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矿业工程

  • 蒙德法定量安全评价的误差分析与参数选择

    陈建宏;杨立兵;赵江平;周智勇;

    为分析与讨论蒙德法(Mond)优缺点、评价精度及适应性,对参数取值的主观偏差影响、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对蒙德法中燃烧热的温度、单元中重要物质选取、混合物质影响以及Mond法算法误差传递进行了研究,采用误差传递法对偏差的传递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论证。结果表明蒙德法中燃烧热、重要物质选取、混合物质等参数选取是合理的,同时阐明了偏差传递过程及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解决办法,如改进计算模型和量化参数取值等。

    2009年05期 v.28;No.151 689-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 水压致裂作用对岩石渗透率影响数值模拟

    姜文忠;张春梅;姜勇;孙维吉;

    针对在低渗透油、气田和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水压致裂增透机理应用中的问题。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考虑损伤和应力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运用岩石破裂过程流固耦合分析系统RFPA,进行了单孔水压致裂过程对岩石渗透率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压裂过程中水压力不断增加致使裂隙萌生、扩展,岩石破裂失稳;水压力与裂隙长度呈强烈非线性关系;裂隙扩展提高岩体渗透率,渗透率数值上增加1-2个数量级,裂隙扩展过程中主裂隙附近岩体渗透率高于非破坏区岩体渗透率。

    2009年05期 v.28;No.151 693-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 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区域判定

    李洪刚;张大明;

    针对采空区煤炭容易发生自燃问题,且采空区发火危险区域尚不明晰,通过对采空区内气体监测以及建立采空区流场和温度场耦合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值模拟,判断出发火危险区域位置,从而对煤炭安全高效生产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2009年05期 v.28;No.151 697-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4K]
  • 煤中瓦斯解吸渗透理论及实验研究

    姚有利;秦跃平;于海春;

    为了研究煤层中瓦斯瓦斯吸附解吸过程和瓦斯流动规律,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理论成果,设计了瓦斯吸附解吸的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温度控制系统、瓦斯吸附解吸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自制的煤样,实验研究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和温度30℃条件下瓦斯的解吸规律。采用动态定压解吸法进行瓦斯解吸实验,研究并指出了解吸速率与煤样粒度之间关系的规律。通过对三种不同煤样的解吸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瓦斯解吸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煤的瓦斯解吸量的数学模型。对于改进现有的抽采方法并提高抽采水平、对于煤与瓦斯的突出预测和煤矿瓦斯灾害的防治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009年05期 v.28;No.151 701-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 论浅部开采条件下城区土地开发

    朱广轶;李树峰;高智广;朱乐君;

    针对地表变形最大限值和采煤临界深度最小限值是采动区建抗变形建筑物的两个必要条件,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指出:建抗采动变形建筑物的地表变形限值应以Ⅲ级为宜;在不形成塌陷漏斗前提下,采动区作为类似材料堆积场等其他用途的地表变形可达Ⅳ级。说明了建筑物附加应力影响下,采煤临界深度之计算方法、提出了计算公式。进而,阐述了城市浅部采动区建抗变形建筑选址的避让措施、地基岩体加固措施,以及,建筑结构的建筑措施、刚性措施、柔性措施。提出了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的5个基本原则。

    2009年05期 v.28;No.151 704-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地质与测绘工程

  • 基于位置服务中的本体构建及应用

    程钢;杜清运;

    针对基于位置服务(LBS)中缺乏语义基础的问题,分析了LBS涉及的数据和服务特点,设计了用于识别和关联语义相关概念的混合结构本体,对其进行建模。该方法克服了LBS中可能出现的语义异质问题,便于用户和服务之间进行概念的共享和交换。示例的结果,表明了基于本体的LBS在克服语义异质问题上的优点。

    2009年05期 v.28;No.151 708-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 GIS中定性距离推理

    刘新;李成名;刘文宝;

    为了丰富了GIS基础理论,运用区间运算理论和集合论,根据定性距离约束条件,导出了定性距离推理的通项公式,重点研究了同向定性距离推理和反向定性距离推理。只要定性距离的区间范围单调递增,推理结果与具体的区间比值无关。根据吸收律,定性推理结果与相邻定性距离的区间范围之比有关。该研究成果。

    2009年05期 v.28;No.151 712-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 结构元在时空数据模型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聂运菊;石金峰;宋伟东;

    为了研究结构元在时空数据模型评价中的作用,通过对时空数据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STGIS功能、以及是否方便在现有的GIS软件上实现等属性给出了一个定性的评价表。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结构元进行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基态修正模型最佳,时空复合模型次之,快照模型一般,时空立方体模型最差。

    2009年05期 v.28;No.151 716-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渤海湾盆地中原地区古生界热演化史及生烃潜力

    靳秀菊;姚合法;

    针对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多期叠加演化的特点,以中原地区为例,应用EASY%Ro模拟等方法开展了上古生界热史恢复研究,研究表明,上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印支期均衡演化和燕山期、喜山期差异演化等多个生烃演化阶段。上古生界烃源岩演化史类型可以划分为回返-沉降增温型、阶梯沉降增温型、W型回返降温-沉降增温交替型、岩浆侵入型、V型回返降温型等五种类型,不同构造单元分别具有不同的烃源岩演化史类型、生烃潜力、生烃高峰期次,其中,回返-沉降增温型、阶梯沉降增温型的地区是古生界的有利生烃区。

    2009年05期 v.28;No.151 720-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 泥灰岩的微观结构及溶蚀过程分析

    刘海燕;柴建峰;李增学;吕大炜;李淑进;

    为了研究溶蚀泥灰岩的微观结构特点和岩溶作用的发展过程,采用现场条件分析和室内镜像观察样品的方法,研究了溶蚀泥灰岩的结构特点及矿物的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微观下泥灰岩岩石中发育许多微小的裂隙,为溶蚀作用的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另外泥灰岩中大量的泥质物随可溶岩的化学溶蚀过程发生了机械侵蚀作用;泥灰岩的溶蚀作用一方面引起矿物成分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导致岩石结构的变化。该结论对研究泥灰岩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09年05期 v.28;No.151 724-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 利用GPS观测值反演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时空变化

    蔡昌盛;高井祥;

    为了便于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时空变化的研究,利用区域电离层模型获得了GPS系统硬件延迟,从而进一步获取了绝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值。利用北京IGS站的GPS观测数据分别计算了2000年至2004年各个不同季节的总电子含量,经比较发现,电离层总电子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利用中国地壳观测网络25个测站的观测数据计算发现,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空间变化幅度大,在低纬度地区总电子含量值相对较大,而在中纬度地区相对较小。

    2009年05期 v.28;No.151 727-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土木与力学工程

  • 考虑盾构施工扰动土体固结的地层沉降计算

    刘纪峰;陶龙光;刘波;

    为解决以往盾构隧道的地层沉降计算不考虑施工扰动土体的固结沉降对总沉降的影响而使得计算结果偏小的问题,通过对盾构隧道施工致周边土体的扰动机理分析,指出盾构上方一定范围内的被扰动土体为欠固结土,应用欠固结土的沉降计算理论,得出了考虑盾构扰动周边土体固结影响的隧道沉降计算修正方法。与工程实测值的对比结果表明,地层沉降计算修正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工程应用上偏于安全,该成果对于盾构隧道施工的地层沉降预测与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9年05期 v.28;No.151 731-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 隧道洞口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治理

    贾金青;王海涛;宓荣三;

    针对河南省济邵高速公路的王坑隧道洞口滑坡问题,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达不到稳定性要求,必须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滑坡的实际情况,采用抗滑桩结合地表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利用有限元法对滑坡体治理后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并与滑坡体治理前的稳定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抗滑桩加固方案能够达到滑坡治理的设计要求。

    2009年05期 v.28;No.151 735-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 改进的灾害损失等级模糊划分模型

    徐强;李静;陈健云;

    为解决如下问题:自然灾害损失的定量评估和等级划分是灾害研究中的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在进行评价时,常遇到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会建立不同的隶属函数,具有随意性,不利于评价结果的比较;评价的因素可能存在相互关系,从而相互影响。首先对相关的指标进行正交分解,目的是去除导致灾害损失的因素的相关性;然后用遗传算法进行独立因素的隶属度确定,得到最优隶属度;最后用模糊理论识别自然灾害危害度程度,并结合贵州毕节地区泥石流危害度评价。模型对识别自然灾害危害度程度有较好的效果。

    2009年05期 v.28;No.151 739-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钢筋影响下混凝土中氯离子质量分数累积研究

    王显利;吴智敏;郑建军;

    针对钢筋影响下混凝土中氯离子质量分数的预测,试验研究了钢筋表面氯离子质量分数累积情况;通过定义容量系数和传递系数给出了氯离子非稳态扩散的质量守恒矩阵方程,将所编译的扩散模块与ANSYS链接得到混凝土中氯离子质量分数累积的数值模拟方法,并作了有效性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灵活地预测考虑钢筋存在的同时,各种复杂截面形状的混凝土构件在单一或多边界同时遭受氯离子侵蚀时的氯离子质量分数累积。

    2009年05期 v.28;No.151 742-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 不同支座约束下网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对比

    柳春光;李会军;林桂枫;

    为了论证网架在设计时应与下部结构进行整体计算的必要性,以三种支撑下(刚铰支座、弹性支座和柱子支撑)的双层正放四角锥矩形网架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对多个网架结构的挠度、压杆、拉杆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刚铰支座与弹性支座、整体分析网架的杆件动静力分布规律截然不同,必须考虑下部结构刚度对网架杆件受力的影响,不可简单地简化为刚铰支座,否则设计极不安全;以弹性支座网架模型代替整体分析网架模型有一定的可行性,二者在内力分布及大小较相近,但也有不少杆件应力偏差较大。

    2009年05期 v.28;No.151 746-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 基于粒子群-最小二乘法的岩石流变模型参数反演

    罗润林;阮怀宁;朱昌星;

    为解决参数数量随加载级数增加而成倍增加,对参数反演带来困难这一问题,在分级加载蠕变模型中,根据粒子群算法和最小二乘法对参数反演的特点,先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模型参数进行反演得到一个全局次优粒子,再将其作为初始值对模型参数进行最小二乘法反演。工程实例表明,粒子群-最小二乘法反演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分级加载蠕变模型的参数反演。

    2009年05期 v.28;No.151 750-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 Ⅲ型裂纹动态Dugdale模型的扩展问题

    吕念春;程云虹;王云涛;程靳;

    通过复变函数论的方法,对材料的非线性特性下的III型裂纹Dugdale模型的动态扩展问题进行研究。采用自相似函数的方法可以获得应力、位移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解析的解。应用该法可以很容易地将所讨论的问题转化为Riemann—Hilbert问题,而后一问题可以用通常的Muskhelishvili方法进行求解,并可以相当简单地得到问题的闭合解。利用这些解并采用叠加原理,就可以求得任意复杂问题的解。

    2009年05期 v.28;No.151 75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 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区非线性地应力场反演

    任爱武;伍法权;和海芳;王东;董金玉;叶剑红;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区现场工程为依托,提出一种新的地应力场反演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大型结构面对地应力场的影响特征,将含有大型结构面的工程地质模型分区进行处理。首先,在线弹性的状态下,确定边界位移的搜索范围。继而,建立初始应力场拟合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并采用一阶优化算法,有效的避免了繁琐的运算。最后,拟合结果表明精度较好,满足了工程的需要,从而证实了提出的地应力场反演方法的可适用性与正确性。

    2009年05期 v.28;No.151 758-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 基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的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

    苏国韶;

    针对多种复杂影响因素条件下,如何有效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这一类复杂的模式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的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新模型,通过对少量训练样本的学习,能很好地建立冲击地压危险性与其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科学可行、容易实现且预测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2009年05期 v.28;No.151 762-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 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效果的综合评价

    赵德深;王忠昶;张文泉;

    为了获得覆岩离层充填后地表沉陷与覆岩破坏的效果,采用点、线结合的办法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监测地表移动与房屋变形规律,在井下采用仰孔分段注水法及前端泄露式多回路注(放)水系统对东滩煤矿14 308工作面覆岩离层注浆条件下采动导水裂隙带的破坏特征进行了连续探测。结果表明:离层注浆条件下地表的减沉率达到了38.5%,离层注浆时的采动导水裂隙带高度值略高于正常条件下的高度值。综合评价效果为类似矿井的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9年05期 v.28;No.151 76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 熔体吹气发泡法制备泡沫铝的准三维数值模拟

    刘红;解茂昭;尹洪超;王德庆;

    为了分析气泡与铝熔体间的相互作用及汽液两相流动特性,提出准三维模型,即用多重参考系法模拟横向桨叶平面,用边界条件模型模拟纵向平面的搅拌过程,并将两种方法进行耦合;应用双流体模型模拟气液两相流场,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液相流场的湍流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最大周向速度在桨叶端部附近,桨叶上下方,各形成一个回流区,气体射流作用下,流场内旋涡较强;平均含气率随着气体流率及桨叶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2009年05期 v.28;No.151 770-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 功能梯度材料受冲击载荷作用裂纹尖端应力场

    毕贤顺;周继忠;石岩;

    针对在经典弹性动力学范围内,裂纹尖端应力的奇异性未得到解决这一问题,根据非局部线弹性理论,研究含裂纹无限板在反平面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问题。假设裂纹突然受到均匀载荷作用,材料的剪切模量和密度为指数形式模型,泊松比为常数。利用拉普拉斯和傅立叶变换将混合边界值问题简化为对偶积分方程,并得到裂纹尖端应力场的解析解答。

    2009年05期 v.28;No.151 774-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 采空区顶板蠕变损伤断裂分析

    张向阳;

    为了改进采空区顶板管理方式,必须掌握顶板断裂的滞后性。顶板断裂的滞后性是顶板岩层蠕变损伤的结果。基于Kachanov蠕变损伤理论对采空区顶板的蠕变损伤过程进行了解析分析。采空区顶板的蠕变损伤断裂经历断裂孕育和裂隙扩展两个阶段。断裂孕育时间随材料的蠕变指数、上覆岩层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裂隙扩展时间也随材料的蠕变指数、上覆岩层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但随岩石的抗拉强度增大而增加。

    2009年05期 v.28;No.151 77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 废渣场路基稳定性分析

    张永彬;王运永;赵永昌;

    针对废渣场的废渣材料软硬比例发生了不利于堆放边坡稳定的特殊情况,应用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及数值微分对渣场稳定进行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通过改变堆放结构,设计出了安全可行的废渣排弃方案,并通过现场实验对排弃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够保证渣场运行的安全、稳定,并得出了可供借鉴的结论。

    2009年05期 v.28;No.151 781-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 矿井深部开采非线性力学特点

    B.H.阿巴林;

    为了解矿井深部开采过程中大范围非线性应力现象和自组织多分量现象,对采矿诱发地震和岩爆地震的监测方法和体系做了相应的分析,总结了深部采掘工程中岩体非线性力学特点。认为矿井地下巷道岩区碎化现象是由重力应力分量达到或者超过岩石的单轴压缩强度形成的。对人工填充体的组织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岩石分区碎裂现象和自组织人工充填体的相互作用来提高采矿效率。

    2009年05期 v.28;No.151 785-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技术

  • 多重状态和控制时滞并存的不确定系统鲁棒H∞控制

    付兴建;刘小河;童朝南;

    研究了同时具有多重状态和控制时变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鲁棒H∞控制,其中的不确定性是时变的,并且时滞同时存在于控制和状态。通过构造一种状态反馈控制律,建立适当的Lyapunov泛函,综合考虑不确定因素以及时滞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证明了所构造的状态反馈控制律不仅可以使得相应的闭环系统达到渐近稳定,而且给出了其满足一定鲁棒H∞性能指标的Riccati方程。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很好的达到抑制系统干扰的目的。

    2009年05期 v.28;No.151 78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 基于ARM的智能温控系统设计

    乔和;陈彬;

    针对电阻炉温度控制纯滞后、大惯性环节控制的特点,传统的PID控制可以获得较好的稳态响应特性,但控制上会造成较大的系统超调,无法满足控制精度。应用参考模型自适应方法设计控制器,分析并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用超稳定理论设计了参考模型自适应PID控制系统,并给出自适应率。以ARM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并分析了电阻炉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由K型热电偶和数字转换芯片MAX6675组成温度检测电路,采用固态继电器来作为温控元件,利用开关特性来控制电路的断开和接通炉温控制主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超调量小,跟踪速度快,可靠性高,结构紧凑、工作稳定。

    2009年05期 v.28;No.151 792-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 基于隶属度函数的BP人工神经网络改进算法

    徐雅斌;杜鹏;

    为了实现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隶属度函数的BP神经网络改进算法。算法是在学习率自适应调节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的概念,根据不同的误差E,来确定不同的改变学习率的α和β,进而使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提高网络的学习速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预测精度不变的情况下,收敛性明显加快。由此证明,提出的基于隶属度函数的BP神经网络改进算法是快速和有效的,可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和各种类似的应用。

    2009年05期 v.28;No.151 795-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机械与材料工程

  • 基于ANSYS的不同形状镐齿的有限元分析

    李晓豁;吴迪;史秀宝;

    为了研究镐齿形状对其强度的影响,取几何尺寸相同、结构形状不同的三种截齿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了三种不同形状镐形截齿的结构模型,利用ANSYS软件在同样载荷作用下对各个截齿进行应力分析,得出各截齿的变形图和应力分布图,掌握了每种截齿工作时各点应力大小和易受损的位置,所得结果为正确选择和合理设计截齿结构以及改进截齿的设计、改善镐形截齿的受力状况、提高截齿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09年05期 v.28;No.151 798-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模具型腔精加工粗糙度预测模型与加工量优化

    蔡玉俊;吴志静;戚厚军;

    利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模具型腔精加工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分析了精加工中轴向切深、径向切深、每齿进给量、切削速度等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切削用量的优选,从而达到了在特定的条件下预测和控制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2009年05期 v.28;No.151 801-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 高速电机转子临界转速计算与振动模态分析

    王天煜;王凤翔;方程;孔晓光;

    采用3D有限元方法,计算磁力轴承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并分析振动模态,利用磁悬浮转子系统自身悬浮特性进行激振实验,确定有限元模型中磁力轴承支承刚度,有限元法计算的临界转速与转子系统实际运行临界转速相一致。研究表明,磁力轴承刚度对转子临界转速影响很大,可以通过改变磁力轴承刚度和转子材料来调整临界转速;为了避免转子超越弯曲模态的临界转速,转子轴伸长度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009年05期 v.28;No.151 805-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 硬石膏代替石膏生产道路硅酸盐水泥工艺

    成立;黄绪泉;王小萍;

    探讨了石膏类型对道路硅酸盐水泥强度、凝结时间及水化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O3掺量达一定值后,其掺量的多少对水泥强度、凝结时间的影响已不明显,但从强度来看,以外掺SO3为1.5%左右为较佳。低温煅烧(700℃)所得的硬石膏制得的水泥比高温煅烧(1350℃)所得的硬石膏制得的水泥凝结时间短,强度高。二水石膏和硬石膏合掺能改善道路水泥的各项性能,一定范围内,随SO3掺量的增加,水泥的干缩率变小,耐磨性增强。掺二水石膏的水泥干缩率比掺硬石膏的水泥干缩率小,水化放热量稍低,半衰期减小。

    2009年05期 v.28;No.151 809-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基于行为安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分析

    陈红;刘静;龙如银;

    针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系统分析和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了矿井作业人员行为选择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下矿井作业人员遵章行为和违章行为的行为结果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矿井作业人员行为选择的回报概率进行了数学分析,得出不同行为选择下的期望总回报,并进一步推导出建立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条件,为煤矿企业设计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2009年05期 v.28;No.151 813-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 产品技术标准为对称偏差下的质量经济性分析

    张自然;白亚锋;方英;

    针对以总质量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质量经济性分析未充分考虑产品收入和产品净质量收益方法的局限性,基于在产品技术标准为对称偏差的情形,引入与顾客满意度相关的产品价值函数,给出净质量收益意义下的质量经济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以产品净质量收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探讨确定最优质量水平。分别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探讨了最优质量水平的确定,结果表明:以产品净质量收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最优质量水平不同于以产品总质量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最优质量水平,以产品净质量收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最优质量水平较高。给出了净质量收益意义下的质量经济性分析方法及公式,通过定量研究得出基于新方法的产品质量优化更有效,从而拓展了传统的以总质量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质量经济性分析。

    2009年05期 v.28;No.151 817-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环境工程

  • 露天矿排土场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种子库生态特征

    吴祥云;李宏昌;瞿春艳;

    采用种子萌发法研究了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五种恢复措施的土壤种子库,共发现16种植物,分属5科,16属,以草本植物为主。排土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较低。随着恢复类型、恢复时间的不同,土壤种子库的种类、密度各不相同。选择正确的恢复措施,有利于土壤种子库自我更新能力的增加和排土场生态系统稳定,对排土场的土地恢复和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05期 v.28;No.151 820-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与土壤环境关系

    郭祥云;李道亮;

    为研究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的关系,以阜新海州排土场为例,应用DCCA排序分析方法研究植被和土壤环境关系,排序图显示第一排序轴与pH和速效K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速效P、速效N、有机质、全N、电导率呈正相关关系,第二排序轴与速效P、电导率和速效N呈正相关,与其他土壤因子负相关。植被种类的分布象限表明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排土场较为恶劣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良好。综合分析认为:在阜新海州排土场植被恢复初期适合种植的乔木物种为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随着植被恢复和停止排矸年限延长,土壤环境改善,植被种类增多,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等草本植被生长良好。

    2009年05期 v.28;No.151 823-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 改性超细粉煤灰吸附Cr~(6+)动力学研究

    刘转年;王贵荣;

    将三种粉煤灰球磨后得到超细粉煤灰,选择采用HCl、H2SO4、NaOH、Ca(OH)2和Na2CO3等对超细粉煤灰进行化学改性,结果表明采用Ca(OH)2改性效果最好,经过改性以后三种超细粉煤灰对Cr6+的去除率提高2.01~2.44倍。研究了Ca(OH)2改性超细粉煤灰对Cr6+的吸附动力学和浓度和pH值对吸附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三种改性超细粉煤灰对Cr6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吸附为颗粒内扩散控制过程。溶液浓度增加,去除率降低;pH<6时,Cr6+的去除率pH值的增加而增加,pH>6时,去除率减小。

    2009年05期 v.28;No.151 827-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 有机酸无机离子对土壤镉铅解吸特性的影响

    陈苏;孙丽娜;晁雷;牛之欣;张鸿龄;孙铁珩;

    为深入了解草甸棕壤中镉、铅的解吸行为,采用一次平衡法探讨有机酸、无机离子对镉、铅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草酸、组氨酸摩尔浓度较低时,有机配位体抑制镉的释放,而有机酸摩尔浓度较高时(>2 mmol·L-1)将明显促进镉的释放。柠檬酸、草酸、组氨酸对Pb的解吸率随有机酸摩尔浓度提高(0-20 mmol·L-1)而增大,对Cd、Pb浸提能力的大小关系为:柠檬酸﹥草酸﹥组氨酸。随解吸液中无机离子(C1-、SO42-、F-)摩尔浓度的增大,镉、铅的解吸率亦随之提高。无机离子对解吸土壤中Cd的影响力顺序是:C1->SO42->F-;对解吸土壤中Pb的影响力顺序是:SO42->C1->F-。

    2009年05期 v.28;No.151 831-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 示踪剂在饱和黄土中的滞留特征比较

    郭敏丽;王金生;李书绅;刘春立;滕彦国;

    3H和Br-、3H和I-在饱和黄土中的迁移实验表明:3H的迁移速度均滞后于Br-和I-。以3H为基准核素,应用GROUND程序分别对Br-和I-在饱和黄土中的迁移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各示踪剂在饱和黄土中的阻滞因子。结果显示,示踪剂3H、Br-和I-在饱和黄土中迁移时均存在滞留现象,其中Br-的滞留现象表现的最不明显,其次为I-,3H的滞留特性表现的最明显。核素的滞留特征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精度,在选择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时,建议首先考虑选择Br-。

    2009年05期 v.28;No.151 835-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 基于模糊识别的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李名升;佟连军;仇方道;

    针对声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级别特征值法的噪声综合评价模糊识别模型,克服了传统模糊综合评价在最大隶属度原则、算子、隶属函数等方面的缺陷。利用该方法所得到的级别特征值不但反映了样本的属性,而且可以对各个样本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比较。在对吉林省的实例研究中,分别求解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的级别特征值,然后进行等权平均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吉林省声环境质量自1990s以来呈明显好转趋势。

    2009年05期 v.28;No.151 838-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 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孙丽娜;廉梅花;李昕馨;鲍桐;

    在系统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农作物和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暴露模型和成人、儿童暴露参数,计算细河流域土壤中5种重金属Zn、Pb、Ba、Cd和Hg的成人、儿童暴露量。结果表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人群暴露主要来自食物途径,食物摄入暴露量明显大于呼吸摄入暴露量,皮肤接触暴露量则更小。5种金属的成人与儿童食物日暴露总量分别为0.121 mg/kg/d和0.185mg/kg/d,不同重金属的食物日暴露量为:Zn>Pb>Ba>Cd>Hg;呼吸与皮肤接触暴露中儿童的重金属暴露较成人明显,儿童与成人呼吸日摄入总量分别为1.01×10-2 mg/kg/d与1.08×10-3 mg/kg/d;皮肤接触暴露量分别为1.82×10-5 mg/kg/d与1.08×10-5 mg/kg/d。在3种暴露途径中,儿童的平均体重日暴露量均明显大于成人。

    2009年05期 v.28;No.151 842-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苯并(a)芘对蚯蚓细胞色素P450和抗氧化酶影响

    张薇;宋玉芳;刘淼;孙铁珩;

    研究了苯并(a)芘(BaP)低剂量污染胁迫下对蚯蚓(Eisenia fetida)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通过滤纸接触染毒法,按指数递增设计暴露质量浓度为10-6到10-2mg·mL-1,染毒时间48h,检测指标分别为蚯蚓细胞色素P450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范围内,蚯蚓体内P450含量和SOD活性与苯并(a)芘污染胁迫存在明显的响应关系,POD活性在BaP的最大暴露质量浓度下(10-2mg·mL-1)被显著诱导,而CAT活性对BaP暴露无明显的指示作用。这表明,BaP的代谢过程诱发了蚯蚓体内P450含量的增加,同时又抑制了SOD酶活性,从而使生物体对活性氧自由基的防御能力下降而更易受到毒害,这可能是BaP对生物体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2009年05期 v.28;No.151 846-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 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的植物多样性

    赵军;陈建伟;吕刚;

    为了得到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采用标准地调查和室内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区内6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的植物种类多样性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物种14~33种。其中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为1~7,Shannon-Wiener指数为0~1.809 5,Simpson指数为0~0.879 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58 0~0.929 9。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为3~12,Shannon-Wiener指数0.950 3~1.951 7,Simpson指数0.648 8~0.824 1,Pielou均匀度指数0.6175~0.865。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5~24,Shannon-Wiener指数0.754 1~2.163 2,Simpson指数0.495 8~0.850 6,Pielou均匀度指数0.468 6~0.721 8。草本物种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中占绝对优势,而乔木种类非常贫乏。杂木林的乔木层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人工落叶松林、人工红松林和蒙古栎林最低。杂木林的灌木层多样性最高,岳桦林的均匀度指数较高。蒙古栎林的优势草种比较明显,各多样性指数在所有样地中均达到了最低水平。物种数目随海拔梯度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规律,呈明显的双峰格局。

    2009年05期 v.28;No.151 849-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 小波消噪的灰色拓扑法预测降雨量

    崔磊;迟道才;武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降雨量预测精度,在基于小波消噪的基础上应用灰色拓扑对降雨量进行预测,用丹东地区1951年-2007年的降雨量作为历史数据,建立降雨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新模型算法简单,精度较高,比传统的拓扑预测模型效果更好。应用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降雨量的预测精度,为降雨量预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年05期 v.28;No.151 853-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基础科学

  • 符号空间一类极小子转移的混沌性与拓扑遍历性

    王立冬;邢秀莹;陈知之;

    为了进一步探讨文献[1]在符号空间上所构造的极小子转移的性质,设(Σ,ρ)是具有两个符号的单边符号空间,σ是Σ上的转移自映射。文献[1]证明了存在一个极小集ΛΣ满足σ▕Λ是Wiggins混沌的、Martelli混沌的、分布混沌的、严格遍历的、拓扑弱混合的和有零拓扑熵。在此基础上,采用构造性的方法构造了一个特殊的极小子转移,由此得出在符号空间上的一类极小子转移σ▕Λ是拓扑遍历的、拓扑双重遍历的和熊-混沌的。该结果对研究一个动力系统的动力性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009年05期 v.28;No.151 857-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 一种无粘不可压缩火焰面间断的界面捕捉方法

    王雪瑶;姜凡;刘长春;刘石;

    为了精确考察无粘不可压缩火焰面间断的界面运动,提出了模拟无粘不可压缩火焰面间断的GFM方法,尝试把Level Set方法,改进的Ghost技术应用到火焰间断面的求解中。使用SMAC方法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应用Ghost技术的Level Set方法捕捉运动界面,采用五阶精度的WENO格式,时间离散采用TVD Runge-Kutta格式,完成了不可压缩无粘条件下的一维和二维火焰界面合并问题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肯定了采用Ghost技术的Level Set方法捕捉由于化学反应产生强间断的运动界面的合理性。在处理间断问题时,Level Set方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公式推导,只需对间断面附近的区域进行简单处理,节约了计算时间和内存空间。同时,程序的编制过程体现了Level Set方法无需进行复杂的界面重构,易于编程的优越性。

    2009年05期 v.28;No.151 861-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