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矿业工程

  • 基于试井资料分析的煤储层渗透率定量预测模型

    连承波;钟建华;赵永军;蔡福龙;张军涛;

    为了探讨煤储层渗透预测的方法,基于工区的试井资料,对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煤层埋深、储层压力、地应力和有效地应力与煤储层渗透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工区的试井资料为依据,选取相应的参数,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非线性的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煤储层渗透率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和实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预测的煤储层渗透率与实测的煤储层渗透率之间的误差较小,且非线性的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明显优于线性回归预测的结果;基于试井资料建立煤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其预测结果是可靠。

    2008年04期 No.141 48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基于Surpac和Phase~2耦合的采空区稳定性模拟分析

    罗周全;刘晓明;吴亚斌;刘望平;张保;

    为了解决数值模拟计算中复杂建模和单元剖分等前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三维地学模拟与数值模拟耦合的方法,研究了Surpac和Phase2耦合采空区围岩稳定性模拟。结合某矿山复杂空区群的实际情况,应用Surpac建立了矿山地学三维模型,将数据转换后导入Phase2软件构建了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对采空区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数据转换方法将Surpac和Phase2两者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为岩土工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2008年04期 No.141 48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深部高应力载荷作用下的洞室变形破坏实验

    宋义敏;潘一山;章梦涛;施惠基;

    为了揭示深部高应力岩体工程中所体现出的围岩分区碎裂化现象的机理,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高应力作用下材料性质,支护,试件尺度对围岩分区碎裂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做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在洞室周围都观察到了围岩分区碎裂化现象;围岩分区碎裂化形成的应力条件与材料性质有关,脆性材料中更易出现分区碎裂化现象;洞室的破坏程度与支护有关,在有支护条件下,断裂间距减少,破裂程度减弱;试件的长度对分区碎裂化现象的产生影响不明显。该成果对深部高应力岩体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008年04期 No.141 489-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表面活性剂对瓦斯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影响

    孙登林;吴强;张保勇;

    为了揭示表面活性剂在瓦斯水合物生成过程的促进作用规律,利用可视化水合物实验设备,研究了5组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T40,1.0×10-3 mol·L-1;T80,1.0×10-3 mol·L-1;T40/T80,1.0×10-3 mol·L-1;SDS,10.0×10-3 mol·L-1;SDBS,2.0×10-3 mol·L-1)中瓦斯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运用直接观测法测定了水合物生长的广义诱导时间,结合建立的水合物诱导时间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促进了烷烃类气体溶解,加快了晶核形成过程,缩短了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该成果对运用水合物技术储运瓦斯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2008年04期 No.141 492-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抚顺煤田断裂活化与地质灾害衍生关系

    刘大勇;宋建潮;王恩德;张承帅;

    为了查明抚顺煤田断裂活化效应产生的真正原因,分析了区域构造空间展布特征—东西向构造和北东60°方向的华夏式构造。通过形变测量资料、地面变形监测资料、电子自选共振测年资料、历史地震统计资料的分析,讨论了断裂构造的时间活动特征,并据此认为断裂活化效应主要是由于大量的人类采煤活动造成的,而非区域构造应力场长期活动的结果。断裂活化效应的存在破坏了抚顺煤田及其周围区域原始构造应力场的平衡状态,为达到新的平衡必然导致应力的重新集中与释放,在此过程中伴随产生了抚顺煤田广泛发育的滑坡、地面沉降、矿震、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类型,成为各类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8年04期 No.141 496-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多道遥测地层电阻率法及在采空区勘探中应用

    李忠;武强;张德强;张进德;

    为克服大地电磁勘探中"体积效应"的缺点,提高探测精度,提出多道遥测地层电阻率法,该方法是在一个局部区域内,将勘探深度和电磁波周期进行线性化处理,使得地层电阻率和测深曲线建立对应关系,并据此设计了一个多道探测地下矿层电阻率的观测系统。将该系统用于某煤田采空区的勘查,对得到的地层电阻率曲线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方法也可用于煤炭、石油、地下水等资源的勘探,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8年04期 No.141 500-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地质与测量工程

  • 基于Mobile Agent的移动GIS模型

    田根;刘妙龙;童小华;

    针对移动GIS应用中无线互联网络的带宽限制、非对称、不稳定等问题,采用了移动智能体(Mobile Agent)分布式计算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Mobile Agent的移动GIS模型。该模型集成Mobile Agent、GPS、CDMA、TCP/IP、UDP等方法与技术,可以进行空间信息的移动计算、移动目标的实时监控、空间信息的实时采集与无线传输等,并且该模型从底层初步构建了Mobile Agent运行环境、移动GIS应用服务器、移动GIS客户端和服务器等模块。利用该模型在上海某区消防网格化调查与维护应用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在无线互联网络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008年04期 No.141 504-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四段和须五段沉积相

    胡广成;鲍志东;

    为了从整个四川盆地的视角来研究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在全盆地内的演化特征,根据须家河组最近新建立的等时地层格架,在重新厘定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单井相和连井相,着重分析了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五段地层和砂体的展布及演化特征,并对其沉积相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研究认为,须四段主要为灰黄色、灰白色厚层中细砂岩,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和三角洲前缘沉积;须五段主要为灰黑色、深灰色泥页岩夹褐灰色中薄层粉砂岩,普遍夹可采煤层或煤线,发育滨浅湖沉积。须四段的厚层砂体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须五段不但是重要的烃源岩系,也是优质的盖层;须四段和须五段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且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2008年04期 No.141 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三维地质模型中任意点的交互选取方法

    陈学习;车德福;

    为实现三维地质模型中任意点的交互精确选取,借助OpenGL所提供的函数,提出了一种辅助线段滑块法。该方法首先计算鼠标所捕捉的屏幕点对应的三维空间直线,然后根据直线与地质模型的相交情况,得到一条由穿越地层组成的辅助选取线段。通过设置滑块在辅助线段上自由移动,即可实现三维地质模型中空间点的任意交互精确选取。应用实验表明,该选取方法精度高、适用性强,可以满足地质模型三维交互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的需要。

    2008年04期 No.141 512-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土木与力学工程

  • 射流浮选柱的单相湍流数值模拟

    曾鸣;徐志强;皇甫京华;刘炯天;张荣曾;

    为了了解浮选柱的内部流场分布,建立了浮选柱的单相湍流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浮选柱具有多出入口的结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Microcel浮选柱和实验室双射流浮选柱的流体流动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实验室双射流浮选柱还是Microcel浮选柱,其入料位置和尾矿口的位置对浮选柱的内部流场分布都有较大影响,入料或尾矿口的不对称布置将引起流场分布不均,导致流体流动发生偏流现象,必然对分选产生不利影响。该成果对浮选柱设计和结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008年04期 No.141 520-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射孔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

    宋吉水;张国亮;刘绍轩;刘建军;

    为了搞清不同射孔方式对套管强度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布孔方案,提高套管抗挤强度。以射孔管发生失稳的临界外载条件,利用变断面刚度的管体与变断面刚度的压杆有相似的挠曲微分方程,以及相同的边界,连续条件,利用杆管相似理论定量确定套管射孔后的抗挤强度的变化,并推导出不同射孔布孔方式下,射孔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的计算方法。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套管抗挤强度与试验对比,相对误差最大为6.9%,最小为0.24%,采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出生产套管的抗挤强度,绘制套管强度图版,从而根据油田地下的实际情况,优选不同钢级的套管和射孔布孔方式,这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04期 No.141 523-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弱胶结油藏拟三维出砂预测模型及方法

    孙辉;李兆敏;马丕梁;陈新浩;马艺;

    根据有效应力定律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了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的弱胶结油藏拟三维出砂预测模型,并应用顺序Galerkin有限元进行了求解。对复杂地质区域网格自动剖分、地层变形或破坏、液化砂运移、出砂动态预测等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层破坏和出砂,炮眼和井筒周围应力会重新分布;地层参数的变化受出砂和应力作用的复杂影响;出砂量是一个波动变化的过程——这一现象与现场和室内的观测是基本一致的。研究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初步解决了弱胶结砂岩油藏的出砂预测数值模拟问题。

    2008年04期 No.141 526-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模糊数学与极限平衡在边坡评价中的综合应用

    王振伟;

    为了对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本着"先定性后定量,先整体后局部"的思想,将基于模糊数学思想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传统极限平衡理论结合起来,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并将两种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和相互验证,从而使分析结果更为合理。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发挥二者的相互补充作用,对于评判结果中稳定性差的区域,利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定量计算,既能克服单独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评价所产生的巨大计算量,又能弥补模糊数学方法的主观性,从而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现场实例分析结果也表明利用两种方法对边坡的综合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

    2008年04期 No.141 529-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土体全弹塑性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张春会;赵全胜;刘卫然;郭海燕;

    为了模拟基坑开挖卸荷土体变形的全程弹塑性特征,将岩土弹塑性理论引入到Duncan-Chang模型中,建立了一个全弹塑性土体模型,模型的参数可通过三轴试验确定。在分析了基于该模型的基坑开挖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该程序能考虑基坑开挖过程和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某基坑工程开挖模拟,并与Duncan-Chang模型比较,结合以往分析经验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建立的土体模型更适于松砂和粘性土等应变硬化土体的卸荷过程模拟,提高基坑工程等挖方工程的模拟精度。

    2008年04期 No.141 53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的发挥度

    王晓初;王凤池;李伟;

    为了解决复合地基形成条件问题,探讨复合地基桩间土体承载力的发挥程度,通过试验室模型试验,测定了复合地基桩间土反力变化和桩土载荷分担比以及载荷-沉降曲线。试验表明,竖向增强体用于处理高承载力地基时,由于桩土模量比较大,致使桩土应力比较高,桩间土承载力发挥较低,不能形成复合地基。同时,论文针对工程上常用的4种形式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进行了分析,认为形成复合地基是有条件的,桩与基础分离不是形成复合地基的必要条件,不设置褥垫层不能形成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度是评价复合地基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可为复合地基计算方法选用的提供理论依据。

    2008年04期 No.141 535-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桩身浅部缺陷数值分析及实例

    苗永红;刘松玉;龚仁荣;石启印;

    在桩身完整性分析中,为确定缺陷的性质和准确位置,依据弹性波理论,提出了利用数值计算手段分析不同类型桩身浅部缺陷的新方法。结论表明,缺陷附近的阻抗变化与反射波幅大小成正比。对浅部缺陷,可以近似用无阻力反射系数来估算缺陷的大小;对突变缺陷桩,由"峰-峰值"来确定缺陷的位置,用速度波曲线的负峰、正峰间距确定缺陷的长度较准确;桩身浅部缺陷,选用窄脉冲激励较易分析;该方法也可以用来模拟多个缺陷、桩身形状或密度变化情况。该成果为定量分析桩完整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2008年04期 No.141 538-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沥青路面结构早期破坏的动力特性分析

    张志清;张际春;傅海滨;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结构早期破坏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沥青路面结构在动载作用下的响应情况,分析了弯沉、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动载作用下,轮载中心处的弯沉和应力均较静载作用时小,但弯沉值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波动性,轮载中心以外的其他任何点的弯沉值均可能出现大于静载作用时的弯沉;结构层表面拉应力和压应力交错出现,上面层的轮载边缘附近所产生的拉应力数值相对静载明显增大,沥青表面极易产生拉裂破坏,与规范所规定的拉应力验算点有一定差异。建议在拉应力验算时,增加车轮边缘附近验算点,以保证路面结构表面不产生开裂破坏。

    2008年04期 No.141 541-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土工织物补强软基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唐洪祥;王海清;王大国;

    针对现有的应用于有加筋垫层路堤的整体稳定性计算的分条圆弧法,未能反映筋材所起的全部作用,偏于保守难以全面反映加筋效果。为了从加筋机理和计算分析两方面更合理地阐述加筋垫层的加筋效果,利用现场足尺破坏试验数据,结合边坡稳定分析的圆弧滑动条分法,分析了加筋垫层路堤的失稳破坏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深层滑动潜在滑弧要通过路堤的沉降中心点,并为加筋垫层路堤的稳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合理考虑加筋垫层阻滑作用的简化实用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工程实践。

    2008年04期 No.141 54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基础科学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技术

  • 三标度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触头材料的抗电弧侵蚀能力

    郭金;郭凤仪;王智勇;陈忠华;

    针针对触头材料电弧侵蚀评判过程中的权重计算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0-0.5-1互补型三标度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优先评价矩阵,并经一系列转换得到互反型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分别利用和行归一法和特征值法来确定因素的权重。将该方法用于触头材料抗电弧侵蚀能力模糊综合评判系统,并对AgCdO、AgZnO、AgNi、AgSnO2、和AgC这五种典型银基触头材料在弱小电流作用下的抗电弧侵蚀能力进行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通过计算得出五种材料的抗电弧侵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AgSnO2>AgCdO>AgNi>AgZnO>AgC。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08年04期 No.141 548-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连续系统可靠补偿控制器设计

    朱训林;李蔚;邓依群;金梨;

    为了讨论连续系统执行器失效补偿的可靠控制问题。通过定义一个参数依赖的李亚普诺夫(Lyapunov)函数,系统在正常模式和多个不同的故障模式下,存在有各自与之对应的李亚普诺夫(Lyapunov)函数。然后据此函数给出了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以保证可靠系统的稳定性,进而解决系统多模式下的同时镇定问题。此外,在执行器失效的情况下,所设计的控制器能使系统H∞性能达到最优。在对有多个模式的系统而言,多李亚普诺夫(Lyapunov)函数的设计比单个李亚普诺夫(Lyapunov)函数设计有更小的保守性。由此,该方法减少了可靠设计的保守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2008年04期 No.141 5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离散T-S模糊系统状态反馈最优H_∞控制器设计

    常晓恒;井元伟;刘晓平;

    为了研究离散T-S模糊控制系统的状态反馈H∞控制问题。考虑了受控输出中输入变量系数不为零的情况,对离散T-S模糊控制系统系统提出了一状态反馈最优H∞控制的新方法,基于系统状态完全可以测量的前提下,把闭环系统的扰动抑制度γ的最优问题转化为一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最小化问题;同时通过相关的LMI定理,把H∞控制器增益存在的充分条件归结为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问题,该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可以通过凸优化技术得以解决,给出的结果更具一般性意义。此外,利用隶属度函数的特点近一步降低了控制器增益存在的条件的保守性。最后,一个具体的仿真例子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2008年04期 No.141 556-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局域世界演化模型在贵州输配电网中的应用

    王红蕾;魏一鸣;

    根据贵州电网潮流图和相关数据绘制出其输配电网各节点连接图,运用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和局域世界演化网络模型对贵州输配电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验证,通过实例将贵州电网潮流图分成4个部分,78个节点,对研究节点i的度ki统计,应用网络分布服从指数分布,BA网络的度分布函数,局域世界演化模型的度分布函数相关数据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贵州输配电网符合局域世界演化模型,具备该模型的特性在输电网络中,应加强对集散节点的监控和保护,有必要对相继故障的发生机理、相继故障的预防和控制作深入的研究,确保电力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

    2008年04期 No.141 560-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2K]
  • 工业通信中基于超宽带的自组网路由策略

    曾文;王宏;徐皑冬;

    针对工业通信中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带技术的自组织网络路由策略,该策略利用超宽带技术定位性好的特点,在位置辅助路由协议的基础上引入分层的路由机制扩展而成,通过限制路由请求的范围和缩短任务的传输距离,来降低网络的洪泛开销和任务的传输时间,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显著改善网络的性能,在路由策略的执行效率上优于传统的洪泛路由协议。

    2008年04期 No.141 564-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基于HSI颜色空间的车影去除方法的改进

    郭昉;刘富强;黄宇晖;周凯;

    为了在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中对目标进行较准确的提取、跟踪和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特征的车影去除方法,通过比较阴影存在前后的场景点在HSI空间中亮度畸变和色度、饱和度畸变的夹角的分布规律,达到检测和去除车辆阴影的目的,通过实验结果和评价算法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车辆阴影,其优点在于根据每一副待处理的图像的对应参数的直方图动态地选择分割阈值,算法简单,速度快,且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2008年04期 No.141 568-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基于IP城域网的MPLS VPN可扩展性分析

    刘琪;

    为解决传统VPN扩展性差的问题,在ISP的城域网中,利用MPLS技术,设计与规划基于IP城域网的MPLS VPN模型,通过LSP隧道测试、路由跟踪测试等方法和理论分析,证明了基于IP城域网的MPLS VPN易于扩展,解决了传统覆盖型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扩展性N^2问题,降低了用户和ISP网络管理的复杂度。

    2008年04期 No.141 572-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基于AHP的信息安全管理测量模型

    汤永利;徐国爱;钮心忻;杨义先;

    针对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风险模型来测量与评估信息系统的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测量建模方法,从信息安全管理测量的实践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详细给出了测量模型、测量要素、测量指标、测量方法以及测量实施流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标准ISO/IEC 27002体系结构和层次分析法各自的特点,确定了具体信息系统的测量要素和测量指标,同时考虑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要求,依据建立的测量模型来计算信息系统安全状况,最后依据判决准则综合评价所测目标系统的安全管理。该方法应用于信息系统管理测量与评估的实践,为信息系统风险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08年04期 No.141 575-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机械与材料工程

  • 振动式掘进机截割机构工况参数的建模与仿真

    李晓豁;左胜甲;

    对振动式掘进机截割机构传动系统进行了分析,假设:传动构件为刚体,电动机转速恒定,受力为理想约束,系统的连接为理想连接。在此基础上,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一种复合传动的振动式掘进机截割机构的数学模型,使用matlb软件进行求解,得出了这种掘进机截割头的工况参数(转速及其输出扭矩)的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分析得出:当偏心锤质量改变后,截割头输出扭矩的不稳定响应时间和其输出振幅都随之变化,偏心锤的质量增大1kg,振动最大振幅将增加150 N.m。这为改进振动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提高其工作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8年04期 No.141 579-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压弯成形回弹预测方法

    韩志仁;张凌云;

    为了研究压弯成形中回弹的预测方法,提高压弯成形的精度。采用解析法研究了压弯回弹预测问题。根据压弯件变形的特点,将压弯成形中弯曲板分为等曲率弹塑性段、弹塑性自由段、纯弹性自由段、无变形自由段。将弹塑性自由段、纯弹性自由段简化为悬臂梁结构,利用材料理想弹塑性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挠曲线数学模型,并对弯曲板的回弹分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回弹解析的方法。研究结论为进一步进行压弯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8年04期 No.141 58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液压集成块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刘万辉;田树军;贾春强;曹宇宁;

    在全面研究液压集成块设计与加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块CAD/CAM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建立了基于层次结构的工程数据库系统。针对集成块CAD子系统,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优化数学模型,并运用混合优化策略,实现了液压集成块布局布孔集成方案的优化设计;以CAD优化设计结果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开发集成块CAM子系统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通过CAD与CAM间的紧密集成,实现了集成块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

    2008年04期 No.141 587-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基于粗糙集的供应商评价选择

    邵良杉;邱云飞;杜文涛;

    针对传统的供应商评价选择方法不能有效处理不完备数据信息、没有充分利用以前的评价结果等不足之处,将粗糙集理论中的规则提取技术和知识库构造技术应用到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方法之中,依据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建立了相应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数据获取、初始决策表构建、数据预处理、建立区分矩阵、构造区分函数、属性约简、决策规则获取、值约简、最优决策规则获取、知识库构造、供应商分类的处理过程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供应商评价选择模型。最后以某企业的供应商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模型得到的决策规则是合理性的,证明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8年04期 No.141 59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基于CBR的分布式工作流模型与管理方法

    孙福权;陈廷斌;盛国军;

    为了满足企业信息系统的分布环境下工作流管理系统向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的需求,并实现分布式工作流与知识管理、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的结合,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推理方法——CBR(基于事例推理)引入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BR的分布式工作流系统框架与管理方法,重点探讨了CBR的事例检索策略在分布式工作流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的实例,实践证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分布式工作流的智能性、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2008年04期 No.141 595-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环境工程

  • 辽河油田冻融石油污染土壤中原位修复微生物

    李素玉;李法云;张志琼;罗岩;杨姝倩;魏伯峰;

    以辽河油田不同年代开采油井附近采取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冻融模拟试验和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原位修复作用的优势微生物菌株,并比较油田冻结土壤与未冻结土壤中石油降解细菌与真菌的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石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从未冻结土壤中筛选出石油降解细菌14株、石油降解真菌6株;从冻结土壤中筛选出石油降解细菌5株、石油降解真菌2株。石油降解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的B3号菌株在37℃、7天时间内对石油的降解率最高,为30.2%;石油降解真菌木霉属(Trichoderma sp.)的F3号菌株在28℃、7天时间内对石油的降解率最高,为47.2%。

    2008年04期 No.141 599-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燃煤电厂贮灰场环境地质问题

    滕德宾;王清;陈占成;阙金声;

    为了预测贮灰场环境地质问题,采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对选定的贮灰场场地进行了渗漏性评价,对贮灰场渗漏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比选贮灰场中,磨其山贮灰场场区渗漏问题非常严重,由于渗漏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也比长立庄贮灰场严重,总的来说,长立庄贮灰场场址优于磨其山贮灰场。该成果对此类工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008年04期 No.141 602-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实时预蓄预泄法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与应用

    朱永英;袁晶瑄;王国利;金英学;张春波;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实时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与应用的必要性,并阐述了水库实时预蓄预泄动态控制汛限水位的基本思想和数学表达,介绍了该方法在碧流河水库2005年"8.8"洪水实际调度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8.8"洪水预蓄预泄调度过程,在不增加水库及上下游防护对象风险的前提下,能抬高汛限水位,增加水库蓄水,比常规的调度方式多拦蓄洪水0.4亿m3,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2008年04期 No.141 606-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处理含硫氮恶臭气体的工程菌的获取与效能

    徐桂芹;王海燕;高洁;姜安玺;

    试验分离、纯化得到12株去除硫化氢和氨气的菌株。对其脱臭效能的试验可知,异养硫氧化菌的脱硫效率优于自养硫氧化菌,自养、异养硫氧化菌和亚硝化混合菌的脱臭效果要优于单一的硫氧化混合菌或单一的亚硝化混合菌。确定所有的分离出的自养、异养硫氧化菌和亚硝化混合菌作为脱臭工程菌。分析其高效的原因是专性自养亚硝化菌在特定的基质上与异养硫氧化菌混合培养,有助于自养的亚硝化菌对氨的作用,另外,多种菌之间的协同作用,减轻了中间产物的负反馈抑制,使底物的利用更彻底,系统运行更稳定。

    2008年04期 No.141 610-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综合赋权法在灌区节水改造评价中的应用

    王书吉;姚兰;李飞;费良军;

    为了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应用综合集成赋权法对灌区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单纯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比,综合集成赋权法能够兼顾主客观影响因素,得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权重计算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陕西省关中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得出了令人满意的评价结果。说明在灌区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时综合集成赋权法比单纯的主、客观赋权方法优越,得出的结果更合理,有更好的适用性。

    2008年04期 No.141 61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常用护坡草耐旱性研究

    高丽霞;陈阳春;董佳玲;

    对广东地区常用4种护坡植物(百慕大草,黑麦草,糖蜜草,高羊茅)进行水分胁迫处理,观察不同时期植物的形态变化并测定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增加;四种草本植物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百慕大>糖蜜草>黑麦草>高羊茅;根系固坡保土能力依此为糖蜜草>高羊茅>百慕大>黑麦草。

    2008年04期 No.141 617-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铁铈高温煤气脱硫剂及其载体特性的表征

    胡世菊;谢巍;常丽萍;宋辉;余江龙;

    以辽宁阜新煤矸石热电厂收集的不同粒度和组分粉煤灰样品为载体,铁铈氧化物混合物为活性组分,高岭土为粘结剂。经过机械混合,成型,干燥和高温煅烧,制备出柱状样品,在120℃条件下干燥4h,再700℃煅烧8h。制备了铁铈复合高温煤气脱硫剂,利用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备的铁基高温脱硫剂及其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粉煤灰为载体的铁铈高温煤气脱硫剂在400-600oC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硫化活性。

    2008年04期 No.141 620-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北太平洋海温对阜新气候变暖的影响

    马晓刚;李辑;

    为了揭示阜新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利用近50年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历年阜新地区气温资料,在太阳黑子谷值年活动周期内,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阜新年、季、月气温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阜新气候变暖与海温之间的一些重要规律。结果证明了阜新气候变暖与海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及海温对气温影响的长期效应。通过海温与气温的研究,对气候变暖、冷暖冬、高温、低温冷害、干旱、洪涝等方面的气候预测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2008年04期 No.141 62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青龙山水库环境影响评价

    郭鹏;

    为了对青龙山水库工程建设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采用了工程分析、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技术研究手段,研究了该工程的环境影响状况。结果表明:青龙山水库工程建设不存在潜在的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研究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环境管理监控及污染防治等措施,使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该研究为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该工程项目的环境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2008年04期 No.141 626-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