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采用粗糙集与集对分析的盾构下穿既有铁路风险评价

    王洪德;管钊禾;

    为更全面管控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沉降风险,保障盾构施工安全和铁路正常运营.针对盾构下穿施工特点、沉降原因以及相关施工参数,通过风险辨识,提取13个二级评价指标,构造基于SPA的盾构下穿既有铁路风险评价结构模型;运用RS的决策表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来优化模型;采用SPA-RS五元联系数模型实现对盾构下穿铁路的风险评判,确定风险等级,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PA-RS的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风险评定等级为Ⅱ级(低风险),与现场实际相吻合.

    2021年05期 v.40;No.255 383-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Y型通风方式瓦斯与煤自燃耦合模拟

    贾廷贵;李颜兵;娄和壮;李绪萍;

    针对寸草塔二矿31102工作面瓦斯超限的问题,采用调整工作面供风量与尾巷埋管瓦斯抽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建立流-化-热多场耦合数学方程,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进行瓦斯治理过程模拟,得出了采空区多场耦合的致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风量增加,采空区高瓦斯区域向采空区后方移动,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降低.将工作面风量1 174 m~3/min作为基础风量,当供风比增加到1.25时,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降低至0.24%.采空区高温度区域相对与氧化带范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埋管瓦斯抽采的流量增加,采空区氧化带宽度也逐渐增加,当抽采纯量为60 m~3/min,氧化带宽度为295 m,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体积分数降低到0.16%.

    2021年05期 v.40;No.255 390-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 补连塔矿工作面低氧主控原因分析

    汪腾蛟;裴艳宇;张立辉;杨小彬;

    为确定补连塔矿综采工作面低氧事件主控因素,采用故障树分析法(FTA)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综采工作面低氧事件模型.用FTA方法确定低氧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计算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并确定其对应的判别因子;用AHP方法将各类原因分类后作比构建矩阵,利用九元标度法对模型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各个因素重新分配权值,最终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补连塔矿低氧事件发生主控因素中埋深浅、岩石坚固性差在总指标中排首位,煤具有较强自燃倾向性和工作面漏风在总指标中排第二.

    2021年05期 v.40;No.255 396-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 露天煤矿火烧岩采装工作面粉尘逸散规律及抑尘技术

    宋子岭;郭舒鹏;回晶;贾正昭;

    针对露天煤矿装车过程中粉尘扩散严重,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收集大南湖二号露天煤矿装车部位附近的粉尘样本,运用流体力学的k~ε模型和气固两相流离散相模型,对露天煤矿火烧岩装车过程中产生粉尘运移轨迹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单一变量法改变粉尘的表面张力系数,观察粉尘的表面张力系数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尘表面张力系数的增大,可使粉尘更易聚合为大颗粒,更易沉降,可减轻粉尘扩散.

    2021年05期 v.40;No.255 401-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3K]
  • 基于环境因素的露天煤矿粉尘质量浓度预测

    霍文;栾博钰;周伟;陆翔;王春丽;周永利;赵彬宇;

    为实现PM_(2.5)、PM_(10)和TSP粉尘质量浓度预测,利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环境监测数据,以随机森林算法为基础,建立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粉尘质量浓度预测模型,采用网络搜索的方法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参数调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值法对粉尘质量浓度数据进行降噪处理,能有效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特征重要性分析表明,环境影响因素中相对湿度对预测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噪声,风速、风力、风向影响较小.

    2021年05期 v.40;No.255 409-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 唐山矿冲击地压影响因素的主控性指标

    王明强;王永建;张强;卞跃跃;师皓宇;张超;王崇智;

    为探明诱发唐山矿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3个层级的计算矩阵,其中最顶层为主控性指标层,中间层包括地质力学因素、回采工艺过程和巷道支护3个方面,最低层包含埋藏深度、地质构造等14个影响因素,根据计算结果对这些因素进行影响程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唐山矿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水平应力、地质构造、工作面布置、推进速度,这4个指标的权值和为0.619,符合冲击地压主控性指标要求.

    2021年05期 v.40;No.255 415-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 水对无烟煤吸附CH_4和CO_2影响机理探究

    韩光;李东芳;周西华;白刚;

    为探究水分对无烟煤吸附CH_4和CO_2分子的微观机理,采用材料实验室(Materials Studio)和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不同含水质量分数、不同压力下无烟煤对CH_4、CO_2和H_2O(g)的吸附行为.从吸附量、能量角度分析H_2O对无烟煤吸附CH_4和CO_2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3种气体分子的饱和吸附量大小和优先吸附性依次为H_2O>CO_2>CH_4;二元组分吸附体系中,CH_4和CO_2的吸附量及系统能量随含水质量分数的增加均降低;水分压比超过25%时,CH_4的吸附等温线不再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曲线;H_2O与CH_4之间主要是吸附空间的竞争,与CO_2之间存在吸附位和吸附空间的竞争.

    2021年05期 v.40;No.255 420-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 黄土中钙质结核内部分层结构特征及裂隙展布规律

    季春旭;李彦荣;

    为研究钙质结核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完型钙质结核,通过绘制断口结构图,测试分层干密度,分析分层面积、裂隙面积、裂隙面积占比及产状、干密度等方法,综合分析结核内部结构特征及裂隙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结核断口的颜色将结核内部结构分为外层、内层和中心,部分层位存在缺失现象;结核内部裂隙发育,裂隙宽度总体呈现内宽外窄的特征,未发现裂隙穿透外层;裂隙延伸走向集中分布在N55°W.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的黄土中钙质结核工程地质特征和气候演化分析提供参考.

    2021年05期 v.40;No.255 425-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 采煤机截齿磨损特性

    张强;张晓宇;

    为研究不同工况参数对采煤机截齿磨损特性的影响,采用离散元(EDEM)软件建立采煤机截齿磨损模型,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截齿转速、截齿安装角、截齿齿尖尖角对法向与切向累积接触力、法向与切向累积接触能量、截齿磨损深度、破煤率的影响.以截齿磨损深度、煤层剩余质量为定性评价指标,通过求解得到截齿最佳工作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转速为50r/min、截齿齿尖尖角为80°、截齿安装角为50°,截齿工作性能最佳.

    2021年05期 v.40;No.255 430-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 三电平APF中功率开关管与箝位二极管开路故障诊断

    乔和;张国旗;李国华;

    为解决三相三线制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箝位二极管开路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桥臂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分析的诊断方法.诊断过程中对所需检测的元件进行区域划分,通过构造诊断变量,来判断故障所在区域,再通过诊断变量的构造,识别出故障区域内的故障元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以采样周期为量级的时间内实时检测和定位所有功率开关和箝位二极管中的多个开路故障,在APF不同运行条件下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诊断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2021年05期 v.40;No.255 440-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 融合D-S证据理论的DBN电路故障诊断算法

    马垠飞;王力;

    针对传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与加权D-S证据理论相融合的故障诊断算法.利用DBN模型对两类证据体故障数据进行自适应特征提取,完成各故障模式的初步分类;基于初步分类结果获取证据体,对各故障模式的基本概率分配(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与加权系数;对BPA进行加权处理,完成基于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D-S)的多信息融合,获得最终故障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BN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取故障数据本质特征,提高初步分类准确率;加权D-S证据理论的应用削弱了证据体间冲突,增强诊断的可信度,提高电路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2021年05期 v.40;No.255 448-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 弓网系统滑板磨损特性分析与剩余寿命预测

    李斌;隋意;王智勇;仲丽晓;

    为保证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其可靠性,研究滑板的磨损特性并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利用滑动电接触实验机,以铜接触网导线和碳滑板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条件下的载流摩擦实验.通过分析滑板形貌、热成像温度、电弧等实验,研究不同接触压力波动幅度下受电弓滑板的磨损特性;在稳定磨损阶段,建立基于可靠度的滑板寿命预测模型和寿命概率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滑板寿命预测模型预测寿命与计算寿命对比分析证明了所建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滑板磨损特性实验验证了列车在实际运行时应该尽量减小弓网系统接触压力波动幅度,减少滑板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2021年05期 v.40;No.255 454-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 未知环境下基于VFH+物理仿真耦合模型的机器人避障

    孙远敬;王帅;李鑫;郭鹰;

    针对传统机器人避障实验流程繁琐、实验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改进的向量场直方图算法建立算法模型,再将算法模型与动态仿真(Simulink)模块下建立的物理仿真模型相耦合,实现耦合模型的机器人避障仿真.基于改进前后两种算法的耦合模型,控制相同机器人在同一障碍物环境下进行避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成功实现了未知环境下机器人系统对障碍物的及时预警和有效规避,缩短了路径;物理仿真耦合模型的建立使机器人避障性能得到优化,同时简化了机器人避障实验流程.

    2021年05期 v.40;No.255 460-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 因素空间理论下多目标因果分析的降维算法

    孙慧;曾繁慧;蒲凌杰;

    为降低利用多目标因果分析法进行因果规则提取的计算繁杂性,给出多目标因素条件下降维映射和钻入决定度降维的定义,对目标因素进行合取,根据选定目标因素的钻入决定度判断结果,进行目标因素的约简,得到了目标因素的降维算法;在目标因素的降维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目标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给出了关联指标定义,结合多目标因果分析法,提出多目标因果分析降维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多目标因果分析降维算法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论为多目标优化带来一些新空间.

    2021年05期 v.40;No.255 46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稀疏规则库模糊插值推理的模糊结构元算法

    薛胜寒;郭嗣琮;

    为解决在稀疏规则库条件下KH插值推理方法不能保证推理结果的正规性与凸性问题,基于模糊结构元理论,将模糊数的运算转换为单调函数的运算,定义一种新的模糊数距离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新的稀疏规则库插值推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法从单变量拓展到多变量的情况,提出一种多变量模糊插值推理方法.通过一个算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推理结论正规性与凸性的基础上,避免了用α-截集的方法求得结果,简便了推理运算.

    2021年05期 v.40;No.255 473-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