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压脚挂帮并行建设方案

    王东;李广贺;曹兰柱;李三川;

    针对内排土场发展建设速度与收容量问题,以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为工程背景,基于露天矿开拓开采设计理论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内排土场形态的动态控制思路及流程,分析元宝山露天煤矿内排土场边坡动态稳定性,优化设计内排土场发展过程中各工程位置的空间形态,提出一种有利于快速占据内排空间的内排土场压脚挂帮并行建设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场南帮到界边坡从局部到整体均能满足安全储备系数1.2的要求,可实行挂帮排土;南帮到界边坡挂帮排土至471水平,且平盘宽度为180 m时为挂帮内排的极限位置;内排土场压脚挂帮并行排土方案能够加快内排土场建设速度,且在排土初期时可排弃空间远远大于正常排土方案.

    2019年04期 v.38;No.242 28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 煤岩低频振动渗透特性及受载破裂过程分析

    宋洋;李征;崔迪;董泽;李永启;

    为研究采掘过程中振动作用对煤矿开采安全的影响机理.通过在三轴渗流试验基础上增加振动扰动系统,并结合细观试验分析煤岩在低频振动和不同有效应力作用下渗透率的演化规律以及加载过程中煤岩内部破裂的过程.试验表明:受载条件下,施加越大的有效应力,渗透率反而越小,以负指数形式降低;在低频振动作用下,受到越高频率的扰动,渗透率越大,呈指数上升.CT图像的处理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原始裂隙经过振动和加载后的扩展规律,并利用孔隙率定量分析煤岩裂隙的演化规律.所得结论将用于指导工程实际从而有效地防止煤矿开采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9年04期 v.38;No.242 295-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 非均质储层分层注水优化及其技术界限分析

    王晓宏;刘婉如;谭保国;施安峰;孙红霞;

    为了研究分层注水调控的技术界限,利用水线距离描述分层注水的波及范围,通过定义极限水线距离对该技术界限进行表征,当注水前缘超过极限水线距离时,分层注水调控失效。研究结果表明,极限水线距离大小取决于不同渗层之间的水相交渗程度,从而与储层厚度以及层间渗透率差异等储层非均质性密切相关,随着单渗层厚度和层间渗透率差异的增大,极限水线距离也随之增加,在非均质性较强及渗层厚度较厚的油藏实施分层注水更易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研究结论为利用分层注水调控缓解储层开发的不均衡性提供依据。

    2019年04期 v.38;No.242 30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 类矩形盾构施工对地表及桩基影响三维分析

    谭燕秋;彭领根;

    为探究类矩形盾构法隧道施工对地表及桩基影响的规律,依托宁波轨道交通的某工程设计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从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位移、对邻近桩基影响方面分析,并与传统单圆双隧盾构法作对比,研究了类矩形隧道全断面掘削对周围环境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类矩形盾构隧道沉降曲线近似正态分布曲线,地表变形及影响宽度小于相同情况的单圆双隧道,但在浅埋情况下影响较大;随着隧道埋深越深,类矩形盾构掘进造成的地表变形和桩位移越小;隧道在桩端以上约1/3桩长处施工对桩弯矩影响较大.

    2019年04期 v.38;No.242 307-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 耦合作用下高粘沥青老化性能的非线性预测

    于保阳;张荣华;刘美鸥;陈希栋;刘宇鹏;

    为解决高粘沥青热氧老化预估研究不足的问题,选用辽河90~#沥青,国产OLB-1型高粘改性剂制备高粘改性沥青.采用旋转薄膜烘箱对高粘改性沥青进行短期老化,测试不同高粘改性剂掺量下的软化点、针入度、5℃延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试验结果建立非线性高粘沥青老化方程,能够精准预测高粘沥青经任意时间和任意掺量老化后的性能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出指标权重,以灰色关联度作为评判准则,选出抗老化性能优良的改性剂掺量.研究结论突破了高粘沥青在时间与掺量耦合作用下的老化研究,有助于对沥青抗老化性能的评价和预测.

    2019年04期 v.38;No.242 315-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 地铁行车载荷下土体累积孔压正交试验分析

    赵中华;雷勇;陆法潭;

    为研究地铁行车载荷作用下隧道周围土体孔压特性,基于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多组动三轴试验,计算并分析了累积孔压受围压、动应力幅值、频率以及振动次数因素的影响率.结果表明:含水量越大的土体,地铁行车载荷产生的累积孔压越高;累积孔压受单因素影响较大,影响率最大是动应力幅值,其次是围压、频率,最小是振动次数;围压与振动次数、频率与振动次数间的耦合作用对累积孔压影响可忽略,其他因素耦合作用均不可忽略;在一定条件下,耦合作用影响效果比单因素显著,如动应力幅值与围压耦合作用要比单因素振动次数对累积孔压的影响要大.

    2019年04期 v.38;No.242 321-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 方钢管约束粉煤灰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研究

    李斌;赵振中;高喜安;高春彦;

    为研究方钢管约束轻骨料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受力性能,以钢管宽厚比、混凝土强度、配筋率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2根方钢管约束粉煤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短柱,对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主要分析了该种构件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以及相关参数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载荷作用下,方钢管对轻骨料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明显,有效地提高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改善了其变形性能.构件达到极限载荷后,仍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破坏属于潜力耗尽的材料破坏.钢管宽厚比是影响柱受力性能的主要参数.随着钢管宽厚比的增加,构件的受力性能有逐步减退的趋势.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影响较小.

    2019年04期 v.38;No.242 328-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 抗风缆风构和中央扣对上松坪桥动力特性的影响

    张玉琢;刘海卿;马凯;

    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了抗风缆、中央扣和风构对主跨266m的上松坪桥动力特性的影响.比较了具有不同初应变的抗风缆对结构基频的影响,抗风缆初应变越大,其提供势能占总势能比重也越大,对基频影响也相应增大,设置菱形风构对结构对称和反对称竖弯频率的影响很小,对扭转频率的提高较为明显,通过设置单联柔性中央扣、三联柔性中央扣以及三联刚性中央扣情况下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中央扣的设置对于正对称和反对称竖弯频率以及正对称扭转频率的影响甚微,反对称扭转基频可较大提高,且中央扣刚度是影响反对称扭转基频的重要因素,设置刚性中央扣不仅频率得到提高,反对称扭转振型也相应改变,合理地选择抗风措施以及相应措施的参数可以显著提高钢桁架加劲梁悬索桥的气动稳定性.

    2019年04期 v.38;No.242 334-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 掘支锚联合机组双截割部截割轨迹控制方法

    谢苗;李玉岐;侯文博;李晨光;

    为实现截割范围大、截割平整度好、截割功效高的巷道断面截割,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掘支锚联合机组双截割部截割轨迹控制方法,以实现截割部升降油缸及摆动油缸的精确控制.根据掘进机巷道截割工艺和掘支锚联合机组截割影响因素设计了双截割部运动轨迹,结合双截割部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特征,建立了双截割部截割运动学模型;以截割部升降油缸、回转油缸位移误差和位移误差变化率为系统输入,选择三角函数为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化处理,根据PID整理规则分别建立PID参数的模糊推理规则,利用系数加权平均法对系统输出进行反模糊化处理;通过simulink数值模拟仿真,对比分析模糊PID控制算法和传统PID控制算法的轨迹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算法对截割臂复合运动控制效果更优,跟踪特性优良,能够实现巷道断面截割轮廓的精准成形控制.

    2019年04期 v.38;No.242 339-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 推移千斤顶在推溜工况下力学行为分析

    王祥生;陈再明;赵天佑;

    为研究在推溜工况下推移千斤顶的力学特性,确定该工况下推移千斤顶及整个推移机构各承力点的受力情况,建立推移千斤顶在推溜过程中的的力学模型,推导出力、力矩与角度变化的关系;借助数值分析软件Matlab绘制随角度变化的力和力矩图像,确定各承力点的受力峰值.结果表明:推移千斤顶和推移杆的作用力并不总是沿着轴线方向,且角度变化越大,推移杆所受推力也越大;推移杆和千斤顶活塞杆的铰接处所受弯矩较大,容易发生弯曲破坏.该结果为液压支架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液压支架的故障诊断.

    2019年04期 v.38;No.242 345-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 盾构机回转驱动系统建模及同步控制方法

    彭继慎;何武林;

    为从机械力学和电机同步控制的角度进行盾构机回转驱动系统的研究,根据盾构机的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采用等效质量法建立盾构机回转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刀盘回转载荷,根据盾构机刀盘回转液压系统,建立变量泵的流量方程、连续方程以及马达和负载的力矩平衡方程,构建数学模型,得到控制系统提供传递函数,最终建立了机电液的耦合模型,考虑机电液系统对同步性能的影响.结合了耦合补偿原理以及共同设定控制思路,使用环形耦合多马达同步控制策略,综合考虑单个马达相对于设定马达位移的跟踪误差和相邻马达之间的同步误差.使用变论域方法建立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的多马达同步控制的误差补偿控制算法.通过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建立的控制模型相比不考虑机电液系统耦合模型的控制模型作用下,具有更低的同步误差和跟踪误差.

    2019年04期 v.38;No.242 350-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 采用负载端电压预测串联故障电弧

    高洪鑫;郭凤仪;唐爱霞;王智勇;游江龙;

    为研究串联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针对三相电动机及变频器负载开展了串联故障电弧实验.首先采用小波包对负载端电压进行4层分解,并建立5~16节点系数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预测模型;然后利用建立的ELM预测模型对10个周波的小波包节点系数进行预测,分别计算每个周波预测残差的平均值并排序,取4个最小值的均值作为故障电弧特征;最后选取正常状态下特征的最大值和故障状态下特征的最小值的均值为故障电弧检测的公共阈值.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有效检测三相电动机及变频器负载回路中的故障电弧,同时可排除谐波及暂态干扰.

    2019年04期 v.38;No.242 359-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灵敏度分析在升压电路故障预测中的应用

    张民;杨朔;刘贇;赵振伟;公维平;

    针对传统故障预测算法中无法通过经验值准确确定电路影响因子的问题,选用结构复杂的改进型升压电路作为电路模型,通过交直流灵敏度分析确定故障预测算法中需要的辨识参数及特征参数,建立故障预测算法,对器件的相应参数值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相对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成功完成了对算法的改进.研究结论进一步降低了故障预测算法的辨识误差,提高了电路故障预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避免了电路故障的发生.

    2019年04期 v.38;No.242 36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鲁棒零水印算法

    刘昶;孙劲光;张永库;刘万军;

    针对当今数字水印技术中透明性不好、鲁棒性差、内容完整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包分解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零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包对高频信息进一步分解和奇异值分解的稳定性好,健壮性特点和数字水印隐秘性强的优势,和零水印相结合,解决鲁棒性差,内容不完整等的问题.首先,充分了解小波变换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小波包分解和奇异值分解充分研究,然后把载体图像进行置乱、奇异值分解和提取特征矩阵;生成零水印最后,将零水印保存至版权保护中心,在后期认证中用于鉴定版权所有.小波包分解克服了小波变换不能分解低频的缺点,奇异值分解在图像分解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水印的鲁棒性.零水印不需要把水印信息嵌入载体中,进而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仿真实验表明,零水印算法具有较好综合性能,与同类零水印算法相比,鲁棒性稳步提升,所容纳的数据信息更多,并实现了更方便的认证.

    2019年04期 v.38;No.242 372-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 阈值调控的流体模型优化策略分析

    刘锦平;王硕;徐秀丽;刘怡君;

    为实现阈值调控的流体排队模型中单位时间内社会收益的最优化,利用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标准型理论,结合边界条件求解完全可视情况下该模型的稳态流体水平,并假设缓冲器在工作期和空闲期之间交替运行,进而使用指数型社会效用函数,分析了单位时间内社会收益与阈值N的关系,流出率μ对社会收益的影响,以及给定参数下单位时间内社会收益最优策略.研究结论既可以有效地避免系统拥堵和缓解服务台的工作压力,又能够给个体和决策者提供适当参考,使决策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维护系统.

    2019年04期 v.38;No.242 37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 跳影响下欧式期权定价的有限差分方法

    高雄;

    为解决Black-Scholes模型几何布朗运动的假设与实际资产变化的波动率"微笑"不符的问题,跳扩散模型在几何布朗运动中引入随机跳推广了Black-Scholes模型.在跳幅度为常数的跳扩散模型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欧式期权定价.利用中心差商近似跳扩散模型中的扩散项,利用矩阵代数近似模型中的跳项,对于离散得到的常微分方程组采用向前Euler格法求解,得出欧式期权定价的有效数值解,并绘制出该模型在不同参数影响下的隐含波动率曲线图.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蒙特卡洛模拟,有限差分方法因具有更加稳健、有效、精度高的特点可被广泛应用于期权定价.

    2019年04期 v.38;No.242 38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 因素空间理论的因素Markov过程

    张艳妮;曾繁慧;郭嗣琮;

    为适应大数据的随机性,在因素空间中的背景分布基础上,研究了因素空间的可测性,得到可测因素、可测因素空间;进而将随机性引入因素空间,给出因素随机过程、因素Markov过程理论、性质及应用.融合了Markov过程的随机性和因素空间的数据推理,拓展了因素空间理论的随机性领域,又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背景分布、随机过程、Markov过程产生的原因为处理具有无后效性的因素随机过程提供新的预测方法.

    2019年04期 v.38;No.242 385-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