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洪春;严滑钧;朱训国;张传庆;郭利军;薛子钎;
为研究深埋隧洞中黏结型锚固系统的黏结性能,保证深部隧道开挖安全,以锦屏二级水电站2#引水深埋隧洞的高应力条件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试验和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隧洞开挖与锚杆拉拔过程中的黏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后围岩应力会发生重分布,围压总体上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围岩应力呈不均匀性,出现局部失稳现象;当围岩的强度增大时,黏结型锚杆的剪应力峰值随之增大,达到峰值后,剪应力的衰减幅度变大;锚杆的受力过程可分为弹性、塑性软化和完全滑移3个阶段,最终完全失效;当锚杆体-注浆体直径差为6~9 mm时,黏结性能最优。研究结果可为黏结型锚杆在深埋隧洞等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4;No.276 175-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 马雪利;姚华彦;朱勇超;汪明武;成潇博;朱艺媛;
为实现基坑地表沉降高精度预测,采用卷积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基坑沉降变形基础预测模型,基于熵值法和CRITIC权重法建立组合预测模型,并以基坑变形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单一预测模型和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预测模型相比,熵值法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大降低91.80%,均方误差最大降低99.40%,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大降低91.50%;CRITIC法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大降低86.04%,均方误差最大降低98.19%,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大降低85.52%,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一预测模型的性能更优。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基坑地表沉降预测精度及保障基坑施工安全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4;No.276 186-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余子康;马欣蕊;崔佳祺;许达;杨明镜;孙建恒;
为解决铁尾矿大量堆存引发的环境问题,探究铁尾矿在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利用。采用比表面积为472 m2/kg的铁尾矿粉(472ITP),以及比表面积分别为320 m2/kg、430 m2/kg的铁尾矿泥(320ITM、430ITM)作为砂浆掺合料,研究不同掺量的铁尾矿对砂浆强度和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掺量为10%时,472ITP10和430ITM10在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未出现下降;当掺量为20%时,320ITM20抗压强度最高,砂浆的收缩应变减少33.03%~38.54%。综合考虑铁尾矿掺合料对砂浆强度与收缩性能的影响,认为铁尾矿粉及铁尾矿泥的掺量以20%最佳。研究结论可为铁尾矿掺合料在砂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2期 v.44;No.276 194-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黄颖;王黎园;
为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层布设并提升其性能,采用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方法,分别利用无配筋UHPC、普通配筋UHPC、预应力UHPC加固损伤RC空心板梁,研究不同加固状态下梁体的受力性能及加固层厚度、长度、预应力对梁体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配筋UHPC加固相比,预应力UHPC加固能改善梁体应力状态,有效地约束裂缝的发展,极大地提高被加固空心板梁的承载力和刚度,梁体的开裂载荷、屈服载荷和抗弯极限承载力均提升显著,加固防护更加高效耐久;对比分析加固层厚度、长度、预应力等参数变化,提出加固层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UHPC加固损伤梁体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4;No.276 202-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