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灰色关联度在井下钻孔疏放水效果分析中的应用

    赵宝峰;

    研究含水层厚度、钻孔孔深、方位角和仰角对钻孔疏放水效果的影响程度.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各个影响因素与钻孔疏放水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灰色关联度计算和对各影响因素与疏放水量之间关联度的比较,钻孔方位角对钻孔疏放水量影响最大,含水层厚度、钻孔仰角、孔深对钻孔疏放水量影响依次减小.通过对各因素与钻孔疏放水量之间关联度的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指导未来的顶板水疏放工作,而且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

    2013年03期 v.32;No.175 289-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壁后充填膏体监测技术与性能评价

    张新国;李秀山;张保良;江兴元;江宁;

    实现对充填膏体性能的井下现场实测.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KJ216顶板压力在线监测系统,使用耐高温、高压、防水的充填体变形监测仪、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膏体应力、应变和水化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充填体在采空区后方80 m左右逐步被压实并趋于稳定;上覆岩层的总变形量在300 mm左右,其中充填体的变形量在104.3 mm左右,充填体压缩率为5%;充填体的水化温度最高达54℃,对充填体早期强度有促进影响,水化反应在第2天最为强烈,4天以后趋于稳定.

    2013年03期 v.32;No.175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基于3Dslope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计算

    丁川;曹兰柱;贾兰;张海涛;

    针对F3断层切割平庄西露天矿西北帮边坡形成三维滑体,采用二维计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计算要求,因此采用3Dslope边坡计算软件对西北帮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分析西北帮边坡的影响因素,确定潜在滑坡模式,计算由F3断层和弱层以及假设的侧滑面控制的三维滑体边坡稳定系数.从而确定滑体的大小,控制F3断层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该成果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013年03期 v.32;No.175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连续采煤机截割部力学性能

    曹艳丽;李晓豁;邓喜平;尚伟;

    建立连续采煤机截割部的力学模型及截割部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作用在连续采煤机截割部、滚筒和截割活塞杆上的力,得到了各部件受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考虑到截割部摆速不稳定导致的瞬时切屑深度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截割部所受到的力,然后进行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找到零件设计的薄弱环节.

    2013年03期 v.32;No.175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中国煤矿最大容量SVC在同煤麻家梁矿的应用

    刘铭;

    解决新建大型煤矿供电负荷系统电压波动快、谐波含量高、功率因数较低等问题,有效提高矿井供电质量,通过采用大容量的TCR+FC型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方案,对电网进行实时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实现了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国内煤矿最大容量SVC在同煤麻家梁矿的成功应用,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投运后的谐波含量远远低于限值标准,功率因数、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等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电能质量治理效果明显,从而为大容量SVC在煤矿领域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013年03期 v.32;No.175 305-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的文化-随机粒子群优化算法

    王正帅;邓喀中;康建荣;

    为解决传统方法在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中存在的反演过程发散问题.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纳入到文化算法(CA)框架中,提出了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的文化-随机粒子群优化(CA-rPSO)算法.以随机粒子群优化(rPSO)算法作为信念空间的进化算法,并将PSO作为群体空间的进化算法,形成两者独立并行进化的"双演化双促进"机制,按照误差平方和最小化准则构建适应度函数,反演出概率积分法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常规布设形式的地表移动观测站,基于CA-rPSO反演概率积分法参数的收敛成功率为1.该结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且对矿山其它复杂参数寻优问题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3年03期 v.32;No.175 31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测量误差对概率积分法参数精度影响

    周大伟;吴侃;刁鑫鹏;陈冉丽;赵鑫;张静;

    揭示测量误差对概率积分法参数精度的影响程度问题.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参数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下沉系数和拐点偏移距属敏感因子,主要影响角正切和开采影响传播角为不敏感因子;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分析了测量误差对参数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测量中误差与最大下沉值的比值作为衡量标准得到,当比值小于7%时求出的参数是可靠的,当比值大于10%时求出的参数是不可靠的.该研究结论放宽了沉陷监测对数据的精度要求,为矿山开采沉陷观测站的观测工作及仪器的选择提供依据.

    2013年03期 v.32;No.175 316-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车载序列影像直接相对定向质量

    徐振亮;闫利;段伟;陈林;刘华;

    为验证地面大转角、小面幅序列数码影像直接相对定向质量.推导了一套基于SIFT特征匹配的计算机视觉分析方法,解算过程简洁明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大转角影像、特别是车载序列数码影像相对定向中的匹配难题,解算结果比较稳定;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直接相对定向质量还不高,但研究方法对室内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无人驾驶等导航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最后分析了制约其质量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分析和提高视觉量测质量提供了一条思路.

    2013年03期 v.32;No.175 32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电力事故应急预案评估

    于立友;胡筱敏;齐磊;郝崑;

    为了更加科学地开展电力事故应急预案评估工作.提出一种基于物元的电力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方法.构建了电力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明确了各评估指标的涵义;建立了电力事故应急预案评估的物元分析模型,应用物元可拓集方法来构造物元矩阵;通过计算待评估物元与各经典物元和节域物元的关联度,确定应急预案的等级级别.研究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法用于电力事故应急预案评估,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合理,所开发出的软件评估系统也可在电力事故应急预案评估工作广泛应用.

    2013年03期 v.32;No.175 326-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甲烷煤尘爆轰参数计算及实验研究

    曲志明;王育德;

    为研究甲烷煤尘爆轰过程中气固两相耦合效应及量化关系.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方法,计算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甲烷、不同质量浓度的煤尘及甲烷煤尘混合物在燃烧、爆轰过程中爆压和爆速等重要参数.理论分析揭示了燃烧波、爆轰波的传播特征,爆炸实验验证了燃烧波和爆轰波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甲烷的燃烧加速煤的热解,煤粉挥发份析出较快;初始阶段甲烷气体的反应速度快,压力上升速率快;煤在高温下快速热解出可燃气体,并发生闪燃;因此,甲烷煤尘混合物爆轰比单一的气相、固相爆轰的分析和测试困难的多.该研究成果对于煤矿安全生产防治抑爆技术等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2013年03期 v.32;No.175 330-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基于粗糙集的城市主要道路提取规则

    刘晨帆;刘海砚;唐爽;

    为了使计算机能够智能判断、提取"城市主要道路",运用粗糙集处理问题的方式,并依据现有的数据来源以及采集方法,研究在人工采集时,城市道路的空间关系、道路属性对自身的影响程度,最终形成"城市主要道路"的提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采集"城市主要道路"这一过程能够被解释为计算机可执行的规则.研究结论初步证明了粗糙集提取道路采集规则的可行性,并有助于寻求一种新的计算机智能提取地物地貌的途径与方法.

    2013年03期 v.32;No.175 336-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孙丽;冯燕忠;崔迪;

    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锚固是二者能够协同工作的基础,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是其粘结锚固性能的综合反映.对64个试件进行单端拉拔试验,测定试件的粘结滑移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其粘结破坏特征、粘结滑移机理及受力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能较好地反映Ni-Ti合金绞线与混凝土的受力全过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2013年03期 v.32;No.175 342-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高锰酸钾和混凝剂联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试验

    李喜林;刘玲;江富;许克;丁蕊;狄军贞;

    以中国北方典型低温微污染水源—白石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烧杯静态试验,进行了高锰酸钾单独氧化及高锰酸钾与混凝剂联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混凝剂混合投加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去除效果明显,并起到良好的除浊作用.最佳运行条件为先投加高锰酸钾2.5 mg/L,氧化15 min后投加PAC30 mg/L、PAM3 mg/L.

    2013年03期 v.32;No.175 34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低渗透油藏双重介质试井

    李林凯;姜瑞忠;

    解决低渗透油藏双重介质试井解释问题。基于低速非线性渗流新模型,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效应与表皮系数的低渗透油藏双重介质试井解释模型,利用有限差分进行数值求解,绘制了无因次试井典型曲线,并对无因次非线性参数c1D和c2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渗流主要影响基质系统与裂缝系统的窜流阶段,表现为导数曲线的凹子深度变小.c1D和c2D是决定曲线形态的特征参数.当c1D与c2D的和不为常数时,c1D或c2D增大,凹子深度变小;当c1D与c2D的和为常数时,c1D增大即c2D减小,凹子深度变小.对于封闭边界和定压边界在试井曲线上的压力响应,新模型与达西模型一致.

    2013年03期 v.32;No.175 35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煤矿井下救生舱壳体的动态响应

    苏猛;刘春亭;

    针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利用ANSYS和LS-DYNA软件建立了救生舱壳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等效三角波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壳体的动态响应.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救生舱壳体动态承载能力和变形模式,给出瓦斯/瓦斯煤尘爆炸超压与救生舱承载能力和变形模式的变化规律,为救生舱设计、抗冲击能力的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2013年03期 v.32;No.175 357-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基于程序升温的煤层自然发火指标气体测试

    刘乔;王德明;仲晓星;焦新明;张慧君;

    研究煤自然发火过程中指标气体的产生规律.通过对上、下煤样在程序升温条件下测试研究煤层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测试煤样由低温氧化阶段到快速氧化阶段的临界温度和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指标气体.研究结果表明:C2H4和C2H4/C2H6初始出现时的临界温度、C3H8/C2H4比值峰值点温度与煤样由低温氧化到快速氧化阶段的临界温度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均揭示了此时煤样已进入快速氧化阶段.该研究成果对开展煤自燃低温阶段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价值.

    2013年03期 v.32;No.175 362-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一种新的基于小生境模拟退火的遗传算法

    赵敏;林道荣;瞿波;高祝静;

    针对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中不合理替代方式以及孤立的比较机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生境模拟退火的遗传算法.通过温度的逐步降温,可以在进化早期增强种群多样性,而在进化末期加速算法的收敛过程,有效克服了遗传算法容易早熟、局部搜索能力差的缺点.同时算法还使用了最优保留策略替代了轮盘赌选择算子,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适应度相对高的个体在种群中快速扩散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见的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相比,新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性能.

    2013年03期 v.32;No.175 367-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基于门限的广播加密算法改进

    续蕾;刘玉江;

    为解决数字媒体上的版权问题.对广播加密方案以及能够有效剔除泄密者的泄密者追踪方案做出了深入的研究.采用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方案中加入基于门限的泄密者追踪机制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方法,引入多个密码学哈希函数,并对私钥进行分组处理,实现了基于门限的广播加密及泄密者追踪方案算法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密文头的大小,压缩了公钥大小,减少了服务器开销,实现了优化叛徒追踪机制,能够推动广播加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

    2013年03期 v.32;No.175 373-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挖掘机在复杂路面条件下行走稳定性仿真

    刘辉;毛君;

    研究履带式挖掘机行驶过程中的跑偏及履带系统的受力情况.应用PROE建立挖掘机的主体模型,将其导入到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中,利用RecurDyn建立挖掘机行走履带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应Ground模块建立路面横、纵向倾斜模型,仿真研究了挖掘机在复杂路面条件下行驶时履带部张紧油缸的受力、驱动轮的受力与矩特性,以及挖掘机重心的位移、加速度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挖掘机在上、下坡过程中履带各关键部件受力存在一定的冲击,行走时存在着的跑偏现象,路面纵向坡度对跑偏影响较大,横向坡度次之.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加大张紧油缸的预张力能够减小上、下坡过程中跑偏及振动状况.

    2013年03期 v.32;No.175 37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基于MATLAB电火花磨削高温合金的正交试验

    高霁;孙瑶;王頔;

    采用正交试验和MATLAB回归分析探究电火花磨削工艺规律.以电火花磨削GH3536蜂窝环为试验背景,研究峰值电流、脉冲宽度两个主要加工参数与加工速度之间的关系.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原理,建立了电火花磨削高温合金GH3536的加工速度预测模型.从而得到了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合的电火花磨削加工工艺规律,为电火花磨削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表面质量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03期 v.32;No.175 38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多供应商选择

    石平;刘鲁;

    针对供应商多级评价有较高定量要求的决策问题.单纯用层次分析法存在定量指标处理的缺陷,采用AHP和灰色关联度结合的算法,提出一种新的供应商评价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论证该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评价指标难以准确统计和量化的问题,对复杂多目标的供应商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2013年03期 v.32;No.175 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随机环境下网上零售商订单配置优化

    吴限;陈淮莉;

    针对网购环境下随机性和延期性影响订单履约的问题.在(Q,R)库存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代发履约订单的选项,假设客户需求和订单提前期不确定,客户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等级,在确保高级客户的优先权的基础上,设置了一种订单配置策略.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特定条件下利润最大化阀值,并对不同客户的订单需求变化对利润最大化阀值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利润和客户服务水平.随机性因素的变动对利润最大化阀值有显著影响.

    2013年03期 v.32;No.175 389-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最大最小运送周期下的库存与运输优化模型

    肖继先;康玉茜;孔闪闪;

    针对库存与运输联合优化使得供应链成本最低问题.采用对配送周期加以限制的方法,即最大最小运送周期,研究降低供应链成本的优化模型,即最大最小运送周期库存与运输模型.结果表明:两级供应链下,在车载能力基础上综合考虑配送周期进行货物运送,要比按照独立周期进行货物运送节省成本.根据最大最小运送周期定义建立的最大最小运送周期库存与运输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两级供应链成本.

    2013年03期 v.32;No.175 393-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区间值模糊集的分解定理及相似度的计算

    张成;郭佳;赵植武;裴炳南;

    针对区间值模糊集相似度公式只是经验公式并没有理论依据问题.建立了区间值模糊集新的截集概念,研究了相似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新截集概念是以往截集概念的推广.在新截集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区间值模糊集的分解定理;根据该截集发展出一种推导区间值模糊集相似度的方法,建立了模糊集相似度与区间值模糊集相似度之间的联系,可进一步应用到模糊风险分析研究中.

    2013年03期 v.32;No.175 397-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修正的Baskakov算子的逼近性质

    马英典;张春苟;崔瑜;

    研究修正的Baskakov算子Vn f,x的逼近性,在"保持x2的Baskakov算子逼近"将Baskakov算子修正为Vn f,x,并利用统一光滑模f,t研究其收敛速度的基础上,利用K-泛函和光滑模的等价性讨论了修正的Baskskov算子点态逼近阶的特征刻画,得出了逼近正逆定理.扩展了以前的一些结果.

    2013年03期 v.32;No.175 401-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凸随机合作对策的弱核心与弱稳定集

    宋莎莎;高作峰;郭菊花;杨纱纱;王杰;

    针对局中人在不确定支付条件下如何分配联盟赢得的问题.运用凸随机特征函数将凸随机对策的核心和稳定集加以推广,在分配弱优超基础上建立凸随机合作对策的弱核心与弱稳定集的概念,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性质及关系.提出一种联盟收益分配即弱核心,采用偏好关系具体化的方法证明了弱核心的存在性及唯一性,从而扩展了凸随机合作对策解的研究.

    2013年03期 v.32;No.175 405-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一类混合CD-LS共轭梯度法的全局收敛性

    张雁;单锐;王换鹏;靳飞;

    为了寻找同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数值表现的共轭梯度法.将CD方法和LS方法结合,选用推广的Wolfe线搜索,构造出一类新的混合共轭梯度法.新的混合共轭梯度法不需要限制推广的Wolfe线搜索条件中的参数,但得到的下降性与CD法一致,具有比CD方法更好的收敛性,并具有全局收敛性.对新算法进行数值试验,通过与CD法和LS法的数值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新算法是可行的,尤其对大规模无约束优化问题.

    2013年03期 v.32;No.175 409-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总体正态性检验—W检验法的改进

    白杰华;宋向东;

    针对正态性检验W检验法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D统计量.运用随机模拟方法给出概率密度分布图、拒绝域的取值表、功效函数比较图及非正态分布下的拒绝概率表.结果表明:在正态性检验时,D统计量相对于W统计量的检验功效更高一些,而在非正态检验时,其功效函数拒绝率同原统计量相比也有一定的改进.D统计量对某些分布能够更及时作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判断;新统计量检验计算更省时省力;对正态性检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年03期 v.32;No.175 413-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重复模糊合作对策的核仁

    韩佼佼;高作峰;闫莉;樊梦欣;马栋;

    针对重复模糊合作对策中的解.将重复对策的模型引入到模糊对策中,以模糊结盟为工具建立了重复模糊合作对策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广了模糊超出值的定义,对重复模糊合作对策的核仁进行了定义,给出了重复模糊合作对策核仁的一些性质.该成果使重复模糊合作对策更加完善.

    2013年03期 v.32;No.175 417-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优化背景值的GM(1,1)模型组合改进

    单锐;施苏桐;刘文;

    针对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在GM(1,1)模型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生成紧邻生成序列.利用组合预测思想,结合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对改进后的灰色模型做进一步的优化修正,同时引用新陈代谢灰色模型理论成为BP-GM(1,1)等维新息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两种预测方法的优势,适当的减小了单个模型预测时的误差.数据拟合结果表明:BP-GM(1,1)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精度,该模型应用范围更广.

    2013年03期 v.32;No.175 42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具有退保事件的多险种复合Poisson风险模型

    崔宗宝;金燕生;王汉芹;

    针对退保事件的发生对风险模型破产概率的影响.建立综合利率下考虑退保事件发生的含干扰项的多险种风险模型.分析研究了模型盈余过程及调节系数R的性质,并求得了该模型的破产概率上界,为风险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破产概率的估计和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3年03期 v.32;No.175 425-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Chebyshev小波求解超奇异积分

    陈一鸣;付小红;李宣;刘丽丽;

    针对超奇异积分的数值计算问题.利用Chebyshev小波计算基于Hadamard有限部分积分定义的超奇异积分.由于Chebyshev小波有正交性、显式表达式及小波函数的可计算性,可以将超奇异积分区间内的奇异点变换到区间端点处,再通过区间端点处Hadamard有限部分积分的定义来计算超奇异积分.算例表明了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2013年03期 v.32;No.175 429-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