分析模式,一阶分析采用面向对象整体数据模型建立GIS数据库的底层空间数据模型,二阶分析采用语义对象模型设计出实用的数据库结构。并提出了用象形图结合UML的模型表达方式。并以具体实例验证了二阶分析模式及其表达方式的可行性。

    2006年S1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长城窝堡井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刘国兴;张振文;

    为了确定长城窝堡井田沉积类型及其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应用沉积学理论通过对长城窝堡井田区域地质、地层的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和煤系分布规律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确定了该地区为滨浅湖沉积类型及其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并为该井田煤层的赋存规律性的认识,开采方案的确定、储量挖潜等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根据这一成煤理论,推测了张强盆地内其它可能聚煤区域,为该区域煤炭资源进一步勘探提供了新的靶区。

    2006年S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层序地层学在松辽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应用

    孙钰;钟建华;李世银;李果营;周娟;

    为了揭示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综合钻井、测井、地震等各种资料,将坳陷期地层划为9个三级层序,其内部结构具有三分和二分两种。并分析了层序地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其中二分层序以下生上储型油藏组合为主,三分层序以上生下储型油藏组合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各级层序界面(层序边界、初泛面、最大湖泛面)与油气藏关系密切,其中初泛面控制着低位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最大湖泛面和层序边界控制着地层油气藏的形成。

    2006年S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三段煤层测井解译

    张辉;姜志刚;赵忠英;

    为查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三段煤层、煤种、煤质特征,并为本区煤层气资源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依据,作者应用煤田测井曲线解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百余口油田钻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系统总结了褐煤、烟煤、无烟煤在电阻率曲线、密度曲线、天然放射性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上的响应,并据之对煤层及其厚度进行了重新确定;进而指出本区的煤种主要为长焰煤、褐煤、其次为气煤;同时,根据天然放射性曲线解读的信息,得出从南向北煤的灰分具有逐渐增高的规律。

    2006年S1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垃圾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多场耦合问题

    薛强;梁冰;王惠芸;刘磊;

    填埋气体通过孔隙(或裂隙)介质向外界迁移和释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其运移受到周围环境的温度场、水分场和应力场变化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对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研究动态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多场耦合理论在填埋气体运移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填埋介质中气体的渗流促成了内部热能以对流的方式发生转移,导致了填埋体内温度场再分布;填埋体内温度场的变化,改变了填埋体的热物理性能及结构特征的变化,从而将会影响气体的渗流特性,即应力场和渗流场发生改变。同时,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006年S1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抚顺东泰社区滑坡浅析

    王建国;王来贵;朱新平;王振伟;

    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抚顺东泰社区滑坡机理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此次滑坡是降雨、地下水的变化以及其他外界动因素耦合作用所诱发的边坡失稳,根据建立的地下位移监测系统所测得的滑坡区域外重点部位的监测数据,给出了滑坡对其周边重点部位的影响程度、滑坡的发展趋势及滑坡治理建议措施。

    2006年S1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沉陷区内尾矿库变形预测

    刘成;王来贵;王凤江;

    为了判别在河北省范各庄煤矿沉陷区内建立尾矿库安全问题,对尾矿库变形进行预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应用FALC3D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将建立尾矿库前的沉陷变形及未来历年开采引起的预测变形与前期评估报告和现场勘探资料,表明用煤矸石作筑坝材料如不作加筋处理会产生较大位移,但对库区变形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符合工程极限变形要求,

    2006年S1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 夹层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的影响分析

    班凡生;高树生;单文文;

    为了研究夹层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的影响,根据小挠度的薄板弯曲模型,建立岩盐地层中夹层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进行动态模拟数值计算,分析夹层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形态和建腔周期的影响规律,同时给出了夹层的强度较核和断裂极限长度的求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岩盐储气库应选择在夹层数量尽量少而薄的地层条件下建设,有利于腔体形态的控制,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溶腔周期。

    2006年S1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水质耦合模型在农药对土壤包气带污染中应用

    王惠芸;梁冰;刘磊;薛涛;

    在综合考虑农药类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环境中的水动力弥散、吸附解吸及微生物降解等环境行为的前提下,建立土壤中农药类化学污染物迁移的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溶质在土壤固体骨架上非平衡吸附作用,并对农药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含水率、吸附速率和水动力弥散系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对农药类污染物质在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这对于定量化分析农药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性影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同时可为现场农药环境污染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2006年S1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受拉圆孔两侧裂纹扩展的EFG动态模拟

    郭瑞;陈章华;班怀国;

    简要介绍了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简称MLS)近似的无网格法,针对平面圆孔带有两侧对称裂纹在拉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问题,提出了无网格伽辽金算法,并对受拉圆孔两侧裂纹扩展的EFG动态模拟做了详细的实例分析。在断裂问题的基函数方面,给出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权函数对问题的求解效率和精度影响很大,给出了三种权函数结合的函数;通过算例,对有限元和无网格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权函数选取的合理性,无网格方法在求解断裂问题比有限元的有明显的优势。

    2006年S1期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防渗土料物理化学性质及分散性试验研究

    李振;邢义川;樊恒辉;

    为了解青海拟建的班多土石坝防渗心墙土料的分散性原因,通过碎块、双比重计、针孔、孔隙水可溶盐及交换性钠百分比等五种方法的土料分散性试验和化学试验,对土料进行了分散性鉴定。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土样中的粘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为主,蒙脱石含量较少;伊利土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使得伊利土象钠蒙脱土一样具有强分散性;pH值较高,使得土壤颗粒之间的净势能表现为斥力,这也促使土样土样产生分散性。土样中大量钠离子的存在及其pH值较高,使土样产生分散性的最主要的原因。

    2006年S1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结构初始损伤识别的随机弹性模量

    刘福顺;于广明;王卫英;刘延春;

    为进一步借助环境激励条件识别结构损伤,导出了求解未损伤结构与损伤结构随机弹性模量的方程。该方法从特征值问题出发,视泊松比参数、弹性模量参数分别为常量与随机变量,并结合结构的有限单元模型以及实测数据。通过引入结构单元损伤因子,对结构的初始损伤进行识别。该方法既可精确评价结构的初始损伤程度,也可初步估计初始损伤的位置,为结构损伤自动识别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6年S1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大跨斜拉桥车桥振动简化算法及在ANSYS中实现

    李岩;盛洪飞;黄新艺;

    基于ANSYS的二次开发功能,考虑结构的初始应力效应和几何非线性因素,提出了一种大跨斜拉桥车桥振动分析的简化方法,给出了运用APDL(ANSYSParametricDesignLanguage)语言编制分析程序的步骤和过程。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简化了大跨斜拉桥车桥振动分析过程,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应用,可为其他类型大跨桥梁车桥振动分析提供参考。

    2006年S1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 免振捣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神经网络预测

    王锦力;殷志祥;周明伟;

    为了解决免振捣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问题,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免振捣粉煤灰混凝土不同配合比训练网络预测其抗压强度,对于BP网络的隐层节点属于不确定层,采用三层结构的BP网络.但隐含单员个数仍未知。在实验过程中将隐含层的神经单元个数作为一个参数试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隐层节点数目对预测精度有较大影响。通过分析得出采用BP神经网络对免振捣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是可行的。

    2006年S1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长弯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合龙施工技术

    朱志;刘晖;姬晨鸣;

    合龙段施工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全桥的受力和线形状况。以长弯大桥主桥合龙段的施工为工程背景,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合龙段施工中合理选择合龙顺序、合龙时间,采取控制施工混凝土配合比、设置配重、认真控制两个重点施工阶段的施工气温等多项有效的技术措施,通过对合龙段各施工环节的施工控制,可以保证桥梁上部构造线形顺畅,内力分配和传递合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为类似桥梁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资料。

    2006年S1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谈小区的智能化

    巩玉发;芦伟;

    在智能生态成为当今国际上建筑发展的总趋势的前提下,针对国内智能住宅的设计现状,本着以人为本的观点,从智能社区产生的背景、发展概况、智能社区优于智能大厦的功能(周到及时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及设计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智能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发展选择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便人们统一认识,促进智能住宅小区的健康发展,深切地使小区的智能化更贴切地融进人们的生活之中。

    2006年S1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粉煤灰对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影响

    蒋应军;孙廷选;

    为了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在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按等量取代法掺入粉煤灰,研究了掺不同剂量粉煤灰量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掺粉煤灰的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按30%等量取代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尤其是具有良好抗裂性能。

    2006年S1期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自动弯沉车的应用及数值分析

    姬晨鸣;孙志明;朱志;

    针对目前自动弯沉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强度检测中的广泛应用,自动弯沉检测设备测值与标准方法测值的相关性是应用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大量的检测实践及数理统计分析证明,自动弯沉检测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掌握适当的方法,其数据处理过程是相当简便的,并且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主要介绍了此项技术在实际操作及数据结果的应用分析。

    2006年S1期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黄东野;

    通过对室内环境中几种常见有害污染物质的来源、产生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列举了大量的数据,着重阐述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装饰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其所造成的装修后的室内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与处理方法。

    2006年S1期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信息集成技术在冻结建井施工中的应用

    顾进;谭海樵;李静;佟凤健;

    针对冻结法建井这种特殊的建井方式,主要研究了如何将信息集成技术和传统的建井工业结合起来,应用到复杂的冻结建井施工中去。研究主要通过建立地学空间数据库、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基础数据、实测数据、模拟数据等多元数据的集成,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平台,通过计算机控制和动态模拟整个施工过程,结果表明,信息集成技术在冻结建井施工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建井工程效率,降低成本,并为整个施工提供决策支持。

    2006年S1期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高速公路路面加固施工及封孔排气装置

    周永波;高志安;孔祥雷;

    为了控制公路路基下沉,增加路基承载力,采用锚杆注浆加固方法,对已经出现裂隙及沉降现象的地段进行加固处理。以某高速公路路基维修工程为例,针对沉降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脱空、裂缝、等病害,选择双液高压注浆治理,并在具体施工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注浆封孔排气装置。通过加固处理后,路基承载力增加,运营状况良好,没有发现再次沉降和裂缝。详细介绍了注浆工艺、参数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同类工程灾害的治理提供了经验。

    2006年S1期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研究

    曹菲;刘书贤;张力;

    为了研究十字形柱的抗弯承载力和曲率延性比的一些变化规律,根据双向偏压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工作基理,以平截面假定为基础,选用了合理的钢筋和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条带划分法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以十字形柱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体积配箍率、轴压比和荷载角对异形柱截面抗弯承载力及截面曲率延性比的影响。同时,本方法亦适用于其他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柱在双向偏压作用下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也可用于工程实际。

    2006年S1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类抗滑桩注浆技术在高填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黄昌富;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新老路基结合部如何有效处理问题,尤其是针对局部高填方土路基段,如何解决由于新路基的自然沉降量相对大产生局部出现较大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裂、影响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类抗滑桩注浆”处理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应用的技术特点和有关参数的设计,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新路基的自然沉降量,增强了新老路基的结合力,大大提高了高填方土路基的稳定性,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06年S1期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薄膜结构与风的流固耦合作用

    唐铭;

    作用在薄膜结构上的风荷载,除与气流本身的特性有关外,还与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有关。薄膜结构与风环境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流固耦合作用,并且这种耦合作用往往对薄膜结构的振动起控制作用。将两者的耦合作用分为静力耦合作用和动力耦合作用,并主要针对静力耦合作用所涉及的几个因素运用解析公式的说明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的风致动力响应研究和风洞试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6年S1期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某输水隧洞应力分布规律

    杨卫国;寇程;王晓民;王立华;王力民;

    利用ANSYS软件,对某输水隧道某段围岩的稳定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分析,探讨了围岩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为该工程施工提供了合理的支护计划,该规律将对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对隧洞施工、尤其是采用TBM施工具有实际价值,该成果的应用也将会提高TBM施工的工效及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6年S1期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度控制措施

    王玉富;

    针对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路面施工阶段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及路基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路面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均匀性等,对影响平整度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提出了几种具体的解决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方法具体实施。

    2006年S1期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建筑消防泵站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分析

    赵树立;王云鹏;张立新;

    针对建筑消防给水泵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分析解决方案:建设区域性消防给水泵站,供水区域可以是若干个居住小区;改善设备运行条件,采用潜水泵作为消防水泵,将地下式泵站改为地上式泵站;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和居民小区生活消防合建水池,水质难以保证问题以及火灾后消防水的收集、处理、排放问题等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措施的采用对于消防泵站的设计和施工方面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006年S1期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基于ARM的嵌入式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终端

    韩宁;燕飞;杜广微;

    以煤矿领域现阶段的安全监控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基础,提出并开发了一种基于ARM内核的、高性能的嵌入式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终端。在监控终端的整体方案以及功能设计完成之后,详细讨论了监控终端的硬件、系统初始化程序、液晶显示控制程序、TSP触摸屏和数据通讯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最后对高新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该监控终端具有参数监视、远程设备控制、图形显示、免维护、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的监控。与监控PC相比,该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2006年S1期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多约束组播路由优化算法

    王德毓;甘金颖;王德志;

    针对目前多约束组播路由算法中存在的算法复杂,不能求出其精确解和运算量大,解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组播路由优化算法,其核心是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编码采用实数编码结构,交叉和变异概率适当选择,合理设计适应度函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稳定的,比传统遗传算法性能优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006年S1期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浸胶混料控制系统在层压板生产中的应用

    于盈;赵嘉婧;林安平;刘彦呈;

    为了解决在层压板生产过程中胶液配方、计量、混料的问题,提高层压板质量,利用智能模块、传感器,采用一种改进的控制算法,以VisualBasic为开发平台,开发出进胶混料控制系统。系统除具有基本的混料控制功能外,还可以进行用户信息管理、计算胶液使用量、配方管理、实时状态监控等功能。经过实际应用,系统功能齐全,控制效果良好,提高了精度。

    2006年S1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遗传算法与神经控制的融合算法

    姚兰英;吕振;王东亚;

    针对神经控制器和遗传算法二者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遗传算法和神经控制的融合算法——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神经控制器的学习和训练,使控制器兼有二者的优点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运用该方法对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神经控制器的系统,不但提高了阶跃响应的快速性,而且大大减少了超调量。

    2006年S1期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基于组态平台的泵测试系统

    张立;吕振;

    为了实现泵测试系统的自动化过程,采用组态软件为开发平台,以工业控制机为硬件核心构成了测试系统。介绍了泵测试试验的要求,在分析了“组态王”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和利用组态王6.0开发系统的过程。通过VB与组态王6.0之间的通信及在VB环境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绘制泵特性曲线。.该系统具有易操作,工作稳定数据精确等特点。

    2006年S1期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十二相整流器二极管功耗和结壳温升仿真计算

    闫志超;韩海军;张铁军;陈妍;

    为了在十二相整流器设计中,实现仿真计算二极管功耗和结壳温升,保证其在高温的环境中可靠地工作,对非常规小型散热器,选用大容量二极管在中小电流条件下工作,以降低功耗和热阻,充分保证整流器有较高的过载能力,实现高可靠性的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的整流器体积可以做得更小,为解决目前十二相整流器设计中功耗和结壳温升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2006年S1期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马盟盟;吕振;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首先阐述了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它是在维持定子磁链幅值恒定的前提下,通过电压空间矢量来调节定子磁链的旋转速度,从而控制转矩和转速。其次,在此理论基础上,简单地建立了系统的模型,说明了它的工作过程以及与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不同。最后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直接转矩控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跟踪性能和优异的动态响应。

    2006年S1期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 智能复费率电表设计

    王笑薇;

    为了解决伴随着生产用电量和生活用电量急剧增加,使得用电量的增加超过电量生产的增加的矛盾,设计了一种智能复费率电表。同时采用“削峰添谷”的方法以削减峰期的用电量,从而增加谷期的用电量,实现分期记量记费的功能,达到智能记费的效果。

    2006年S1期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基于QoS管理的网络控制系统协同设计

    陈波;高秀娥;赵植武;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的闭环性能受网络调度QoS与控制性能QoP两个方面决定,采用基于QoS管理的兼顾网络调度QoS与控制性能QoP两方面的协同设计。从分析QoS性能指标入手,阐述了QoS功能以及QoS的管理过程,并由QoS求出网络时延,并设计控制器,如NCS闭环的QoP不能满足,需改变QoS使NCS的闭环性能符合要求。最后,以实例仿真对比说明对总线网络进行QoS管理的协同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减少传输时延及其抖动程度。

    2006年S1期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PowerStar监控系统在通信电源维护中的应用

    彭飞;

    为了解决无人职守机房故障发现的及时性,为保障机房安全温度运行提供宝贵的维护抢修时间,针对通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标准要求不断提高,通过对PowerStar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集中监控系统对无人职守机房的安全现状能给予极大的提高,并能实时采集各相关设备的运行信息等优势正是解决无人职守机房设备运行状况及故障上报不及时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2006年S1期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和震;

    由于移动基站分布散乱,因此造成工作人员不能对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相应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为了解决设备维护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相比较的方法,对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的构成及其维护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移动基站的实际情况对其监控方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了具有较全面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的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必将成为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的发展方向。

    2006年S1期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基于实例的语义相似属性识别方法

    王育红;

    为了解决不同数据源集成时的语义冲突,实现语义共享,首先必须要进行语义相关属性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语义相关属性及其实例的表达形式,提出了一种更加具有通用性的语义相关属性识别方法--属性相似性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计算数值型属性、字符型属性、标称型属性等三种不同类型属性之间的相似性,为判断不同属性是否相关提供了量化依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属性相似性计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计算属性的相似性,而且允许相关属性的实例值存在表达冲突,拼写错误等情况,因此,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和通用性。

    2006年S1期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基于C/S与B/S相结合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规划

    侯淑英;包瑞刚;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存在多校区的办学模式,原来基于C/S或B/S单一模式结构的教学管理系统存在诸多弊端,对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s和B/S结合的结构模式的教学管理系统,给出了基于该模式下教学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实现方法、系统的软硬件支撑条件。

    2006年S1期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利用译码与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法

    包瑞刚;侯淑英;

    针对单一逻辑部件难以实现更多变量的逻辑函数问题,提出了一种译码器与数据选择器结合的组合逻辑函数实现方法,给出了组合逻辑函数实现的卡诺图和逻辑电路图,导出n位译码器与m位数据选择器结合实现变量个数为n+m的任意组合逻辑函数的结果,得出利用中规模集成电路数据选择器与译码器组合实现逻辑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006年S1期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铁路票据审核系统中里程计算问题软件实现

    刘金光;

    针对Dijkstra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结点多浪费内存空间,系统效率降低的问题,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最短络算法进行分类和评述,结合铁路交通网现况进行网络分析,以此为基础在网络分割策略下采用Dijkstra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有效的、可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解决铁路客票核查系统中的里程计算问题满足客户需求。

    2006年S1期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网络数据的挖掘

    曹晓声;乔杰华;

    对当前实用的搜索引擎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主要介绍了搜索引擎中较为核心的两大技术:信息采集及数据搜索技术,对当前较为先进和常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列举,并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作了简要的比较及说明。特别对信息采集中网络蜘蛛的工能及原理进行了介绍,详细介绍了著名的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在数据检索方面所使用的PageRank算法,最后较为全面的给出了几种主要的中文分词技术。利用个别现有的著名搜索引擎实例对相关技术的实现进行了举例和说明。

    2006年S1期 214-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大型喷浆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李云江;樊炳辉;

    针对喷射混凝土存在的主要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喷射混凝土机器人。突破现有同类设备均为关节型的局限,给出了全新的机构与电控系统。并解决了恶劣环境下机器人的可靠性问题。在满足喷射混凝土工艺前提下,达到了操作简单、动作灵活、适应地下恶劣环境的目标。实践证明,该机器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完全满足喷射混凝土工艺要求,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06年S1期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OTC-Ⅰ型开顶式气室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阮亚男;陈振举;陈玮;何兴元;苏道岩;张粤;

    为了模拟CO2、O3质量浓度升高的环境条件,OTC-Ⅰ型优化开顶式气室设计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气室内的气体质量浓度,其它环境条件接近自然状态,气室内空间适合木本植物生长。对气室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CO2处理(700μmol/mol)的变异量≤4%,高质量浓度O3处理(80mmol/mol)的变异量≤9%,说明处理气室内CO2与O3质量浓度比较稳定,各重复气室之间控制气体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本套系统可用于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所得数据相对可靠,是模拟气体环境的较好装置,适用于长期的监测研究。

    2006年S1期 2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渣浆泵过流件用高铬铸铁材料特性分析与选择

    宛农;董建新;谢锡善;

    基于定量金相分析和Thermo-Calc软件的热力学平衡相计算,研究了渣浆泵过流件用高铬铸铁中碳化物数量和基体铬含量与铸铁中碳、铬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各类高铬铸铁的主要特性及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在不同工矿条件下渣浆泵过流件最佳使用效果可通过高铬铸铁中碳和铬含量的调整来实现,高铬铸铁中较高的碳含量有利于改善其耐磨性能,而高铬低碳配置有助于获得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基体。Thermo-Calc软件预测结果与定量金相分析结果基本上相符,可作为各类高铬铸铁材料特性分析及选用的工具。

    2006年S1期 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许丹;阚晓平;孙爱芹;刘洋;

    为使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分析过程更简洁、更实用,适合大众需要,本文采用离散体动力模型法建立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以VisualBasic和Matlab为工具,设计出了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系统。该系统可计算不工况下运行的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并实现了动态参数的可视化。实验证明,该系统能较好地对带式输送机的纵向动特性进行仿真。

    2006年S1期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迟彩芬;

    结合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中应用的大量实例,从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点出发,对其进行总结和分类。并论述目前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国内外汽车工业中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国产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最后探讨了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未来工业中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广阔前景。

    2006年S1期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PLC的SFC图在编写顺序控制梯形图中的应用

    齐传刚;熊永超;邵娜;

    为了解决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编写顺序控制梯形图时所存在的编程复杂、不易理解等问题,采用PLC的顺序功能图来编写顺序控制梯形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编程简单而且直观等特点。以送料小车的控制为例,采用顺序功能图的方法编写其控制梯形图,从编程结果可以看出,与应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方法相比具有简单、直观、逻辑性强等特点,提高编程的效率。

    2006年S1期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变频调速循环水泵经济性分析

    钟瑞兴;李文华;任适远;

    针对目前主要采用阀门调节管路流量而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通过变频调速改变流量的观点。应用流体机械相似定律及电工学原理,阐明变频调速原理。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对采用此方法的循环水泵进行经济性分析,得出天气越冷、电价越高的地方,变频调速更具优越性,从而指出变频调速的科学性与经济性。

    2006年S1期 237-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虚拟装配技术在减速器设计中的应用

    高奇;徐平;

    介绍了虚拟装配技术,在分析了虚拟装配技术基本思想后,提出在减速器设计中实施虚拟装配技术的方法和途径,规划了研究目标,并介绍了虚拟装配中的几个关键环节,验证了减速器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特性检验、干涉检验等。成功地实现了减速器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的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指出虚拟装配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006年S1期 239-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掘进机装运机构液压系统的功率键图模型

    邵娜;李晓豁;齐传刚;

    为了研究掘进机装运机构的动态特性,采用功率键合图法建立了该液压系统的功率键图模型,掘进机装运机构液压系统动态特性是影响整机的使用平稳性和装运效率的重要因素,建立该系统的键图模型为分析系统动态特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响应特征,提高运动和控制精度以及工作可靠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实用可行的方法。

    2006年S1期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JKY2.0/1.8B防爆液压提升机主油路故障分析

    王丽丽;隗金文;

    针对JKY2.0/1.8B型防爆液压提升机在使用过程中,液压系统主油路常出现的压力不足或完全没有压力、空载时高压侧压力过高及主油路压力高但转速慢且有脉动现象等故障进行分析,并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故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今后的检修工作提供了故障排除及诊断的理论依据,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006年S1期 24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纵轴式掘进机钻进工况的运动学模型

    丛日永;李晓豁;

    为了解决纵轴式部分断面掘进机在钻进过程中,截割头几何参数、运动参数对截齿的速度、加速度影响问题。通过分析,给出掘进机钻进时截齿的运动轨迹,建立了掘进机在钻进工况下单个截齿的螺旋线方程,并导出其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方程,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为研究掘进机钻进工况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改善机器工作性能奠定基础。

    2006年S1期 24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掘进机截齿失效形式与对策分析

    郭丹丹;毛君;

    为了更好的进行掘进机可靠性研究,为掘进机设计提供的依据,通过对掘进机截齿的失效形式的分析,得出了截齿失效的主要原因,为开展截齿可靠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只要解决截齿在设计、制造、选择和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能够明显地提高截齿的可靠性,大大降低截齿损耗,很好地适应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006年S1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基于动力学分析的采煤机截齿可靠性

    焦丽;

    为了计算采煤机截齿的可靠性,对截齿进行了受力分析。将实际工况处理为随机变量,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确定采煤机截齿的工作应力及其材料强度。分析认为:采煤机截齿的工作应力服从伽马分布和材料强度均服从正态分布,根据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建立求解截齿可靠度的数学模型。为采煤机截齿的故障诊断提出了理论依据。

    2006年S1期 249-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 基于主动学习的SVDD预警技术

    林健;彭敏晶;

    针对当前的主要预警方法的问题,提出基于主动学习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预警技术,并给出了该技术的实现过程。该技术利用支持向量数据描述解决了缺少预警警兆数据的问题,利用主动学习解决了正常样本和待测样本数据量大的问题,以某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预警系统为例,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2006年S1期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智能评估

    肖健华;林健;

    针对商业银行的行业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信贷风险问题,指出:反映商业银行运营状况的各种指标数据存在高度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并由此导致现有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难以胜任。为此,结合统计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最小一乘准则的最优回归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中。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取得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2006年S1期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经济预测模型

    朱帮助;林健;

    针对单个BP神经网络用于经济预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经济预测模型——神经网络集成。神经网络集成通过训练多个神经网络并将各网络输出进行合成,能够显著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以广东省江门市的经济数据为例,采用Bagging算法训练了五个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一个神经网络集成的GDP预测模型,并运用MATLAB7.0语言程序实现。预测结果令人满意,优于单个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实证表明,神经网络集成用于经济预测是有效可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个神经网络的缺陷。

    2006年S1期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高校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纪秋颖;林健;

    为培育与提升高校生态位适宜度,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借鉴自然系统的生态位理论,以高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校生态位适宜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高校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十六所综合性大学的计算和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该模型可以为高校进行合理评价与决策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2006年S1期 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通用项目评估决策支持系统模型

    丁宝成;沈玉志;

    为了提高项目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时性,结合当前项目评估工作要求及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给出了研制项目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构造了通用项目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并进行了该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对系统应具有的功能以及数据库、模型库及方法库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实际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2006年S1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支持决策敏捷的DOLAM工具设计和实现

    李艳红;刘鹏;

    为了灵活响应决策需求,追求信息系统的决策敏捷,提出一种具有可适应性的联机分析挖掘模型DOLAM,设计了它的逻辑结构、体系结构和物理实现结构,给出了它的核心部分—数据仓库管理工具、OLAP工具、SummarySQL模糊查询挖掘工具的设计和实现方案。该工具加强了人的导向和控制机制,体现在查询驱动、模糊挖掘、动态交互等方面,它被运用于某集团公司的决策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006年S1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模型

    李思志;郭春晖;李艳红;

    为了用数据挖掘方法实现财务分析,建立了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型,即运用聚类、关联规则、决策树方法进行联合分析操作,构建在资产结构年度值表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的模式,以网络上公布的电子产品企业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实现了这个行业一个完整的数据挖掘模型构建的过程。

    2006年S1期 270-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及课程内容建设思路

    刘兰娟;杜梅先;李艳红;

    为了充实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析比较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内涵,基于信息系统资源管理课程建设的国内外情况,提出了分层次设置信息系统资源管理课程内容的思路,并分析了此思路的特点、要点和难点,得出重视和建设信息系统资源管理课程是提高信息系统利用率的关键,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

    2006年S1期 274-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离散过程风险度量属性研究

    孙健;安实;王岩;王健;

    针对一致性风险度量有限概率空间和静态框架的限制问题,将一致性风险度量公理扩展到广义概率空间动态框架内。根据广义概率空间及其度量函数性质,在风险度量动态框架下给出风险度量可行集和资本需求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证明广义概率空间下凸性风险度量可行集以及风险度量与资本需求映射关系的相关命题,最后提出离散过程风险度量的弱持续性、强持续性和递归性,构建广义概率空间下动态风险度量公理体系。

    2006年S1期 27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考勤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吴烈;唐伟;

    为了设计和建立基于PowerBuider9.0的员工工资管理系统,采用SQLServer2000作后台数据库服务器,实现了考勤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为财务及人事主管部门通过系统对员工财务系统、考勤信息及工资信息进行管理,同时本系统具有图表分析和报表打印等功能,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并已在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2006年S1期 2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与园林规划树种选择

    陈振举;李文丽;张华宇;何兴元;陈玮;张春涛;

    将多目标决策中的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引入到园林规划树种选择之中,通过对园林规划目标,规划区立地条件,园林树木特性,园林树木用途进行指标量化,建立规划目标指标量化+TOPSIS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其准确性和优越性,为风景园林树种规划提供一种科学、理性、规范的方法。

    2006年S1期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科尔沁碱化草地改良配套技术研究

    曹成有;蒋德明;武永谦;富瑶;滕晓慧;

    为探讨科尔沁地区碱化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采用翻耙、补播沙打旺以及施用酸性肥料(NH4)2SO4等技术对典型碱化草场进行了改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翻耙补播技术可提高草地产草量1.18~3.66倍;在此基础上施用(NH4)2SO475~225kg.hm-2可使重度碱化草场继续增产11.0%~41.2%。经过翻耙后草地土壤综合生产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土壤脲酶、磷酸单酯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大幅度提高。这些方法可以在科尔沁地区推广应用,对其他类似的半干旱地区草地改良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006年S1期 287-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构筑湿地厌氧氨氧化脱氮研究

    董泽琴;孙铁珩;

    针对构筑湿地废水脱氮效率较低的问题,论文对构筑湿地传统硝化工艺作了改进以考察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的可行性。采用改进的非饱和与饱和层结合的垂直流湿地及水平流湿地组合工艺,与传统的垂直流湿地硝化与水平流湿地反硝化的脱氮工艺对比研究;并采用分子生物学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厌氧氨氧化细菌进行鉴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途径在构筑湿地中具有实现的可行性,脱氮效率高于传统工艺。

    2006年S1期 290-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精细水煤浆制备及其流变性研究

    任兰柱;崔风禄;赵金元;陈艳新;王祖纳;

    针对发展以煤代油技术中燃料制备存在的问题,运用水煤浆制备与燃烧理论,根据每个煤种特点分别进行了磨矿和制备精细水煤浆实验,通过分析所制得的各煤种水煤浆的流变性能,找出了影响煤浆表观粘度的因素,得出了煤质、添加剂、煤粉粒度是制备精细水煤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掌握了各煤种制备煤浆的规律,对发展以煤代油技术和缓解石油资源日益紧缺问题有重要意义。

    2006年S1期 29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用加权法进行典型日筛选的方法研究

    崔燕军;李碧英;张树深;张芸;

    根据典型日的定义,对混合层厚度、风速、降水、湿度的逐时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各个要素的加权值,最终通过加权值筛选出某段时间的典型日。介绍了用于典型日筛选的Matlab计算程序的使用方法,并以大连市2001年为例论述了典型日筛选过程。在筛选的典型日里,各个气象因子相对其他天都是比较容易造成污染的,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典型日为2001年污染较严重的日子。

    2006年S1期 295-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 煤层气水合物分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赵建忠;曾鹏;赵阳升;石定贤;

    为了揭示水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特性,通过实验室对水合物样品在常压下不同温度的分解过程,并运用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水合物常压分解的理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Kim等的假设,可以用来预测不同温度下水合物分解情况,对水合物加工储运煤层气具有指导意义,将促进水合物储运气体的工业化应用。

    2006年S1期 298-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酸洗废液改性粉煤灰除磷的试验研究

    相会强;曹相生;孟雪征;

    利用酸洗废液改性粉煤灰进行了抗生素废水除磷的试验研究,考察了粉煤灰改性时固液比、改性粉煤灰投加量、溶液pH值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改性时固液比对其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当溶液pH值为4~10,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2.5g/L时,处理后水中磷酸盐浓度为0.1~0.26mg/L,磷酸盐的去除率为98.82%~99.59%。并对改性粉煤灰的除磷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6年S1期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制药企业环境污染事故风险模糊熵权排序模型

    蔡宇;

    探讨建立制药企业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评价模型。制药企业环境污染事故隐患风险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决策问题,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并结合熵权理论,建立一种基于熵权的模糊排序模型。根据模型方法,可以对制药企业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风险状况进行优劣排序。有关部门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制药企业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评价模型可对事故风险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006年S1期 30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薛家湾污水处理厂设计

    杨向韶;

    为了有效地解决矿区的污水处理问题,采用先进的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方法,结合所用污水处理设备对准格尔矿区污水进行了深化处理。通过分析污水特点和当地的气候及处理污水的要求,设计了各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和所选用设备的技术参数。并且通过先进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尤其是二氧二段法,能够适应原水水质的变化,使出水水质更趋向稳定,且该法产生的污泥量很少,直接利用普通快滤池进行深化处理,有效解决了该地区污水处理问题。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对其他地区污水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006年S1期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海州露天矿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方法

    康恩胜;宋子岭;庞文娟;

    为了解决煤矿废水排放引起的矿区水环境污染,实现煤矿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对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的分析,针对煤矿废水污染较轻的特点,提出用人工湿地处理煤矿废水及相应的回用模式。人工湿地作为二级处理单元有投资省、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等诸多优点。根据阜新海州矿涌水的水质、水量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建立了该矿井水人工湿地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模式。从理论上论证了该矿井涌水人工湿地处理及回用模式的可行性,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006年S1期 310-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基于DEM提取流域河网研究

    唐从国;刘丛强;

    回顾和介绍了基于DEM提取流域河网的三种不同算法:移动窗口算法、坡面径流模拟算法、谷线搜索算法,其中坡面径流模拟算法由于其水文学基础,能产生连续河网,能与分布式参数模型紧密结合,进而分析了这三种算法各自的优缺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坡面径流模拟算法中存在的三个基本问题:⑴水道起始点位置的确定,⑵凹陷与平坦区域水流方向的确定,⑶模拟河网与自然河网之间的偏差。最后,针对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2006年S1期 31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粉煤灰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巩有奎;相会强;刘芬;

    为了解决造纸废水和粉煤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论述了将粉煤灰作为吸附剂直接投加、改性后投加以及与其他工艺联用在造纸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将粉煤灰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具有工艺简单、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等特点,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综合处理目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现有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对粉煤灰处理废水的机理、灰水分离以及饱和灰的最终处置等方面的研究。

    2006年S1期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论矿区环境系统模型

    周玉民;卢国斌;

    为了解决矿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减缓,逐步达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通过分析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了矿区环境系统模型功能和结构,建立了由环境污染破坏模型和环境保护模型构成的矿区环境系统模型,研究了环境质量分析方法,并分析探讨了矿区的环境质量因素和生态环境系统健康问题。对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S1期 318-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四氟丙酸钠合成控制

    耿继原;李向东;贾进章;苏大勇;耿志超;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使用的农药存在高毒,高残留的问题,开发了一种低毒,高效的一种新型农药四氟丙酸钠。根据合成工艺的路线选择,四氟乙烯与氰化钠在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反应体系中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继而在碱性介质中水解生成四氟丙酸钠的合成工艺影响的诸多因素,寻找最佳工艺控制方案。合成控制的四氟丙酸钠方案与其它同类方案相比有着简单易行,控制技术优越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S1期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用粉煤灰对煤矿排土场土壤改良可行性研究

    杨丹;马云东;

    针对煤矿排土场上植物稀少、植被的自然定居和生态系统的原生演替过程极其缓慢的现状,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初步探索了排土场土壤和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排土场土壤质地差、无任何结构、渗透性差、土壤坚实、有效水分及营养元素含量低。而粉煤灰中含有丰富的硅、磷、钾、氮等营养元素及矿物质,它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而且能补充排土场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和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该分析结果对矿业废弃地的土壤改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6年S1期 324-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钙钛矿La_(0.7)Pb_(0.3)MnO_3的磁电阻效应及输运特性

    韩立安;

    采用固相反应烧结法成功制备了钙钛矿La0.7Pb0.3MnO3单相多晶样品,利用超导量子干涉仪和直流四探针法主要研究了La0.7Pb0.3MnO3块体的磁电阻效应及输运特性。结果表明,此样品在居里点附近由铁磁向顺磁过渡,且表现出典型的团簇玻璃特征。磁电阻的极大值出现在居里温度附近。当H=0.5T时,磁电阻的极大值为6.8%,当H=1T时,磁电阻的极大值为12.4%。输运结果表明,T1区金属导电是由于电子散射造成的,T2区半导体特性是由于小极化子跃迁引起的。

    2006年S1期 32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秸秆还田对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郑立臣;解宏图;何红波;陈盈;白震;张旭东;

    水溶性有机碳对农业土壤中的碳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持续6年的田间试验来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共有3种处理:(1)对照;(2)粉碎还田;(3)覆盖还田。结果表明,在6年的秸秆还田试验中,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P<0.05),主要是增加了大团聚体组分中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有很好的相关性(R2=0.512)。

    2006年S1期 330-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热力学中的多方过程研究

    张忠厚;

    为解决现有热力学中对一般的多方过程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根据热力学的基本理论计算,给出了一般多方过程的功、内能增量和转递的热量的计算公式,讨论了P-V图中斜直线为多方过程的条件,提供了判断多方过程吸放热问题的一种简单方法和在不同区间判断多方过程吸放热问题的基本方法。弥补了热力学对多方过程研究的不足。

    2006年S1期 33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对米氏常数求法的一点补充

    李彦华;

    针对米氏常数在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验方面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求法比较复杂,在原有基础上经过数学推导,给出一种新的、截距式直线方程数学模型,对Lineweaver-Burk作图求Km的方法有所补充。比较起来它不仅更为直观、便捷,而且使Km在帮助判断酶促反应途径、方向、速度,寻找限速步骤,节省实验时间和药品等方面也更具有实际意义。

    2006年S1期 335-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十一五”发展前景展望

    2006年S1期 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