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简讯

  • 201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大幅提升

    <正>近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发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数值为1.121,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数值为0.877,在403种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9,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5,相比2013年,影响因子数值分别提高了0.552和0.508,学科排序分别提前了和92名和90名。另据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统计结果显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数值为0.787,在63种综合大学学报类期刊中排名第2,在1 989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28。

    2015年04期 v.34;No.200 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2014年优秀审稿专家名单及评选推荐材料

    <正>2014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优秀审稿专家名单(14人)机械学科:李晓豁环境学科:吴祥云计算机学科:曾繁慧土木学科:张向东、李永靖矿业学科:李胜安全学科:马恒、周西华力学学科:王来贵、唐巨鹏测绘学科:夏春林电气学科:冯健、彭继慎、付华2014年,张向东共审稿62篇,审稿周期约5天;李晓豁共审稿53篇,审稿周期约3天;曾繁慧共审稿33篇,审稿周期约7天;吴祥云共审稿11篇,审稿周期约10天;唐巨鹏共审稿14篇,审稿周期约10天;李永靖共审稿

    2015年04期 v.34;No.200 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相似模拟试验支架阻力监测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贾立锋;裴伯康;梁冰;孙维吉;曲瑞;

    在相似模拟试验过程中,为使模拟支架尽可能贴近真实情况,基于液压原理研制出了能够监测相似模拟试验支架阻力的试验装置,建立了现场支架工作阻力和模拟支架测量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检验支架阻力监测装置性能,以辛安矿14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似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由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比分析可知:监测装置和现场监测的平均工作阻力分别为额定工作阻力的67.88%和69.6%,相差很小.采场支架工作阻力主要的分布范围和相似模拟试验支架阻力监测装置测得的工作阻力分布范围相同,均为5 000 k N~6 000 k N.相似模拟试验支架阻力监测装置能够模拟现场支架工作阻力,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2015年04期 v.34;No.200 43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逐孔起爆技术在露天煤矿深孔爆破中的应用

    于江浩;宋子岭;

    为研究逐孔起爆技术在露天煤矿深孔爆破中的应用,以神华北电胜利露天矿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爆破方案,得出具体爆破参数.利用Ansys对逐孔起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逐孔起爆作用原理;对神华北电胜利露天矿的爆破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爆破方案的合理性;分析不同堵塞长度下,岩石所受应力的变化,分析得到使爆破效果更好的堵塞长度.

    2015年04期 v.34;No.200 438-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高陡边坡削帮减载技术优化

    王建国;高全臣;常庆;付涵露;王洪波;汪浩浩;

    为减少布沼坝西帮削帮减载治理过程中爆破振动对高陡边坡的影响,维护到界边坡的稳定性,采用非电延时控制爆破技术,分台阶分层爆破开挖,沿到界边坡线进行预裂爆破.通过现场爆破试验与爆破振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适合于削帮减载治理工程的爆破方案及满足到界边坡稳定成型的预裂爆破方案的参数范围,并验证了考虑高程的振速预测公式在本工程的适用性.

    2015年04期 v.34;No.200 442-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弱胶结软岩巷道锚网喷架联合支护技术

    张德宝;张智纲;

    为研究弱胶结软岩遇水易泥化、崩解对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影响,以东胜井田某矿主斜井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弱胶结软岩遇水软化机理;通过理论计算,提出全断面锚网喷架支护方案并给出具体支护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对弱胶结软岩巷道全断面锚网喷架支护方案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大孔隙的微观结构和较高的伊利石、蒙脱石等亲水性物质含量是导致弱胶结软岩遇水破坏变形的主要因素;全断面锚网喷架支护形式能够确保支护体系充分发挥作用,围岩变形量较小.

    2015年04期 v.34;No.200 447-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水对花岗岩巷道岩爆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

    张艳博;李健;刘祥鑫;田宝柱;刘善军;

    为研究水对岩爆发生的影响,采用自然与饱水花岗岩进行岩爆模拟实验,以美国Therma CAM SC3000红外热像仪为观测手段,研究了水对花岗岩巷道岩爆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花岗岩AIRT初始阶段温度上升速度快;岩爆发生前饱和岩样最高、最低温度均有微小突变,饱和岩样的岩爆前兆特征更易捕捉.岩爆瞬间,自然岩样孔洞左右两侧AIRT突然升高,岩样表面最低温度曲线呈线性上升,而饱和岩样AIRT和最低温度曲线均下降;饱和花岗岩AIRT平均值比自然花岗岩高,并且单位载荷下AIRT增量更大;趋近岩爆发生,花岗岩红外辐射温度表现出临界慢化特征,系统内在变化速率降低,与前一时刻状态越来越相似,其自相关系数转向增大的趋势,这可以作为岩爆发生的前兆特征.

    2015年04期 v.34;No.200 45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 输煤皮带机尾粉尘污染及气动射雾除尘

    葛少成;樊文涛;张忠温;荆德吉;陈曦;

    为对选煤厂输运皮带机尾粉尘污染进行控制,对皮带机尾粉尘颗粒运动及机尾处作业空间粉尘质量浓度扩散进行相关的数值仿真.利用气-尘-液多相流理论,对粉尘颗粒运动进行数值分析,得出皮带机尾处粉尘污染规律,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提出针对机尾粉尘逸散特性的气动射雾除尘方案,确定了除尘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粘附在机尾表面的浮尘是机尾的发尘源,滚筒离心力和风流剪切力是尘源飞扬的动因;对机尾皮带进行封闭是除尘的前提条件,在密封罩内设置气动射雾使得封闭罩内形成雾池,粉尘在过饱和湿空气状态下被迅速捕捉沉降.

    2015年04期 v.34;No.200 459-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高密度机载LiDAR数据中确定树冠覆盖方法

    刘立坤;

    针对混交林植被参数提取相对纯林植被参数提取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从单棵树木的三维形状特征出发来确定树冠覆盖轮廓的方法.提出单棵树冠三维形状的模型假设,利用模型生成模拟点云数据进行试验,模拟结果直观展示出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使用机载扫描的高密度混交林Li DAR点云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树冠覆盖范围有较准确的确定,为今后精细化的森林测绘和环境评估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

    2015年04期 v.34;No.200 46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富水巷道流固耦合效应FLAC-3D模拟

    王皓;孙秀东;

    为探索富水岩层中开挖拱形巷道的稳定性问题,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运用FLAC-3D中的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及FISH语言实现了巷道开挖后流固耦合效应的模拟,探讨了渗流场及场内流动矢量的分布特征,针对围岩塑性区、应力场及变形规律与非流固耦合进行对比分析.在流固耦合模式下,研究了开挖步长对孔隙水压力和竖向位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固耦合模式下,巷道围岩中形成了一个类似降水漏斗的形状,在巷道拱脚处流动矢量分布密集而且数值较大,随着开挖步长的增大,巷道拱顶孔隙水压力及竖向位移则有所减小.与非流固耦合相比,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剪切带尺寸均有所增大,竖向总应力相对增大了10%.

    2015年04期 v.34;No.200 468-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拉、压剪作用下煤岩不等长共线裂纹相互作用

    席婧仪;陈忠辉;朱帝杰;张伟;洪钦峰;

    为研究天然煤岩体中的裂纹相互作用规律,采用Kachanov法,推导了拉剪不等长共线裂纹和单轴受压滑动闭合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分析了裂纹长度,裂纹间距和倾角等几何参数对共线裂纹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裂纹间距增大到一条裂纹长度时,该裂纹对另一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几乎不产生影响;当小裂纹长度小于裂纹间距时,其对大裂纹的起裂基本无影响;当大裂纹长度大于裂纹间距时,开始影响小裂纹的起裂.

    2015年04期 v.34;No.200 474-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现役桥梁承载能力的灰靶理论评价

    张彬;滕飞;

    为能形象直观反应桥梁的承载能力状况,保证公路桥梁运行安全,并更加科学地对桥梁进行养护管理,提出了现役桥梁承载能力的灰靶理论分级评价方法.通过实际采集沈阳市(铁西区横跨卫公明渠的)8座旧桥的荷载试验数据,合理选取挠度比、应变比、相对残余挠度、相对残余应变、振动频率比和阻尼比这6个状态指标建立灰靶,选取标准模式作为靶心,利用灰靶理论计算各桥梁的靶心度进行分级评价,结果显示八座桥梁分为3个等级,与现行的公路桥涵技术评定等级相吻合,证明了桥梁承载能力的灰靶理论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5年04期 v.34;No.200 480-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二次受力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

    曹启坤;沈燕梅;李娇蕾;

    为研究CFRP加固有损伤梁的抗剪性能,基于钢筋混凝土梁抗剪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CFRP加固有损伤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加固量和加固方式对二次受力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极限承载力的贡献和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布加固量的增多,梁的抗剪极限承载力也随之增大,且环包加固效果好于"U"形粘贴,碳纤维布在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中对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贡献较大.

    2015年04期 v.34;No.200 485-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结构地震反应

    肖建华;刘淼;

    针对地震作用下地铁结构动力学响应的安全问题,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DINA建立了三层岛式地铁车站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地铁的多遇地震与罕遇地震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因素,对车站进行了静力分析、谱反应分析以及动力时程分析,总结了地铁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随着高度的增加地铁车站结构的层间位移随之增大,梁柱连接处的应力较大,楼板跨中节点的应力最小;罕遇地震作用下地铁结构变化有着相似的趋势,但是罕遇地震的位移要远大于多遇地震下的水平位移.

    2015年04期 v.34;No.200 490-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供水管道在线泄露检测方法

    陈建宇;

    针对水管泄漏检测难度大,提出了"节点式"光纤Bragg光栅声发射传感器安置方法,即将声发射传感器放在两段管道的节点处,对漏水的声发射信号进行收集,进而来判断水管的泄露程度.同时对声发射传感器进行了金属化封装,在实验室建立了供水管道的供水模型,在实验室进行模拟,采用声发射传感器采集声发射信号,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详细提供供水系统的声发射信息分布情况,对漏水点实现准确报警,克服了以往声传感器在收集声发射信息过程中衰减和无法实现长距离传输的弊端.

    2015年04期 v.34;No.200 496-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超前支护装备-顶板耦合模型建立与分析

    毛君;梁景龙;张睿;

    针对超前支护存在的问题,通过叠加原理和有限差分原理,研究了超前支护装备-顶板之间相互作用力.采用叠加原理建立超前支护装备横、纵梁变形协调方程,并将其作为小支撑组的绝对位移.采用有限差分理论,并根据顶板的"三边固支,一边简支"的边界条件对建立了顶板的力学模型.采用ANSYS对超前支护装备-顶板耦合体系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超前支护装备的最大应力发生于后部横、纵梁接触处为258 MPa,最大位移发生于中间纵梁后部及中纵梁与后部横梁连接处为2.219 mm.顶板的最大应力位于后部两角处为7.11 MPa,变形从迎头向后逐渐增大为7.77 mm.

    2015年04期 v.34;No.200 500-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采煤机整机力学模型的最小二乘解算方法

    刘春生;田操;

    为探寻双滚筒式采煤机在不同工况下各滑靴受力的变化规律,分析整机受力状态与数学模型结构的关系,改善采煤机整机受力状态,建立采煤机整机受力的数学模型,并预先给出模型状态判断,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和广义逆,利用matlab编制计算程序,解算出不同工况下各滑靴受力的最佳逼近值,得到了煤层倾角和仰(俯)角变化对滑靴受力变化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反映生产实际中各滑靴受力情况,利用最小二乘原理解算采煤机不相容奇异力学模型的方法有效,得到外负载与各滑靴受力的平衡变化规律.

    2015年04期 v.34;No.200 505-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Delphi螺旋锥齿轮成形铣削仿真算法

    赵巍;王英杰;李敬财;胡德计;

    针对螺旋锥齿轮成形铣削原理,在Delphi+OpenGl环境下,根据机床、刀具和齿轮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切齿过程,建立了齿轮和刀具内刀面、外刀面的数学模型,推导齿轮和刀具的求交算法。依据三角片的连接原理,通过建立点链表和辅助链表的数据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刀具、齿轮的三维实体模型,开发螺旋锥齿轮成形铣削仿真软件.该软件在Delphi环境下运行,生成独立可执行文件.可真实地模拟切削过程,为后续的螺旋锥齿轮的数字化制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5年04期 v.34;No.200 51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赵婷婷;程奇峰;王志丰;

    针对带有有界随机扰动和概率约束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控律求解问题.采用引入粒子滤波重采样步骤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并与粒子的变异操作相结合来求解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控制律的方法,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控制效果.对概率约束的处理,采用对不满足约束的粒子进行有效替代的方法,进而得到满足概率约束条件的优化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了提出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用于优化求解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控制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5年04期 v.34;No.200 517-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 石油污染土壤胶体特征及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

    许端平;李翰良;刘渚白;冯雨鑫;赫明振;

    为揭示石油污染土壤胶体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规律,从辽河油田采集石油污染土壤样品,运用沉降法分别提取3个粒级(5μm、2μm、1μm)的胶体.并对这些胶体的主要理化特征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在石英砂多孔介质中上述胶体的运移行为,以及p H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子对该运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粒级胶体的粒径分布分别在4.8~5.7μm、1.9~2.3μm和0.9~1.2μm;石油污染土壤胶体微观形貌呈现片状;当p H从4升到9,3个粒级胶体Zeta电位的变化范围分别在-40.4~-32.4 m V、-49.8~-35.0 m V和-52.4~-24.0 m V;相应地,3个粒级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回收率(MR)变化范围分别为31.62%~63.39%、58.55%~81.25%和62.27%~83.51%.这些说明p H对胶体的运移有明显的影响,中性溶液条件更有利于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随着离子强度从0.001 mmol/L升高到1 mmol/L,3个粒级胶体穿透曲线MR均逐渐降低.说明无机离子使胶体迁移能力降低.同时,小粒径胶体更容易穿透多孔介质.

    2015年04期 v.34;No.200 523-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确定方法比较

    刘魁星;刘书贤;刘婺;麻凤海;

    针对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对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认识和计算确定方法的不同,在对比分析各国规范关于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以天津气象站30 a气象观测资料为依据,分别按照不同国家的确定方法对天津市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各国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形式和统计年限有所差异,中国基于固定不保证时长的规范与英美等国基于浮动不保证率的确定方法不同,地域气候条件是影响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确定方法的关键因素;英美等发达国家关于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不优于中国现行的规范标准.

    2015年04期 v.34;No.200 529-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具有阶段结构和避难所的捕食系统稳定性

    徐国明;

    为进一步完善关于具有阶段结构种群系统的研究,讨论一类具有阶段结构和避难所的Leslie-Gower捕食者-食饵系统,利用微分方程中的微分不等式、比较原理、Hurwitz判据等定性和稳定性的方法,讨论了系统解的有界性,平衡点的存在性及渐近稳定性,证明了在适当条件下系统是一致持久的,通过定理条件可以发现,若系统的正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则该系统必是一致持久的,同时,对模型中的参数赋予确定的数值,利用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所得的结论.

    2015年04期 v.34;No.200 535-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因素空间中改进的因素分析法

    汪华东;汪培庄;郭嗣琮;

    为进一步提高因素空间中因素分析法的运行速度和对样本信息的利用,对文献[7]给出的因素分析算法进行了改进.因素分析法在因素晋升时采用逐列推进方式,而逐列推进产生的决定域要小于按逐类推进产生的决定域,而且决定域的删除是降低算法的运算量、提高算法运行速度的关键.因此,在继承原算法优点的基础上,将逐列推进改成逐类推进,这种改进不但降低了算法的计算量,而且提高了样本信息的利用率.测试结果表明,改进效果明显,在测试准确率和运行速度均优于原算法.

    2015年04期 v.34;No.200 539-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