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5卷总目次2016年

    <正>~~

    2016年12期 v.35;No.220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裂缝参数对煤层气水平井产气流速的影响

    梁冰;孙雅楠;秦冰;孙维吉;谭震;曹竹;

    针对储层与井身的不同距离,建立不同流动速度的线性-非线性渗流的Darcy-Brinkman流场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裂缝半长、裂缝条数、裂缝宽度对煤层气流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裂缝半长、条数、宽度的增加,压裂面积增大,增大了井身与裂隙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气体排泄的面积,同时储层压强差梯度增大,促使更多的流体流进井口内,从而使煤层气的流速增加.对于相同地质条件的煤层气藏,裂缝半长、条数、宽度并不是越大越好,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裂缝参数对压裂井产能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裂缝条数、裂缝半长、裂缝宽度.因此合理改变裂缝参数有利于提高煤层气流速,控制压降速率和增大压降范围.

    2016年12期 v.35;No.220 1377-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 重复采动覆岩裂隙网络演化分形特征

    李树刚;秦伟博;李志梁;丁洋;林海飞;

    为研究重复采动下覆岩裂隙演化规律,以同煤集团煤峪口煤矿410盘区为地质原型,利用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模拟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覆岩裂隙发育发展演化过程,运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重复采动条件下,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开采宽度的增大,上层开采裂隙分形维数随之变大,其增幅随着宽度增加逐渐变小;而下层开采裂隙分形维数与开采宽度呈抛物线变化关系;开采采场覆岩裂隙上层煤分形维数与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峰值满足Freundlich方程,而与切眼附近支承压力峰值满足Langmuir方程,下层煤关系不明显;覆岩"三带"裂隙网络具有很好的自相似性,上层回采完裂隙带、冒落带分形维数比为1.0575:1;而下层煤为1.024:1.

    2016年12期 v.35;No.220 1384-1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 碎矸体充填条件下煤柱变形数值模拟

    杨逾;田瑞冬;

    为分析煤柱在渐变侧向约束力下的变形规律,以铁法晓南矿的保护煤柱开采实例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级配矸石的压缩性能及侧压变化规律,建立了煤柱在碎矸体约束下的强度和峰值应力公式,并且推导了煤柱在侧压下的屈服区宽度公式.结果表明:在碎矸体充满或者接近充满采空区的情况下,布置6m采宽,6m柱宽的方案是可行的,煤柱在充填后强度增大,水平位移较之充填前减小,煤柱水平应力值是由底部最大到顶段最小,煤柱塑性区宽度也有所减小.研究结论初步突破了煤柱在侧向约束下的变形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充填开采保护煤柱的开采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6年12期 v.35;No.220 1390-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含双裂纹试件破坏特性力学试验及数值模拟

    申建军;刘伟韬;张勤;许珂;

    为研究含双裂纹试件力学破坏特性,为评价底板突水危险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在真实岩石试件中预制双裂纹,基于MTS伺服控制试验机进行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并结合RFPA数值模拟,研究含双裂纹试件损伤演化和裂纹扩展过程.结果表明:1含双裂纹试件破坏模式具有明显的围压效应,随围压增加,裂纹贯通模式由拉破坏模式向剪破坏模式过渡.当围压为0时,试件在预制的两条裂纹端部分别生成外端翼裂纹和内端翼裂纹,内端翼裂纹与另一条预制裂纹搭接,导致岩桥贯通.在有围压条件下,试件出现反翼裂纹和次生共面裂纹,翼裂纹与另一条裂纹的次生共面裂纹搭接是岩桥贯通破坏的主要形式.2当岩桥倾角为135°时,原始裂纹尖端同时产生损伤,内外尖端翼裂纹同时起裂,随加载应力增加,翼裂纹不断向另一条原始裂纹方向扩展,最终扩展至另一条原始裂纹尖端,而两条外尖端翼型裂纹则扩展至试件端面,贯通整个试件后,最终导致岩石失稳破坏.

    2016年12期 v.35;No.220 1397-1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 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移动规律的UDEC数值模拟

    朱训国;夏洪春;王忠昶;

    为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移动规律.通过UDEC软件建立背景工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运动规律和裂隙演化的时空特征.通过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煤层开采对顶板岩层位移发展影响明显,上覆岩梁的应力成拱形分布,致使上覆岩梁内产生裂隙扩展,岩梁断裂,并呈梯形分布;2随着工作面推进过程,采空区空间持续增大,上覆岩层裂隙持续贯通,顶板岩梁断裂坍塌充填采空区.随着工作过程中,岩层之间开始发生离层,离层次序是自下而上,离层主要发生在强度不同的层间面上;3采场上覆岩层裂隙带高度随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发展,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但当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时,裂隙带高度基本不变.同时,在裂隙带变化过程中可以采用指数曲线进行拟合.但指数拟合曲线仅仅模拟的是裂隙带整体变化趋势,不能完全通过拟合曲线得出不同工作断面裂隙带的高度.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02-1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3K]
  •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盐岩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张方亮;董芯岑;鲍园;

    借助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盆地模拟及钻井、录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等方法,对东濮凹陷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及构造控制盐岩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盐岩成因及识别标志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自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以来,研究区地层埋深逐渐增加,至渐新世末,地层有小幅抬升后又整体下沉,在此基础上盆地内沉积形成一套由盐岩夹泥岩、含膏泥岩及白云质泥岩等组成的沙河街组含盐韵律;构造控制盐岩分布规律,沙一段盐岩主要分布在东部次凹的王称固-梨园成盐区和西部次凹的柳屯成盐区、胡状成盐区以及中央构造带的户部寨-王楼成盐区、文留南成盐区、梁庄-八公桥成盐区;最后分别从构造、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和古气侯方面论证了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盐岩为高山深盆成因,同时提出了盐岩的地层和地球物理测井识别标志.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11-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9K]
  • 南堡凹陷滩海地区储层特征及含油气性预测

    徐小龙;王红亮;蒋有录;田涛;

    为研究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深层储层特征和输油性能,采用铸体薄片、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从控制渗流能力和油气运聚成藏角度出发,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半径、排替压力4个参数,建立储层输油性能评价预测体系,运用公式法,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储层含油气性下限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隙、粒间溶蚀孔隙和粒内溶蚀孔隙为主;次生孔隙主要为碳酸盐岩胶结物和长石颗粒溶蚀形成,其次为岩屑溶蚀.溶解成岩作用有利于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减弱储层总孔隙度损失量,有利于砂体输油性能的改善.储层含油气性下限预测值分别为孔隙度8.24%,渗透率0.10×10~(-3)μm~2,孔喉半径0.28μm,排替压力0.84 MPa.这有助于南堡凹陷深层储层特征研究和勘探目标优选.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18-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0K]
  • 辽河坳陷东部凸起古生界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

    杜洋;樊太亮;李春华;

    为研究辽河坳陷东部凸起古生界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以优选有利区为目标,利用钻井、地震、录井、测井、煤岩心化验分析及动态测试资料,通过对煤层沉积条件、生气条件、储集条件、构造条件、岩性组合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探讨了辽河坳陷东部凸起古生界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描述了煤层气藏特征,并对有利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界煤系地层沉积环境为潮坪、泻湖亚相,煤层发育、分布稳定;煤岩经历两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高、产气量大;储集层裂缝发育,有利于煤层气储集;后期构造活动较弱,煤层封闭性好;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保存条件好;煤层气为热解成因,成藏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资源勘探潜力大.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26-1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5K]
  • 平沟矿突出预测指标敏感性研究

    魏远;樊少武;张浪;刘永茜;高旭;

    为准确高效地预测平沟矿掘进过程中的突出危险性,确定各突出预测指标的相对敏感性,采用高压定容吸附解吸试验和钻屑解吸指标模拟测定方法,对钻屑解吸指标K_1和Δh_2与压力P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另外根据平沟矿16#煤层现场跟踪实测数据,在模糊数学和统计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指标敏感度函数,对预测指标敏感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K_1和Δh_2与压力P呈幂函数关系;K_1值敏感度最大,Δh_2值较为敏感,S值不敏感。因此选用K_1值做为预测指标,辅助指标使用Δh_2,从而提高了预测准确率,保证了安全高效掘进.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34-1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 运用监控数据的矿井通风网络动态解算及应用

    方博;马恒;

    为解决矿井通风日常管理及优化设计和系统方案模拟等矿井通风安全问题,提出通风监测与通风仿真一体化算法.通过共享矿井监控系统数据库的方法,实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实时通风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将该算法与矿井通风系统仿真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矿井通风管理信息系统与矿井监测系统一体化,而且可以完成煤矿通风系统的在线实时仿真以及完成煤矿通风网络的动态解算.通过对霍州煤电三交河煤矿通风系统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39-1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 减震沟条件下爆破振动对邻近结构动力响应

    费鸿禄;闫雨;洪陈超;张建平;曲广建;张北龙;

    为研究在减震沟影响下邻近建筑物对拆除爆破振动的动力响应,以乌海市科技大楼爆破拆除为例,采用有无减震沟条件下所实测地震波数据,并利用ANSYS/LS-DYNA建立10层框架结构模型,对有无减震防护措施下邻近建筑物的动力响应进行模拟研究,得到建筑物的单元应力以及节点相对位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减震沟而言,大楼爆破拆除产生的地震波在减震沟影响下,所建立的邻近框架结构模型的单元应力在各方向降低范围在20%到36%,节点在Y方向的相对位移衰减率为47.43%,而节点在X与Z方向的相对位移没有明显变化.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43-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 双层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不同截面柱的受力

    宋力;杨秀荣;

    为研究不同的配箍特征值、箍筋间距和箍筋强度因素对双层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圆形柱和方形柱的约束效果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层高强螺旋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圆形柱具有较高的受压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最后通过理论研究和线性回归两种方式对双层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圆形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建立了简洁且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49-1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风积土地基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数值模拟

    刘海卿;张立成;李紫璇;

    为研究风积土地质情况下建筑物的沉降特性,采用地基土体、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对一幢建于风积土地基上独立基础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建立风积土地基、混凝土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研究结构的沉降变形规律,并将阜新地区的实际观测值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整体建模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并反映风积土地基上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情况.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54-1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 矩形平面单层球面网壳的静力稳定性

    胡朝霞;贺拥军;

    针对底面为矩形的球面网壳结构,分析了常见三种网格形式的非线性稳定性能,选出其中性能较合理的一种网格形式,通过大规模参数化分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矩形平面单层三向球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性能,并给出了其极限承载力拟合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常见网格形式中三向网格矩形底面球面网壳的稳定性能最优;极限载荷与结构等代刚度呈线性关系;初始几何缺陷对网壳极限载荷影响非常明显,当初始缺陷值取L/300时,极限载荷降低率在53.5%~65.8%之间;结构对载荷不对称分布并不敏感;立体桁架能够显著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58-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 坑槽修补中冷补料级配及冷补添加剂

    徐文远;李文赛;夏冬;

    针对黑龙江省地区气候特点,对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常规实验方法,对不同冷补添加剂下的初始稳定度、成型稳定度、残留稳定度进行分析比对,以及通过马歇尔实验方法对五种不同级配下的冷补沥青混合料物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据此对SMC冷补料进行高温、低温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SMC冷补添加剂具有稳定度高、水稳定性好、低温性能较好等特点;耐水性要求较高地区LP-10、AC-10型级配耐水性较好,LB-10与AM-10型级配和易性较好.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63-1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 水玻璃旧砂基透水烧结路面砖的制备

    王继娜;徐开东;牛季收;

    为研究铸造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水玻璃旧砂制备砂基透水烧结路面砖的可行性,研究了水玻璃旧砂掺量、煤矸石粒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透水烧结路面砖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了水玻璃旧砂制备透水烧结路面砖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水玻璃旧砂可以制备出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透水烧结路面砖;水玻璃旧砂掺量为70%时,透水烧结路面砖的综合性能较好;煤矸石粒度为0.16~2.5 mm时,透水烧结路面砖的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均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烧成温度为1 000℃时制得的透水烧结路面砖的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已经可以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备水玻璃旧砂基透水烧结路面砖较适宜的保温时间为40~60 min.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70-1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3K]
  • 大坝变形多尺度分析ELMD-LSSVM预测模型

    王奉伟;周昀琦;周世健;罗亦泳;

    针对局部均值分解LMD实现过程中存在的模式混淆现象,利用局部均值分解的原理,提出一种结合总体局部均值分解(ELMD)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的多尺度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利用ELMD方法对大坝变形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其PF分量,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外推预测,再把各PF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重构,得到大坝变形预测值.通过实例验证分析,比较多元回归分析、LSSVM和ELMD-LSSVM三种模型在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拟合和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ELMD-LSSVM方法能够减弱模态混叠现象的影响,充分发掘数据本身所蕴含的物理机制和物理规律,为大坝变形多尺度预测分析奠定较好的基础.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75-1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 Landsat8-OLI深蓝波段用于近海泥沙水质监测的效果

    肖骁;张英;桑会勇;翟亮;

    Landsat8卫星的OLI传感器新增的穿透力强的深蓝波段,为近海水质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然而,深蓝波段用于近海泥沙水质监测的效果有待验证.本研究选取了渤海湾近海海域的一景少量云覆盖的Landsat8-OLI多光谱影像,经过裁剪得到海岸带和近海区域.利用不加入深蓝波段的六个波段和加入深蓝波段的七个波段对近海泥沙水体分类效果和精度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蓝波段参与分类对于中度泥沙海水的分类精度有显著提高,比深蓝波段未参与分类的中度泥沙海水的分类精度提高约12个百分点;深蓝波段参与分类对于泥沙海滩和轻度泥沙海水的制图精度没有显著影响.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80-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感知无线电网络中改进的信道分配算法

    韩芳;刘寒冰;

    针对多信道感知无线电网络中现有协作式频谱感知方法的不足,考虑信道使用特征、检测性能的动态性以及SU选择感知信道时需对PU造成的干扰降至最低等因素,将信道分配问题建模为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为高效地获得该问题的解,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二部图并定义合适的权重向量,将该问题转化为凸二部匹配问题,进而提出一种信道分配算法,可在多项式时间内计算出问题的解,包括SU数量、信道数量以及最大权重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SU数量的增加,PU的漏检概率和SU的平均可用时间都在下降;本文算法的吞吐量要优于已有的频谱感知算法.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85-1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 神经网络方式下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控制

    张美金;庞雨薇;张伟;

    为提升电能质量,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选择理论分析和实验的方法,通过使用神经网络来对电网中复杂而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同时通过探讨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并与晶闸管相控电抗器型相互结合,并进行无功优化.采用此种方法是因为控制电网中的无功,需要通过无功补偿装置来对无功进行平衡,而最常见的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就是晶闸管相控电抗器,另外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属于非线性的混合整数类的规划.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神经网络的方法,能够提高供电的质量、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无功优化涉及到很多的变量,而且属于非线性最优化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能够很好的处理这类问题.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91-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 移动最小二乘投影法在点云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吕志鹏;伍吉仓;

    为更加全面的描述简支梁加载变形情况,采用不锈钢扁管加载实验模拟简支梁加载过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不锈钢扁管变形前后的点云数据,并假设变形沿着变形后曲面法线方向发生,将变形前的点云数据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投影法投影到变形后的曲面上获得变形数据.同时,利用TS30高精度测量机器人设置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点云变形分析方法的精度与TS30相当能够探测毫米级变形.

    2016年12期 v.35;No.220 1495-1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 粗糙控制可调精度规则挖掘模型与应用

    孙爱玲;张春英;王志江;

    针对粗糙控制中控制精度不高、控制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概念格的粗糙控制可调精度规则挖掘模型,以降低规则挖掘成本及提高应用效率.模型首先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转化成布尔型的形式背景;其次,参照一般区间概念格的生成算法进行了粗糙控制背景下的区间概念格的构造;再次,提出可调精度控制规则挖掘算法,建立了基于区间概念格的粗糙控制可调精度规则挖掘模型,最后,模型分析和实例对比验证了模型在提高规则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挖掘成本和控制效率的最优化.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00-1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 多元宇宙优化算法改进SVM参数

    聂颖;任楚苏;赵杨峰;

    针对支持向量机(SVM)参数难以选择和确定的问题,采用一种新式元启发式优化算法——多元宇宙优化算法(MVO).并在传统多元宇宙优化算法(MVO)的基础上针对TDR值下降速度慢而导致旅行距离增加的问题,提出改进多元宇宙优化算法(IMVO),将改进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用于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优化和选择问题上.使用UCI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多元宇宙优化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有较强的寻优性能,稳定性较好.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07-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 最小支持度为区间值的加权Apriori算法

    柴岩;张京辉;鲁新新;

    为解决经典Apriori算法中最小支持度设定不当和数据库中各项目的重要程度不易给出的问题,采用区间量化方法计算出最小支持度满足的一个区间,用区间值代替单一的最小支持度.并根据引入的可能度概念对改进算法进行剪枝的策略,提出项目权重和最小支持度都为区间值的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通过UCI上的数据集对比改进算法和经典算法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解决了最小支持度设定过高或过低所带来的问题,并提高了算法的运行速度及有效率.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12-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 缺损数据下CM算法的改进

    李树有;孙丽红;汪健;

    针对CM算法的估计值相对不够精确的问题,给出一种在缺损数据条件下,求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的迭代算法.算法首先通过CM算法求得不够精确的参数估计值,在所得估计值点处做平行切面.再把此切面方程与原参数估计函数方程联立,求相交曲线.在所求得的相交曲线处任取一点作为新的CM算法迭代初始值,重新进行迭代计算,进而得到较为精确估计值.在这个估计值点处,再做平行平面并进行判断直到所得估计值所在平面与原参数估计函数交点只有一个时停止.通过实例分析,用改进的算法所得估计更加精确,更加简单实用.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17-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 广义Baskakov算子逼近的强逆不等式

    马月梅;刘国军;

    为得到广义Baskakov算子逼近的逆定理,利用泰勒展开式、算子矩量估计、Hold不等式等分析方法,推导了该算子逼近的强逆不等式.通过加权K-泛函,得到广义Baskakov算子逼近逆定理的特征刻画.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的结果整合和拓展了已有的成果.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21-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粒子群算法在面波频散曲线反演中的应用

    张晓阳;杜文凤;卢勇旭;

    针对目前线性化和非线性化算法在面波频散曲线反演中的局限性问题,分析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全局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SO)及其基本原理和算法流程,并且采用了细化分层理论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求解横波速度结构的基础上,分别对四层速度递增理论模型和野外实测数据进行了反演试算.实验结果表明:频散曲线反演拟合效果较好,粒子群算法表现出了全局寻优特点.研究结论初步验证了粒子群算法在面波频散曲线反演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27-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熵损失下随机截尾情形指数分布参数的Bayes估计

    何朝兵;

    为解决指数分布在熵损失函数和随机截尾数据下的参数估计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随机模拟试验的方法,推导了参数在任意先验分布下的Bayes估计和伽玛共轭先验分布下具体的Bayes估计和多层Bayes估计,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估计进行了计算,随机模拟试验对MLE、Bayes估计和多层Bayes估计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熵损失函数下的估计具有较高精度,多层Bayes估计稳健性较好.研究结论丰富了指数分布的Bayes统计分析,研究方法有助于熵损失函数下其它寿命分布的参数估计.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33-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 遗传算法模拟生物多序列比对之交叉算子优化

    李满枝;王洪涛;王凯华;沈有建;

    为优化生物多序列比对问题,降低计算难度,提高计算效率,采用遗传算法模拟多序列比对,构造了四种简单的交叉算子及三种后处理方式,分析交叉算子和交叉后处理方式对多序列比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多行横向交叉的计算效果最好,后处理方式cross4to2能有效缩短计算时间,二者相结合能很大提高遗传算法的计算效率,从而达到优化多序列比对的目的.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37-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 智联网结构化信息拼图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曾凡雷;郭树军;王蔚丹;刘建伟;孙薇;

    针对利用智联网进行风险分析时经验信息难以自动化处理的问题,分析了网络信息收集的特点:数量大、零散、冗余、互补、互斥等,并借鉴生活中游戏拼图的结构化思想,提出了一种对经验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拼图算法,实现了简化冗余信息、合并互补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等目的,为了验证其可行性,将所建议的拼图算法用于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智联网,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支撑智联网的数据收集、信息处理等功能,可以提高基于网络进行风险分析的效率.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43-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 (s,t)-直觉模糊向量子空间

    张成;滕馥聪;裴炳南;

    为了完善直觉模糊向量空间理论,本文提出了(s,t)-直觉模糊向量子空间的概念.利用模糊集的上截集、下截集、上重截集和下重截集的各种凸组合,定义了相应的直觉模糊集的上截集、下截集、上重截集和下重截集,并利用模糊集的各种截集作为经典向量子空间,相应地定义了(s,t)-直觉模糊向量子空间.研究表明:不同的s,t对应不同的直觉模糊向量子空间,所以本文不但推广了已有直觉模糊向量子空间概念,同时也将直觉模糊向量子空间的概念拓广到其它情形,因此本文的结果丰富了现有的直觉模糊向量空间理论.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51-1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 用户意图感知及其功能转换设计

    杨贤;何汉武;唐超兰;

    为解决产品设计领域中用户意图存在主观性,随机性以及模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模糊理论与熵权法对用户意图特征项进行分析,并用Kano模型和聚类分析对用户意图特征项进行功能转换设计.以互联网产品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集表达与熵处理方法能够区分不同的用户群体对用户意图特征项权重问题,而卡片分类与集簇分析方法进一步对特征项进行优化与信息架构构建,用于指导产品设计.研究结论解决了产品设计中用户意图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2016年12期 v.35;No.220 1556-1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